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群體性事件預防和處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16:21
本文關鍵詞:我國群體性事件預防和處置研究
【摘要】:在我國,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和對外開放逐步擴大,社會結構和經(jīng)濟結構正在經(jīng)歷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各種利益主體之間、新舊體制之間和新舊觀念之間的各種矛盾沖突凸顯出來。近年來,作為社會矛盾和沖突特殊表現(xiàn)的各類群體性事件數(shù)量不斷攀升,規(guī)模也日益擴大,表現(xiàn)形式趨于激烈,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深入研究我國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筆者在參閱了相關專著、論文、期刊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工作,撰寫本文。首先討論了群體性事件的有關概念,并將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征歸納為:事件發(fā)生具有突然性、群體訴求指向明確、群體心理期待強烈、行為具有一定危害性、事件擴散效應明顯。其次,筆者分析了我國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即經(jīng)濟政策調(diào)整、利益分配不合理、民眾心理失衡社會失范、社會沖突規(guī)律、不健全的沖突排解方式、信訪制度失靈、訴求表達渠道不暢、部分官員腐敗、群眾利益受損等。并簡單介紹了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新動向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隨后,筆者重點分析了當前我國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現(xiàn)狀,并從施政理念、法律體系、信訪體制、工作機制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總結了其中存在問題及其原因。最后,筆者針對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提出了七點建議:一是從觀念上正確認識群體性事件;二是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三是建立暢通的訴求表達渠道;四是處置群體性事件中學會應對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五是健全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六是剛?cè)岵蚯槭┎叩靥幹萌后w性事件;七是提高現(xiàn)場處置能力。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 預防 處置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631.4
【目錄】:
- 簡介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導論7-11
-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和背景7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7-9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9-10
- 第四節(jié) 論文結構10-11
- 第二章 群體性事件概述11-21
- 第一節(jié) 群體性事件的概念11
- 第二節(jié) 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征11-13
- 一、事件發(fā)生具有突然性11-12
- 二、群體訴求指向明確12
- 三、群體心理期待強烈12
- 四、行為具有一定危害性12-13
- 五、事件擴散效應明顯13
- 第三節(jié) 我國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13-17
- 一、經(jīng)濟政策調(diào)整與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原因13-14
- 二、民眾心理失衡與社會失范的原因14-15
- 三、社會沖突規(guī)律與不健全的沖突排解方式的原因15-16
- 四、信訪制度失靈與訴求表達渠道不暢的原因16
- 五、部分官員腐敗與群眾利益受損的原因16-17
- 第四節(jié) 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新動向17-19
- 一、改革發(fā)展與民眾現(xiàn)實利益互相碰撞,不斷產(chǎn)生新的群體性事件17
- 二、合理的訴求目的與違法的表達方式互相交錯,引發(fā)惡性群體性事件17-18
- 三、自發(fā)的集群行為走向有組織的行動,群體性事件有可能發(fā)生質(zhì)變18
- 四、網(wǎng)絡世界與現(xiàn)實社會互相聯(lián)通,簡單個案演變成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18-19
- 第五節(jié) 群體性事件對社會的影響19-21
- 一、對社會秩序的影響19
- 二、對黨和政府形象的影響19-20
- 三、對政治穩(wěn)定的影響20-21
- 第三章 當前我國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及其原因21-28
- 第一節(jié) 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的現(xiàn)實狀況21-23
- 第二節(jié) 當前在預防和處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3-24
- 第三節(jié) 產(chǎn)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24-28
- 一、政府施政理念存在偏差24
- 二、相關法律體系不健全24-25
- 三、現(xiàn)行信訪制度無法適應新形勢需要25-26
- 四、在群體性事件處理上政府信息未能公開透明26
- 五、公安機關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能力不足26-28
- 第四章 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對策思考28-42
- 第一節(jié) 從觀念上正確認識群體性事件28-29
- 第二節(jié) 完善相關法律體系29-31
- 一、將“請愿權”納入憲法保護29-30
- 二、分離集會游行示威的審批機關和執(zhí)行機關30-31
- 三、設定處置權限和程序31
- 第三節(jié) 建立暢通的訴求表達渠道31-32
- 第四節(jié) 處置群體性事件中學會應對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32-34
- 一、正確認識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32-33
- 二、依法接受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33
- 三、善于運用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33-34
- 第五節(jié) 健全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34-36
- 一、準確掌握情報信息34-35
- 二、建立矛盾排查機制35
- 三、加強人民調(diào)解工作35-36
- 第六節(jié) 剛?cè)岵蚯槭┎叩靥幹萌后w性事件36-41
- 一、柔性處理合法的集會游行示威37-39
- 二、強硬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違法犯罪行為39-41
- 第七節(jié) 提高現(xiàn)場處置能力41-42
- 一、加強談判協(xié)商能力41
- 二、加強日常實戰(zhàn)演練41-42
- 三、加強裝備后勤保障42
- 結語42-43
- 參考文獻43-44
- 致謝44-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冰;;英國騷亂,誰之過?[J];人民公安;2011年16期
2 本刊編輯部;;英國騷亂檢討[J];人民公安;2011年16期
3 羅瑞林;;關于群體性事件的法律思考[J];政法學刊;2006年04期
4 范明;中外“群體性事件”問題比較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5 孔麗霞;關于對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認識及處置策略[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1期
,本文編號:10381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03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