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視神經(jīng)挫傷后GAP-43表達與PRVEP檢測的時序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鼠視神經(jīng)挫傷后GAP-43表達與PRVEP檢測的時序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視神經(jīng)損傷 生長相關蛋白 視覺誘發(fā)電位 視網(wǎng)膜 視功能
【摘要】:【研究背景】眼外傷導致的視功能下降是法醫(yī)學鑒定時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其嚴重程度與被鑒定人的損傷程度和傷殘等級直接相關。由于此類案件一般都涉及到經(jīng)濟賠償問題,因此,大部分被鑒定人在檢測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掩飾、夸大癥狀或偽裝視功能損害。視覺誘發(fā)電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評估視功能的檢測方法,它從電生理水平上客觀反映了眼外傷后視功能的狀況。但其檢測結果易受受試者精神狀態(tài)、注視度等多因素的影響,從而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生長相關蛋白(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GAP-43)作為神經(jīng)再生的特異性標志物,其在傷后的時序性表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傷后視功能恢復的情況,能從蛋白水平闡述視功能變化的分子機制。傷后不同時間點視功能可能不同,目前尚缺乏眼外傷后VEP檢測與GAP-43表達的聯(lián)合研究,深入研究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全面評價視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的】從電生理及蛋白分子水平探討視神經(jīng)損傷后視功能變化規(guī)律,為準確評價視神經(jīng)損傷及傷后視功能提供有力的依據(jù)。 【材料與方法】SD成年大鼠42只,分為對照組(正常對照組和假手術組)及損傷組,損傷組再按不同時間分為5組(1d、3d、7d、14d、28d),每組6只,同期行模式翻轉視覺誘發(fā)電位(Patternreversal evoked potential, PRVEP)檢測傷眼及正常眼視功能狀況,而后灌流固定,眼球取材切片,光鏡觀察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的改變,免疫組化方法檢測RGCs中GAP-43的表達水平。對GAP-43表達的時間規(guī)律進行分析,并與傷后模式翻轉視覺誘發(fā)電位的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其與PRVEP的相關性。 【結果】(1)正常對照組大鼠P100潛伏期73.532.11ms,波幅13.342.88uv,假手術組與其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傷后1d組P100潛伏期明顯延長(106.377.33ms),延長率44.7%,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此后逐漸延長,14d組潛伏期最長(120.6713.11ms),延長率64.1%。此后逐漸縮短,28d組變化已不明顯(74.073.59ms),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傷后1d組P100波幅較正常組明顯降低(4.79uv),下降64.1%。3d組波幅降至谷底(4.09 1.23uv),下降69.3%。此后逐漸上升,28d組基本趨于穩(wěn)定(13.064.49uv),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2)正常對照組及假手術組大鼠視網(wǎng)膜僅有少量GAP-43表達(平均光密度值0.241±0.068),主要位于內(nèi)叢狀層。傷后1d組,GAP-43表達不明顯(平均光密度值0.275±0.068),3d組在RGCs中表達明顯增加(平均光密度值0.304±0.110,較正常組增加26.1%),7d組在RGCs中達到峰值(平均光密度值0.389±0.182,較正常組增加61.8%),隨后開始下降,28d組表達已不明顯(平均光密度值0.269±0.099),同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3)損傷組GAP-43的平均光密度值與P100潛伏期和波幅間存在相關關系,但不同組間有較大差別。GAP-43平均光密度值與P100潛伏期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1d=0.183,r3d=0.356,r7d=-0.524,r14d=0.498,r28d=0.233,相關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AP-43平均光密度值與P100波幅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1d=-0.123, r3d=-0.243,r7d=0.424,r14d=0.408,r28d=0.134,相關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PRVEP潛伏期在傷后1天開始出現(xiàn)顯著變化,在傷后14天開始恢復,在傷后28天時已基本穩(wěn)定,其變化規(guī)律對于法醫(yī)學正確運用VEP評價視功能、估計預后及掌握鑒定時機有明確的指導意義,也為臨床治療及神經(jīng)保護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GAP-43在正常大鼠的視網(wǎng)膜中僅有少量表達,損傷早期GAP-43表達的上調(diào)是視功能恢復的重要基礎。在傷后不同時間大鼠視網(wǎng)膜出現(xiàn)特異性的GAP-43表達上調(diào)和下調(diào),并且與PRVEP的變化具有明顯的時間關聯(lián)性,能從分子水平客觀反映視神經(jīng)挫傷后視功能恢復的狀況。
【關鍵詞】:視神經(jīng)損傷 生長相關蛋白 視覺誘發(fā)電位 視網(wǎng)膜 視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19.4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2
- 材料與方法12-17
- 結果17-23
- 討論23-31
- 小結31-32
- 參考文獻32-35
- 附照及說明35-39
- 綜述39-46
- 參考文獻44-46
- 致謝46-47
- 附錄 課題研究相關圖片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司克媛;劉忠虎;劉重斌;孫蘭弟;王芳春;梁桂霞;俞詩源;王子仁;;強光照和全黑暗條件下荒漠沙蜥視網(wǎng)膜內(nèi)GAP-43表達的免疫組織化學[J];動物學雜志;2006年01期
2 霍妍;袁容娣;葉劍;尹小磊;鄒歡;;新生大鼠視神經(jīng)損傷后視覺系統(tǒng)中GAP-43的表達[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2期
3 曾勇;萬靜;萬琨;李圓圓;李力燕;王廷華;馮忠堂;金順祥;李燕;;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軸突再生相關神經(jīng)膠質(zhì)酸性蛋白和生長相關蛋白-43基因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4 鄭傳斐,劉興本,劉技輝,徐曉明;屈光不正對P-VEP的影響及法醫(yī)學意義[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4年01期
5 耿文靜;王廣勇;方超;競花蘭;;注視程度對視誘發(fā)電位檢查結果的影響[J];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6 周鑫;舒玲華;張玲莉;陳曉瑞;;應用視覺誘發(fā)電位技術評估視力[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1期
7 楊新光;王穎維;金文亮;孫董潔;杭超;王百忍;;慢性高眼壓兔模型視網(wǎng)膜中生長相關蛋白-43表達的變化[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1期
8 尚建科;俞詩源;劉國安;陳玉琴;張虎林;張t
本文編號:8335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83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