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公安論文 >

論網(wǎng)絡恐怖活動犯罪及對策

發(fā)布時間:2018-03-24 17:57

  本文選題:網(wǎng)絡恐怖主義 切入點:國際合作 出處:《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05期


【摘要】:網(wǎng)絡恐怖主義是在信息技術革命和新的國際形勢下恐怖活動犯罪發(fā)展的新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網(wǎng)絡恐怖攻擊、網(wǎng)上散布恐怖信息和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組織恐怖活動3種形式。為打擊網(wǎng)絡恐怖活動犯罪,許多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防范行動,并加強了國際合作,制定了相關國際公約。我國也面臨網(wǎng)絡恐怖活動犯罪的威脅,應未雨綢繆,及早制定遏制網(wǎng)絡恐怖活動犯罪的防范對策。
[Abstract]:Cyberterrorism is a new form of criminal development of terrorist activities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mainly manifested in cyber terrorist attacks. The dissemination of terroris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o organize terrorist activities have taken three forms. In order to combat crimes of cyberterrorism, many countries have taken a series of preventive actions and strengthen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ur country is also facing the threat of the crime of network terrorism, so we should make a good plan in advance and make the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to curb the crime of network terrorism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俞曉秋;全球信息網(wǎng)絡安全動向與特點[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林;論信息技術革命對發(fā)展中國家國家安全的挑戰(zhàn)[J];湖北社會科學;2002年12期

2 沈麗紅;;淺論信息網(wǎng)絡安全立法的完善[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03年02期

3 彭文華;徐繼超;;淺論電子取證[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張麗潔;;淺析刑事訴訟中電子證據(jù)的提取[J];法制與社會;2007年04期

5 賀芳,唐魁玉;民主與法制:網(wǎng)絡化政治生活的兩個維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胡戈;周學軍;何偉;;網(wǎng)絡恐怖活動的特點及其對策[J];艦船電子工程;2008年04期

7 郭建水;略論西部地區(qū)信息化建設[J];理論導刊;2003年11期

8 沈麗紅;淺談信息網(wǎng)絡安全立法的完善[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3年04期

9 張驥;馮冬蕾;;網(wǎng)絡恐怖主義產(chǎn)生原因、特點及危害性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杜敬明;;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當務之急[J];新經(jīng)濟導刊;2003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姜明輝;蔣耀平;王海偉;;中美網(wǎng)絡空間安全環(huán)境比較及美國經(jīng)驗借鑒[A];全國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2005論文集(下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蘭;基于SSE的空中交通管理ATM信息安全保障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汪曉風;信息與國家安全[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新;網(wǎng)絡恐怖主義犯罪行為及防范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曹華;青少年學生網(wǎng)絡犯罪的現(xiàn)狀及預防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3 劉凱軍;新安全觀與中國國家安全[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鄒宏;非傳統(tǒng)安全與中國應對策略思考[D];河南大學;2004年

5 邢希娜;網(wǎng)絡安全:國家安全面臨的新挑戰(zh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景亞南;論網(wǎng)絡技術與設備安全管理規(guī)范[D];武漢大學;2005年

7 荊昕會;中國新國家安全觀論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8 王浩;網(wǎng)絡違法犯罪及其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楊文豪;網(wǎng)絡安全與恐怖主義威脅[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王娟;網(wǎng)絡恐怖主義活動的危害及控制[D];東北大學 ;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嵐;網(wǎng)絡恐怖主義面面觀[J];國際資料信息;2003年07期

2 曹雪飛;;恐怖活動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及審訊對策[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俞曉秋;全球信息網(wǎng)絡安全動向與特點[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2年02期

4 史振郭;論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及其處罰——兼論我國刑法修正案(三)之適用[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2年06期

5 鄭永紅;網(wǎng)絡恐怖的防范[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6 佟暉,劉長文,齊瑩素;網(wǎng)絡恐怖活動及防范措施[J];警察技術;2005年01期

7 北疆;網(wǎng)絡恐怖主義浮出水面[J];國防;2001年11期

8 余濤;恐怖活動犯罪刑事立法探討[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張泗漢;;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立法完善[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李彤彤;;淺析我國對恐怖主義組織和恐怖活動罪的認定[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澤剛;;加強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與恐怖活動犯罪刑事立法的犯罪學思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2 劉延壽;張曉秦;;21世紀世界恐怖活動的犯罪學思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3 劉延壽;張曉秦;;21世紀世界恐怖活動的犯罪學思考[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4 朱軍芳;韓小璞;;恐怖襲擊時間間隔的統(tǒng)計與模型[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wǎng)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5 郭劍英;孔祥松;馮碩;;淺析我國面臨化學恐怖襲擊的特點及對策[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6 孫偉;楊濤;彭斌;;我國化工設施遭恐怖襲擊的可能性及危害特點分析[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7 李文丹;關彩虹;魯艷英;王瑾;;淺析我國大型活動安保工作中的防化學恐怖襲擊[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8 杜義欣;溫凌燕;伍俊;;重要建筑物恐怖襲擊下的防連續(xù)倒塌設計[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李晉;孫金香;張網(wǎng);吳彩虹;;化學恐怖災害的消防部門應對措施[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10 孟慶輝;孔德森;張偉偉;;恐怖爆炸襲擊下地鐵結構的抗爆防護研究[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網(wǎng)絡恐怖主義未得逞[N];計算機世界;2003年

2 張世強;網(wǎng)絡恐怖:信息時代的新威脅[N];中國國防報;2004年

3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郭揚 劉穎瑋;三位一體反“網(wǎng)恐”[N];中國國防報;2003年

5 陳伯江;網(wǎng)絡恐怖 信息時代新威脅[N];光明日報;2002年

6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趙秉志;遏制恐怖活動犯罪的法治對策[N];人民法院報;2005年

7 ;犯網(wǎng)絡恐怖罪,巴基斯坦規(guī)定可判死刑[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8 蘇北;網(wǎng)絡恐怖挑戰(zhàn)國家信息安全[N];東方早報;2005年

9 魏建國 王志良;論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10 趙秉志 陰建峰;完善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立法[N];法制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寇麗平;人員密集場所風險評估理論與標準化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8年

2 路浩;蛋白質(zhì)芯片檢測病原微生物與毒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張滿生;倫理語境下的恐怖主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青;核恐怖主義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萬武南;分布式安全存儲系統(tǒng)糾刪碼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6 王文奇;美國安全戰(zhàn)略與對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學;2010年

7 謝許潭;美國與巴基斯坦反恐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8 王利文;東南亞反恐合作的國際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閆秋實;典型地鐵結構內(nèi)爆炸流場分布及動力反應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洪濤;網(wǎng)絡恐怖主義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趙袁園;論我國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應對[D];西北大學;2011年

3 劉振鵬;新疆恐怖活動犯罪的特點與控制措施[D];吉林大學;2011年

4 陳旭;從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wèi)看我國的反恐法律建設[D];復旦大學;2011年

5 周玉;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淺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文婕;《德國反國際恐怖主義法》及其對我國反恐立法的借鑒[D];河南大學;2010年

7 車智怡;社會性別視角下的當代女性自殺式恐怖主義[D];復旦大學;2011年

8 葉頻;反思911恐怖襲擊以后的美國:公民自由與國家安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9 岳虹;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反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瑩;應對生物恐怖襲擊醫(yī)學防治技術的情報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

本文編號:16593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6593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0a9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