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技術對道德倫理社會建設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科學和技術對道德倫理社會建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理論界》 2010年12期
投稿
科學和技術對道德倫理社會建設的作用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倫理道德問題也令人倍加關注?捎捎诳茖W和技術兩個詞語的含義較為模糊,容易將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談。本文認為科學和技術兩個詞語不應混淆,科學不存在倫理道德問題,技術才有倫理道德問題;同時,本文認為當前學術界對技術倫理道德問題的研究視野不夠開闊,對于現(xiàn)代技術和傳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未能很好地區(qū)分,為了使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更好地造福人類,我們應該明確技術的倫理道德屬性,深化對技術發(fā)展的認識,促進科學技術為營造良好的道德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作者單位】: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
【關鍵詞】:
【分類號】:B82
【正文快照】:
一、科學不存在倫理道德問題,技術才有這個問題倫理是揭示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道理和觀念,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xiàn)象的哲學思考。它深刻地蘊涵著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道德是指人際之間交往的行為準則,代表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延剛;[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鎮(zhèn)邦;毛陽海;;[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2 周淼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3 李占偉;;[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4 馮正強;;[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張公善;[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李霞;[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7 聶晶;張明林;;[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王列生;[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9 方軍;[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楊麗萍;;[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巖;[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王娟;[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美宏;[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朱新春;[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吳舜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魏曉虹;[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偉;[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蔡勇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凌小萍;;[J];理論月刊;2011年08期
2 涂銘旌;劉定祥;;[J];科學中國人;2011年13期
3 王聚;毛安然;;[J];華章;2011年22期
4 劉宏嬌;;[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5 羅方華;;[J];福建藝術;2011年04期
6 李敬巍;;[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7 賈鳳姿;王琨;;[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王竹生;;[J];演藝科技;2011年07期
9 楊志達;[J];基礎教育;2004年11期
10 王良娟;;[J];文學教育(中);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升;;[A];第二十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謝耀東;;[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3 菊間俊夫;姜鈞普;;[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卷)[C];2001年
4 韓新民;雷毅;周正寅;;[A];面向制造業(yè)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基礎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張萬春;薄崇飛;;[A];中國通信學會2006年光纜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湯庭龍;;[A];上海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xié)會一、二、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6年
7 ;[A];實踐 開拓 創(chuàng)新——2008年貨車技術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張先塵;;[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9 朱榮桂;;[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10 劉志東;;[A];特種加工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貴書;[N];大眾科技報;2009年
2 吳國盛;[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呂天璐;[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王春 實習生 黃若雪;[N];科技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章迪思 梁建剛;[N];解放日報;2011年
6 劉戟鋒;[N];解放軍報;2011年
7 田新娟 沈陽市科協(xié);[N];大眾科技報;2011年
8 ;[N];計算機世界;2005年
9 王洪波;[N];中華讀書報;2003年
10 王曦;[N];中華建筑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澤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肖峰;[D];中國人民大學;2001年
3 王衛(wèi)東;[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易健雄;[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5 秦喆;[D];東北大學;2005年
6 胡興建;[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7 袁智忠;[D];西南大學;2009年
8 黃茂興;[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建和;[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10 孟海華;[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超;[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張季平;[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3 李小冬;[D];山西大學;2007年
4 招書考;[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5 王行靳;[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6 于德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7 程孝良;[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8 曹藝瀟;[D];武漢科技大學;2006年
9 顧永杰;[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磊;[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本文關鍵詞:科學和技術對道德倫理社會建設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9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