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法羅犯罪學思想研究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亞剛;試論德、日刑法中犯罪過失在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楊書文;刑事責任評價基點的客觀主義及其功能評價[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 丁鵬,陳悅;論罪刑法定主義誕生的思想基礎[J];學術論壇;2001年05期
4 李峰;對刑法正當性的詰問——罪刑法定含義解析[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嚴勵;刑事政策價值目標的追問[J];政法論壇;2003年05期
6 王良順;當代刑法思潮與思考[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童偉華;數(shù)額犯若干問題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衣家奇;不定期刑現(xiàn)象之思考[J];法學評論;2005年01期
9 季美君;起訴監(jiān)督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10 邵維國;論罰金刑的道義報應根據(jù)[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紅;罪刑法定原則與近代中國刑法之變遷[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2 劉宇;民刑關系要論[D];吉林大學;2007年
3 高憬宏;論故意殺人罪的死刑適用[D];吉林大學;2007年
4 吳富麗;刑法謙抑實現(xiàn)論綱[D];吉林大學;2007年
5 董曉松;刑法中的事后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肖洪;論刑法的調整對象[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7 劉霜;刑法中的行為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8 黃廣進;論刑事責任的根據(jù)[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9 王維;社區(qū)矯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10 桂亞勝;故意犯罪的主觀構造及其展開[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扈炳剛;和諧視野下刑事不起訴的理性思考和現(xiàn)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程賀曉;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適用之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3 龔宜;刑事和解適用程序初探[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4 張崢;隱私權的刑法保護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5 陳偉強;論非刑罰方法[D];四川大學;2007年
6 毛莉姝;論刑事政策中的行刑社會化路徑[D];四川大學;2007年
7 滿人源;論罪刑均衡觀[D];四川大學;2007年
8 張?zhí)飩?人身危險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王娟;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控制[D];山西大學;2007年
10 王上平;自首認定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封志曄;道德犯罪學的啟蒙和傳承[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封志曄;;加洛法羅犯罪學思想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本文編號:25547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55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