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用證詐騙懲治的國際化與我國的法律應對
本文選題:信用證 + 詐騙; 參考:《政治與法律》2005年01期
[Abstract]:......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超,熊禎;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下的銀行權利義務分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王雪青,尹志健;對沖基金與金融監(jiān)管[J];地質(zhì)技術經(jīng)濟管理;2003年01期
3 王善論;;《UCP500》修訂進展及若干問題探討[J];對外經(jīng)貿(mào)實務;2006年06期
4 何家寶;論提單質(zhì)押、進口押匯和信托收據(jù)[J];法學;2005年10期
5 侯樂;我國洗錢犯罪及其對策[J];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2期
6 董再強;唐麗英;;進口押匯業(yè)務中的擔保法律問題研究——兼對《物權法(草案)》擔保物權編的修改建議[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丁明方;金融實名制與洗錢犯罪的法律控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周慧;信用證與國際貿(mào)易融資——分析與展望[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05年08期
9 秦宏昌;;出口押匯的法律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10 萬國海;信用證犯罪懲治規(guī)制的國際化和我國的法律對策[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盧勤忠;中國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劉飛;洗錢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任繼鴻;貸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朱寶明;反洗錢若干問題的經(jīng)濟理論分析[D];暨南大學;2005年
5 劉遠;金融詐騙罪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躍臣;中韓金融實名制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1年
2 閆洪升;金融詐騙犯罪偵查要點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張恒立;跟單信用證欺詐行為控制論[D];廈門大學;2001年
4 范魯寧;金融監(jiān)管中的反洗錢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馬駿;洗錢罪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6 常樹民;金融業(yè)反洗錢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7 肖慧鵬;論銀行業(yè)反洗錢的立法完善[D];湖南大學;2004年
8 鐘泉;論信用卡詐騙罪[D];華東政法學院;2002年
9 景智勇;論信用證獨立性原則的“欺詐例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10 王成;論開證行與議付行之間的法律關系[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馬進保;;論高科技犯罪[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2 易志華;馬進保;;電子信息犯罪探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打擊金融票證犯罪 凈化金融環(huán)境[N];法制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劉志剛;案值驚人的衡水信用證詐騙案[N];人民公安報;2008年
3 楊明;是什么讓他們鋌而走險[N];中國商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楊明;律師推出“中國富豪年度犯罪榜”[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5 楊曉艷;建立安全高效有序金融環(huán)境[N];吉林日報;2007年
6 何鵬;我國金融犯罪案件內(nèi)外勾結(jié)現(xiàn)象突出[N];上海證券報;2007年
7 秦雷 馮濱和 本報記者 孫玉紅 王哲;揭開經(jīng)濟犯罪面紗 為企業(yè)百姓敲響警鐘[N];哈爾濱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陳順增 孫霞云 劉沛國 詹俊東;風雨兼程寫忠誠[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9 關海;重慶海關規(guī)范摩托車管理[N];國際商報;2004年
10 無名;怎樣保證出口商品重量的準確性[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程波;信用證欺詐與防范的法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
2 何應偉;信用證欺詐犯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余澤洪;針對銀行的詐騙犯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4 李晶;信用證欺詐及其法律救濟[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189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8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