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今年一月份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提出“以德治國”的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進一步繼承與發(fā)展,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我國正處于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逐漸完善的過程中,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道德信仰體系尚未完全構建起來,在這種現(xiàn)實情況下,提出的以德治國的同時應當明確“德”與“治”的涵義,也就是明確以什么樣的道德通過何種方式治理國家,以及明確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之間的關系,只有如此,才能讓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在推行貫徹的過程中做到有矢有的,有的放矢。 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以德治國有其可能性與必要性,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內在要求與當務之急。 以德治國提出并非空穴來風,它有著濃厚的德治思想傳統(tǒng)作為基礎,古代的德治思想雖然與現(xiàn)代“以德治國”有著本質差別,但在具體內容中有許多閃光之處值得借鑒;另一方面,我們現(xiàn)在處于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滾滾洪流中,市場經(jīng)濟的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對道德建設提出了強烈而緊迫的需求,而且由于脫胎于計劃經(jīng)濟的中國社會還遺留著一些與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不適的因素,在新舊交替的過程中,兩者不斷沖擊與碰撞,導致人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使以德治國推動道德建設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成為當務之急。 第二部分,以德治國要處理好德治與法治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走出認識誤區(qū)。 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應當雙管齊下、不可偏廢,但它們仍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即有協(xié)作也有區(qū)別,德治是法治實現(xiàn)的道德基礎,法治是德治推行的法律保證,在兩者同時推進的過程中,即要避免因法廢德,也要防止以德代法,明確兩者辯證統(tǒng)一關系,走出依治必然導致人治的認 識誤區(qū)。 第三部分,推動以德治國的進程,保證市場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 我們的道德建設應當以現(xiàn)實國情為基礎,明確道德建設的層次性 與階段性,不能無限拔高也不應懈怠放松,把先迸性與廣泛性有機結合 起來,做到既有“道德提倡”、“發(fā)揚”也有“允許”“改進”,讓市場經(jīng)濟社 會中每一階層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道德座標,在道德 教育的過程中,要看到市場經(jīng)濟對人的主體的拓展,跳出灌輸式道德教 育的巢就。尋求合理科學的道德教育方法,讓人們能實現(xiàn)道德價值上 的自我調整與自我超越。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B8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朱俊玲;影響高等體育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因素及其基本策略[J];湖北體育科技;2002年02期
2 丁汀;;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培養(yǎng)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02期
3 范國華,李莉;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曲玉娟;公關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李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素質結構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年10期
6 張愛葉;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益與大學生素質之提高[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7 陳巖;;大學生素質評價體系的內容設計與運行實踐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年09期
8 魏彤儒,郭孝鋒;大學生政治素質培養(yǎng)途徑淺探[J];中國電力教育;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包永全;“三重認同”為核心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翁清雄;職業(yè)成長對員工承諾與離職的作用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石梅;文藝思潮及其網(wǎng)絡化與青年受眾的教育引導[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2 朱麗翔;主體性大學生道德素質評估之主體性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郭新艷;科技人才成長規(guī)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4 米麗艷;論我國的人才測評[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5 喻芒清;大學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王竹卿;太原市城中村村民社會化提升瓶頸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7 徐笑龍;中學成才教育及其價值導向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
26071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