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治安治理理念及其實現(xiàn)途徑
本文關鍵詞:論治安治理理念及其實現(xiàn)途徑
【摘要】: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是使相互沖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持續(xù)過程。治安治理是指運用國家正式力量和社會非正式力量解決治安問題的諸多方式的總和,是各方針對治安問題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過程。將治理理論引入治安領域必須解決其本土化問題,包括治安治理參與主體的合法性、治安治理具體事務的邊界、治安治理參與主體之間的合作機制和治安治理中國家正式力量的角色定位等。治安治理理念的實現(xiàn)途徑是,根據社區(qū)關聯(lián)類型及關聯(lián)度的不同,建立以社會關聯(lián)類型為基礎的治安防控體系。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關鍵詞】: 治理 治安治理 治安防控體系
【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論及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重點課題“中國社區(qū)治安體系構建的科學化”(項目編號:2005HBSTZZYJ019)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D631.4
【正文快照】: 在治安學領域,“治理”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中。其后,隨著西方治理理論的引入,治理一詞越來越頻繁地被提及。然而,就治理而言,“學界對這一語匯還缺乏深入的理論分析,特別是缺乏以中國為本位的探討”[1]。中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現(xiàn)實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王均平;;治安學基本范疇的思考與確認[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徐勇;治理轉型與競爭──合作主義[J];開放時代;2001年07期
3 孔繁斌;治理與善治制度移植:中國選擇的邏輯[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3年03期
4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9年05期
5 陳勁松;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社會關聯(lián)形式及其功能[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義中;全球治理理論的基本取向問題析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張靜;;從思想到生活:中國法學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所開啟的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高丙中;民間的儀式與國家的在場[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劉澤君;論法的價值取向[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5 朱慶育;權利的非倫理化:客觀權利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命運[J];比較法研究;2001年03期
6 鐵鍇;;“善治”視野下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政府治理[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肖建華;訴訟證明過程的主觀性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喻中;論以法律規(guī)制權力[J];長白學刊;2002年04期
9 李建兵;轉型時期公共行政精神的嬗變與重塑[J];長白學刊;2004年04期
10 韓月鄉(xiāng);規(guī)制的成本分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建偉;;論政府環(huán)境責任的完善[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7年
2 朱德米;;網絡狀公共治理:合作與共治[A];第二屆中國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陳麗萍;;需求變化與多元供給——新農村建設中公共服務的供需均衡[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2006年年會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芳;;電子政務的IT治理[A];信息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錢海梅;;“掌舵”與“劃槳”:第三部門與政府的互動[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6 田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體問題研究[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立行;;公共治理與政府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8 高小平;;公共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監(jiān)督、民主、法治[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龍獻忠;;論高等教育治理視野下的政府角色轉變[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10 高耀麗;;大學管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治理理論的視角[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占斌;博彩業(yè)與政府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王生長;仲裁與調解相結合制度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年
3 尹維真;論社區(qū)建設中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波;治安社會化思想與模式[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劉永艷;轉型期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彭靈勇;法律推理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黃劍波;“四人堂”紀事——中國鄉(xiāng)村基督教的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10 陳偉東;城市社區(qū)自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與法律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馮旭峰;物權行為理論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張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對中國法治之啟迪[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金yN;中、日、韓法官制度比較借鑒[D];延邊大學;2001年
5 李佑喜;對二十世紀末中國大陸有組織犯罪研究之考察[D];湘潭大學;2001年
6 王新宇;法律意識之理論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張先明;霍姆斯法律思想論略[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周麗;社會變革·法治進程·法治道路[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于飛;我國合伙立法體系的重構[D];鄭州大學;2001年
10 郎茂鋒;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認識[D];浙江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吳毅,賀雪峰;村治研究論綱——對村治作為一種研究范式的嘗試性揭示[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毛壽龍;現(xiàn)代治道與治道變革[J];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早明光;;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探析[J];公安研究;2011年08期
2 黃春風;鄧輝;;關于深化城市警犬使用的幾點思考[J];中國工作犬業(yè);2011年09期
3 ;清徐縣公安局 打造省城社會治安首善之區(qū)[J];前進;2011年08期
4 王焱;;公共服務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的公民參與[J];社科縱橫;2011年06期
5 李越;;試論社區(qū)警務建設服務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盧咸武;;如何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效控制違法犯罪[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2 張勤峰;;論巡警在中心城區(qū)街面治安防控體系中的“微創(chuàng)新”[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3 王均平;;社區(qū)治安群構建方案設計與選擇[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4 費潔華;楊軼;;城市公眾安全感研究的基本思路[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朱沅沅;;當前社會治安狀況新特定和新趨向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冷衛(wèi)軍;章文奇;;加強基層防控體系建設 夯實基層治安工作基礎[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7 姚成林;李平;張海濤;趙泉;;維護改革發(fā)展 建設平安山東[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8年
8 王仲方;;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9 ;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在“四新”上實現(xiàn)轉變[A];黑龍江省社科工作經驗交流會材料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玉光 蘇雪峰 潘科峰;上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走向全方位多層次[N];人民公安報;2011年
2 趙峰 趙順剛 王蕾 袁成本;構筑治安防控體系[N];法制日報;2004年
3 記者 羅德斌;我省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江西日報;2003年
4 楊涵予 陳敬濤;安次區(qū)全力構建治安防控體系[N];廊坊日報;2005年
5 張音;加快新型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人民日報;2002年
6 柳曉森;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重在落實[N];人民日報;2003年
7 記者 姜磊;我市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威海日報;2005年
8 李凌奇 楊敬 本報記者 趙聯(lián)洗;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吉林日報;2008年
9 特約記者 李瑞平;葉城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喀什日報(漢);2009年
10 朱耀文 魚自靈;全力推進西峰城區(qū)治安防控體系建設[N];隴東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宮克;我國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安鑫;我國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3 馮蕾;鄭州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信息化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王波;城市社區(qū)警務防控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5 譚皓;“兩吧一館”治安管理難點及法律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向前;平安社區(qū)農村警務建設現(xiàn)狀及法律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曹海東;網絡“虛擬社會”綜合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8 王以勒;論流動人口犯罪及治理對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曾蓓蓓;農村社會治安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劉業(yè)鳳;轉型期我國農村犯罪與防治[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280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52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