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的被害人過錯
本文關鍵詞: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的被害人過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事實層面上犯罪人與被害人處于互動關系之中,規(guī)范層面上被害人過錯影響著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承擔。只有將被害人過錯規(guī)定為法定量刑情節(jié)才能更好地完善刑法理論、維護司法公正,并以此為杠桿影響互動雙方當事人的行為策略。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被害人過錯 法定量刑情節(jié) 互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研究”(07JA820039)的一部分
【分類號】:D917
【正文快照】: 犯罪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在許多案件中犯罪與被害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所有的犯罪案件中,除所謂無被害人的犯罪,必然存在犯罪人、被害人及其雙方的相互作用”,[1]129傳統(tǒng)刑法學理論人為地將犯罪與犯罪人從互動關系中剝離出來,孤立地對之進行評價,必然會舍棄或者忽略許多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陳旭文;西方國家被害人過錯的刑法意義[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鄭小枚;“核心”的流行與邊緣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蔡偉良;;試論凱拉姆學的產生是阿拉伯——伊斯蘭思想發(fā)展的端起[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4 劉士心;論刑法中的事后危害行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劉仁文;死刑政策:全球視野及中國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4年04期
6 柯華慶;格式合同的經濟分析[J];比較法研究;2004年05期
7 蔣嘯;論侵害的緊迫性[J];比較法研究;2005年05期
8 王鋒;關于科技期刊編委會地位和作用問題的討論[J];編輯學報;2003年01期
9 周望舒,張鳳,劉琳;水產科技論文題名中常見問題分析[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10 尹玉吉,龍協(xié)濤;關于社會科學期刊國家評比的幾點思考[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西明;張力與限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齊璇;漢語語義知識的表示及其在漢英機譯中的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4 葛明珍;論權利沖突[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岳峰;架設東西方的橋梁——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董淑君;刑罰的要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張長紅;刑事責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葉明;經濟法實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10 黃華生;論刑罰輕緩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衛(wèi)軍;證券市場風險的法律控制[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2 楊高峰;親告罪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3 滕蘭花;余嘉錫文獻學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紅梅;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5 謝白清;論新聞大特寫的興起與發(fā)展[D];廣西大學;2002年
6 韓小平;公用征收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7 于付軍;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傅瓊;論美國介入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歷程及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9 王啟東;追尋歷史文化蹤跡張揚散文前行大(?)——論文化游記散文的審美價值及文體意義[D];延邊大學;2003年
10 葉希善;保安處分的機能演化及體制整合[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段麗;;大學生殺害、傷害犯罪被害及個體預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黃福濤;李佳;關羽;;農民工維權不當犯罪問題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qū)為例[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黃福濤;李佳;關羽;;農民工維權不當犯罪問題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qū)為例[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宋媛杰;激情犯罪的若干問題探析[N];天津政法報;2009年
2 楊憲章 王曉玲;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分析及預防對策[N];咸陽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韋冠凡;北京市腐敗犯罪司法代價的測量與評估[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曉棠;犯罪動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薛俊巧;被害人角度的犯罪預防[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的被害人過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6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41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