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模式的構建
發(fā)布時間:2018-10-26 07:22
【摘要】: 本文分為前言、正文和結論三部分構成 前言簡要介紹計算機犯罪的嚴重危害和我國在計算機犯罪偵查方面的不力原因, 從而引起撰寫此文的誘因,并進一步介紹本文研究的目的。 正文分為兩大章: 第一章介紹計算機犯罪的基本情況。通過這章,可以了解我國計算機犯罪的概念、類型、特點和原因、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使我們對計算機犯罪的基本情況從整體上有一個認識,以樹立打擊計算機犯罪的責任感和決心。 第二章是本文的主點即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模式的建構。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論述了該結構建立的三大基石:技術的依托;法律的保障;素質的提高。這三方面構成了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模式的基本構架。在這一部分中主要論述了三方面:一是論述了當前計算機犯罪偵查主要用的偵查技術及其限制,并對我國偵查技術的發(fā)展進行了目標上的設計和展望。當前偵查技術上的限制成為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難的客觀原因,因此計算機犯罪的偵查必須突破傳統(tǒng)偵查技術的限制,提高偵查技術以適應和解決計算機犯罪偵查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二是論述了計算機犯罪偵查中遇到的阻礙偵查的法律問題,主要集中探討了電子證據(jù)的搜查扣押制度存在的法律缺陷,并對這些法律問題和立法缺陷進行立法上的補缺和設計。因為有時僅僅靠提高偵查技術難以解決計算機犯罪偵查中的所有難題,畢竟其偵查過程是一種法律過程,,偵查當中也存有很多法律上的問題成為計算機犯罪順利偵查的障礙之一,這是當前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難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要進行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有關立法上的補缺以解決其偵查過程中的法律問題。三是論述了偵查人員提高科技素質的必要性和途徑,同時又鑒于實踐的需要和我國的實際,又對我國偵查人員提高科技素質作了理性思考并指出其提高有一個“度”的存在。因為任何案件的偵查都與偵查人員的偵查意識和水平有關,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偵查更是尤為如此,計算機犯罪的高科技性對偵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成為計算機犯罪案件偵查難的主要因素。必須對此問題合理解決。只有將上述三方面的問題加以解決,才能為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偵破奠定基礎。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會使計算機犯罪案件難以順利偵查。第二部分主要是在三大基石的基礎上對計算機犯罪案件的有效偵查方式進行了探討。這一部分筆者用筆不多,因為在實現(xiàn)了三大基石的基礎上,計算機犯罪偵查的關鍵即在獲取電子證據(jù)方面變的相對容易和有序,所以筆者只是對計算機犯罪的線索來源、技術偵查途徑和電子證據(jù)的獲取作了粗淺的探討。 WP=5 最后一部分是結論,對本文的觀點作一高度總結,強調了本文的寫作目的并提出理論界對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偵查理論要多些關注以形成偵查理論的系統(tǒng)化。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D918
本文編號:2294989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D9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廣三,崔澤花,王海鷹;計算機犯罪司法角度之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01期
2 郎俊義;計算機犯罪的法律思考[J];法學雜志;1998年04期
3 鄭永紅;計算機犯罪證據(jù)取證研究[J];廣東公安科技;2002年03期
4 賈鐵軍;計算機犯罪的特點及對策[J];遼寧警專學報;1999年03期
5 胡振遼,孫曉冬,高遠;計算機犯罪偵查途徑的探討[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1年05期
6 皮勇;《網(wǎng)絡犯罪公約》中的證據(jù)調查制度與我國相關刑事程序法比較[J];中國法學;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2949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29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