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視角下的刑事錯案及其預防對策
發(fā)布時間:2017-08-12 19:15
本文關鍵詞:偵查視角下的刑事錯案及其預防對策
更多相關文章: 偵查階段 刑事錯案 現(xiàn)狀 原因 預防對策
【摘要】:近年來,自杜培武和佘祥林等人的刑事錯案被披露和報道以來,公眾更多的關注于刑事錯案,儼然刑事錯案已成為我們國家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沉重話題。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在當代中國會頻繁出現(xiàn)這樣的刑事錯案?刑事錯案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其實自從人類有了司法文明以來,刑事錯案就是人類揮之不去的惡魔,,它是人類司法永恒的痛。避免刑事錯案是一個很難在短期內就可以實現(xiàn)的司法理想。況且在我國當前階段,我國的刑事訴訟結構還是“偵查中心主義”,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公檢法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時,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的執(zhí)行法律。因此,我國確立了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與執(zhí)行的流水作業(yè)模式。其中偵查機關(主要指公安機關)是處在打擊與追究犯罪的第一線,檢、法機關則處于傳遞接力棒的地位。由此可見,在我國這種“偵查中心主義”的訴訟構造模式中,刑事案件一般由偵查機關說得算,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命運往往掌握在偵查機關的手里而不是法院的手里,因此,一旦偵查權力如同脫韁的野馬不受制約時,那么出現(xiàn)刑事錯案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鑒于此,本文主要分四個部分從偵查視角來研究刑事錯案,分析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構建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預防對策。 第一部分:刑事錯案的概述。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概念即自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偵查部門)受案起到偵查終結的過程中,認定案件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案件。二是刑事錯案的特點:主要包括刑事錯案大部分是“有罪推定”司法觀念下的產物;實體錯誤與程序錯誤并存且程序錯誤更為嚴重;刑事錯案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及刑事錯案的揭露途徑較為單一。三是刑事錯案的類型:主要包括實體性的刑事錯案;程序性的刑事錯案及實體性與程序性并存的錯案。 第二部分:國內外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主要針對我國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及國外一些國家刑事錯案現(xiàn)狀的分析,認識到刑事錯案具有廣泛性,通過中外現(xiàn)狀比較研究,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刑事錯案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部分: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原因。通過對中外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再結合我國的具體實踐,總結出在我國偵查階段出現(xiàn)刑事錯案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我國的刑事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偵查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司法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偵查硬件不足。 第四部分: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預防對策。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方向:一是介紹了國外一些國家采取什么措施對刑事錯案進行積極有效地預防及發(fā)現(xiàn):美國的研究協(xié)會、加拿大的刑事案件調查、英國的刑事案件調查委員會及德國的無辜者被監(jiān)禁項目。二是在對國外一些國家預防刑事錯案的研究基礎上,著重闡述了我國構建偵查階段的刑事錯案預防體系:完善偵查階段諸如證據(jù)制度、偵查階段的辯護制度等相關的制度體系;完善實體法與程序法等偵查階段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偵查人員諸如司法觀念及偵查能力等方面的整體素質;優(yōu)化司法環(huán)境;完善偵查機關諸如增加辦案經費、充實偵查人員等硬件設施。
【關鍵詞】:偵查階段 刑事錯案 現(xiàn)狀 原因 預防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18
【目錄】:
- 內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 刑事錯案的概述12-17
- (一) 刑事錯案的概念12-15
- (二) 刑事錯案的特點及類型15-17
- 二、 國內外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17-20
- (一) 我國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17-18
- (二) 國外刑事錯案的現(xiàn)狀18-20
- 三、 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產生的原因20-27
- (一) 我國的刑事制度不完善21
- (二) 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21-22
- (三) 偵查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22-24
- (四) 司法環(huán)境因素24-26
- (五) 偵查硬件不足26-27
- 四、 刑事錯案的預防對策27-41
- (一) 國外對刑事錯案的預防對策27-29
- (二) 我國偵查階段刑事錯案的預防對策29-41
- 參考文獻41-43
- 致謝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春旺;;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開展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專項整改情況的報告——2006年10月30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J];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6年08期
2 龔舉文,陳運生;論刑事錯案責任追究制度[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3 陳學權;刑事錯案的三重標準[J];法學雜志;2005年04期
4 陳瑞華;刑事訴訟法的立法技術問題[J];法學;2005年03期
5 劉明望;;落實縣級公安機關公用經費保障標準情況的調研[J];公安研究;2008年07期
6 孫長永;;論偵訊程序的立法改革和完善[J];江海學刊;2006年03期
7 馬達剛;;刑偵績效考核的完善與新思維[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8 張遠南;;刑事錯案辨析[J];海南人大;2006年03期
9 王曉霞;;刑事錯案認定標準的反思與重構[J];人民檢察;2006年22期
10 苗生明;王偉;;附條件逮捕定期審查制度若干問題研究[J];人民檢察;2008年20期
本文編號:6631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66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