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的初步構想
本文關鍵詞:制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的初步構想
【摘要】:制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有利于實現(xiàn)實戰(zhàn)意義上的預警,能夠有效反映社會治安態(tài)勢,可以實現(xiàn)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預警系統(tǒng)的銜接,對于保障社會穩(wěn)定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國目前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治安預警指標體系研究多局限于理論層面,未能實現(xiàn)成果的推廣;預警指標體系尚未定義預警指標中與實際警情對應的警區(qū)閾值;實戰(zhàn)部門所試行的治安預警等級標準各異,難以實現(xiàn)預警信息共享。制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的初步構想是:明確制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的依據和原則;劃分社會治安預警等級;運用循環(huán)波動法和綜合模擬法確定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關鍵詞】: 社會治安 預警等級 標準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社會治安動態(tài)預警研究”(項目編號:2006BAK08B01) 后評估建設和公安部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社會治安預警等級標準”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631.4
【正文快照】: 近年來,我國社會治安預警系統(tǒng)研究在基礎理論和報警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初步形成了一套社會治安預警體系框架。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開展社會治安預警研究以來,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可歸納為三個領域:一是社會風險管理;二是社會預警機制;三是預警指標體系設計[1]。隨著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陜西省公安廳研究室課題組;;區(qū)域警務合作之時代背景析評——以西北地區(qū)為例[J];公安研究;2011年08期
2 李錫偉;彭韋華;;對2010年廣州市公眾安全感與治安滿意度調查的思考[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李靖;;河北省社會治安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4期
4 伍曉陽;;論涉警負面報道的預防和應對[J];傳媒觀察;2011年09期
5 倉平;嚴文斌;;公眾安全感測評體系及實證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人民信任的好局長曹力偉[J];求是;2011年1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沅沅;;當前社會治安狀況新特定和新趨向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毛瑞明;;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建立和完善社會治安狀況評估體系[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毛國敏;顧建華;鄒其嘉;馬桂明;;災時越軌行為的研究與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8年
4 張應立;;論楓橋經驗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費潔華;楊軼;;城市公眾安全感研究的基本思路[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曉明;;“嚴打”與我國犯罪學的反思——兼論犯罪學的應有地位[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7 傅躍建;;論犯罪黑數(shù)形成的原因[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周慶峰;劉平;;多元化與社會分層背景下刑事犯罪趨勢分析——以中國北方資源枯竭型城市吉林省遼源市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平;;刑罰輕重的根據——兼論“嚴打”[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10 李隆澤;孔陳葛;劉彥明;;論警犬技術作為裝備配發(fā)的有序發(fā)展[A];第十一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高亞平;我省社會治安狀況逐年好轉[N];西安日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貴術中;我市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N];張家界日報;2009年
3 記者 唐芙蓉;民航提高開幕式期間空防預警等級[N];人民公安報;2010年
4 劉繼濱 記者 文天心;全省社會治安狀況持續(xù)好轉[N];黑龍江日報;2010年
5 聞欣;民航提升亞運期間安全保衛(wèi)預警等級[N];中國交通報;2010年
6 本報平塘記者站 黃先兵;平塘縣政協(xié)召開縣城社會治安狀況調研座談會[N];黔南日報;2011年
7 記者 張計友;我省節(jié)能形勢比較嚴峻[N];河北經濟日報;2011年
8 記者 文天心;我省公眾對治安滿意度逐年上升[N];黑龍江日報;2010年
9 通訊員陳沖 記者肖雯慧;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率上升[N];北京日報;2003年
10 記者 米麗古麗;亞爾鄉(xiāng)平安創(chuàng)建促穩(wěn)定[N];吐魯番報(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浩;廣州市社會治安狀況預測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2 陳進科;廣州市社會治安評估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金娟;論人口結構與紐約城市犯罪問題(1980-200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田勇;命案偵查與防范若干問題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玉樸;新農村建設中的涉農犯罪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6 付永紅;公共安全服務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7 葉陸政;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廢止與替代[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8 王莉;群體性事件預警體系構建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王錦;城市流動人口社區(qū)化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李文濤;黑龍江省寧安市農村治安問題探析[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379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63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