我國涉黑犯罪的防控
本文關鍵詞:我國涉黑犯罪的防控
【摘要】:近年來,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漸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穩(wěn)定的一類嚴重犯罪。因此,歸納總結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現狀、特點,全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探討、研究其防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 焦作大學法政學院;
【關鍵詞】: 黑社會性質組織 涉黑犯罪 預防與打擊
【分類號】:D917
【正文快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層面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犯罪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伴生物也隨之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產生了一些新型犯罪。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便是其中一類。對這種危害極大的新型犯罪,目前我國在立法和執(zhí)法層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這顯然不利于對黑社會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澤剛;論懲治黑社會犯罪的刑事立法[J];法學評論;1997年06期
2 雷冬文;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來源考[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3 謝治東;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淺析[J];杭州商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4 陳家林;“恐怖活動組織”界定問題初探[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5 馮治明,王莉華;析恐怖組織犯罪與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異同[J];公安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6 李旭東,汪力;地方惡勢力犯罪的若干問題探析[J];現代法學;1998年01期
7 康樹華;有組織犯罪的防治策略[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1998年06期
8 崔愛鵬,李朝暉;論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9 王國民,李昭明;四川省有組織犯罪狀況與對策構想[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03期
10 趙秉志,于志剛;論我國新刑法典對有組織犯罪的懲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明華;仲躋生;;略論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概念界定、成因探析及其控制方略[A];陜西省社會科學理論界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趙延波;;論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特征[A];“嚴打”政策法律問題研究[C];2002年
3 曹光德;胡大暉;;黑惡勢力犯罪成因及其控制對策[A];“嚴打”政策法律問題研究[C];2002年
4 郜爾彬;;淺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法律特征[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鄭凱;;反“黑惡勢力”的基礎:建設和諧社會,消除“黑惡勢力”的社會關系資本[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6 王云良;;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偵辦思路[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7 肖躍華;;防范國有資產流失須反擊隱形經濟[A];新時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黃立;龍玉梅;;“少年黑社會”分析[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劉文成;周路;;試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特征與治理[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10 羅大華;王志華;;當前中國黑社會性質犯罪的社會心理成因及對策思考[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海琦;透視中國黑社會[N];法制日報;2000年
2 王會偉;關于打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思考[N];法制日報;2001年
3 武和平;試論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社會特征[N];法制日報;2001年
4 羅寧妮;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法律界定[N];法制日報;2001年
5 李建華 陳海發(fā) 冀田富;全省法院嚴懲暴力犯罪保穩(wěn)定[N];河南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沈海平 柴春元;建設完善的刑事法治[N];檢察日報;2001年
7 汪琪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認定和處理[N];人民法院報;2001年
8 黃朵成 閉偉革;百色打掉一“黑傘”[N];人民法院報;2001年
9 吳振漢;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定罪量刑探討[N];人民法院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邵清瀅;驅黑逐惡起風暴[N];人民公安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俊平;犯罪集團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葵;黑社會性質犯罪成因與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劉路陽;論黑社會性質組織[D];鄭州大學;2001年
3 王雅麗;黑社會(性質)犯罪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4 張增萍;1922年至1932年河北省匪患及其成因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喬洪翔;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法律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6 計蘇光;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7 農中校;論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D];四川大學;2002年
8 付寶玉;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9 龍建明;涉“黑”犯罪若干問題探討[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10 陳山;論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141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91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