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發(fā)展視野中道德關系變遷
[Abstract]:Mor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social relation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oral relationship is undergoing all-round changes from closed to open, from attachment to autonomy and from monism to pluralism. The vicissitude of moral relationship embodies the internal logic that the objective necessit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value should be United, which is not onl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oral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basic path of moral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政治與公民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基金青年項目“道德心理契約:公民道德建設的當代視角”(13YJC710041)
【分類號】:B82-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何懷宏;;三十年中國社會道德變遷[J];今日中國論壇;2009年07期
2 萬俊人;人為什么要有道德?(上)[J];現(xiàn)代哲學;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聯(lián)蓉;;探析《安徒生童話》的倫理底蘊[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2 強昌文;范德安;;底線倫理與權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3 陳書紀;;和諧世界視域下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完善[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4 錢廣榮;道德國情論綱[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韓作珍;論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及其相互關系[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王旋;競技體育教練員道德修養(yǎng)建設問題的研究[J];冰雪運動;2003年04期
7 李學明;;論“良心感”培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8 張同學,劉歆立;略論公民道德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價值與意義[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單亦艷;;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青少年性道德養(yǎng)成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8期
10 高慶;;關于“第四者”現(xiàn)象的倫理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玨林;企業(yè)社會責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邵南征;社會道德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梁德友;轉型期中國弱勢群體倫理關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雯波;傳染病及其防控的倫理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8 張洪春;少數(sh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過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陳明;全真道的道德修養(yǎng)論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葛喜平;中國傳統(tǒng)女性性心理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志勇;愛因斯坦的科技倫理思想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蔣翠婷;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3 金國婷;高中生的愛情觀與愛情教育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邵U喚,
本文編號:21514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5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