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倫”比—薩特的第一種倫理學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06:17
由于薩特的倫理學著作皆處于未完成或未發(fā)表狀態(tài),因此,關于他是否有一個倫理學的問題備受學界爭議。通常,一方認為薩特有倫理學,而且他的倫理學思想是可以通過他的著作提煉出來的;另一方則認為薩特沒有倫理學,因為薩特的思想皆為殘缺不全和矛盾重重。本文不贊成在此問題上單純進行“有”、“無”的爭論,而意在給此問題提出第三條道路——既肯定“有”,又論定“無”。本文首先從“倫理學”的一般定義出發(fā),說明為什么薩特“有”一種“倫理學”,但這里的“倫理學”必須從一個特殊的意義上去理解——即,這種倫理學是原初的,前亞里士多德的,而非被觀念化了的。接著,本文圍繞薩特“倫理學”的核心概念說明為何這種倫理學又是和“無”息息相關的。這一部分圍繞薩特前期的四部重要著作《自我的超越性》、《存在與虛無》、《生存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倫理學筆記》來解讀,這些核心概念分別是:“無我”、“錯信”、“自由”、“本真”。最后一章本文深入法國哲學的“他者”傳統(tǒng),并聯(lián)系薩特的生活實踐來說明此種“倫理學”的地位和意義。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倫理學”——源起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如何不是“倫理學”——獨行的薩特
第三節(jié) 不是“倫理學”的倫理學——重合的視域
小結:“有”的淵源
第二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無我”——倫理之基
第二節(jié) “錯信”——倫理之殤
第三節(jié) “自由”——倫理之欲
第四節(jié) “本真”——倫理之實
小結:“無”的虛影
第三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在場的縫隙——我思我在
第二節(jié) 幽靈的起航——他者現(xiàn)身
第三節(jié) 倫理的逆襲——道德吶喊
小結:“有”“無”相彰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16230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倫理學”——源起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如何不是“倫理學”——獨行的薩特
第三節(jié) 不是“倫理學”的倫理學——重合的視域
小結:“有”的淵源
第二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無我”——倫理之基
第二節(jié) “錯信”——倫理之殤
第三節(jié) “自由”——倫理之欲
第四節(jié) “本真”——倫理之實
小結:“無”的虛影
第三章 “無倫理學”
第一節(jié) 在場的縫隙——我思我在
第二節(jié) 幽靈的起航——他者現(xiàn)身
第三節(jié) 倫理的逆襲——道德吶喊
小結:“有”“無”相彰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162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1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