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道德倫理論文 >

論當前社會友善價值觀的培育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8-07-28 07:54
【摘要】: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生活化、大眾化的重要體現(xiàn),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離不開友善的社會氛圍。當前中國在邁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逐漸呈現(xiàn)出個體化的特征,這使得友善價值觀的培育需要以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的提升為立足點,以友善文化的傳承為載體,以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和諧為落腳點,從內(nèi)在動力和外在保障兩個方面著力構(gòu)建友善情感激發(fā)—感染機制、友善文化教育—傳遞機制、伙伴精神塑造機制和友善行為回應—評價機制,以促進友善的回歸和社會的和諧。
[Abstract]:Friendlines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life and popularity of th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The overall establishment of a well-off societ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a friendly social atmosphere.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hina gradually presents 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kes the cultivation of friendly values need to be 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compassion and empathy, and on the transmission of friendly culture as the carrier. Based on the harmony between personal interest and social interest, the autho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friendly emotion arousing and infection, friendly culture education and transmission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 external guarantee. Partnership spirit shaping mechanism and friendly behavior response-evalu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friendly return and social harmony.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當代大學生心態(tài)變化特點與心理疏導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14BKS102)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當代大學生友善價值觀的文化培育研究”(2016CXZZ113)
【分類號】:B8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武英;劉連啟;;情境對共情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6年01期

2 李文輝;李嬋;沈悅;但菲;;大學生共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年05期

3 陳偉宏;陳祥勤;;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矯治對策[J];道德與文明;2014年04期

4 李建華;;友善何以成為一種核心價值觀[J];倫理學研究;2013年02期

5 石中英;;社會同情與公民形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連超;耿艷萌;陳靖涵;李春梅;赫英娟;;大學生共情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年09期

2 敬嬌嬌;高闖;胡安凱;耿秋月;;共情對不同網(wǎng)絡欺負角色行為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17年03期

3 許玉芬;;團體輔導視角下創(chuàng)新大學生友善教育新途徑[J];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4 曹成雙;;“扶起摔倒老人”在何種意義上構(gòu)成一種倫理挑戰(zhàn)[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5 張麗仙;;功利主義道德觀與道德冷漠析論[J];理論導刊;2017年07期

6 張曉玲;韋油亮;;論高校心理工作者共情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年10期

7 黃楠;;從現(xiàn)代情緒心理學的角度論個體同情心教育[J];高教學刊;2017年09期

8 李雙雙;張永春;李雪平;;公正世界信念與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特質(zhì)移情與利他行為的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年02期

9 敬嬌嬌;高闖;牛更楓;;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對共情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7年04期

10 楊輝;;對傳統(tǒng)“友善”思想的現(xiàn)代審視——兼論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聯(lián)[J];學理論;2017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鳳秋;鄭志偉;陳英和;;親社會行為產(chǎn)生機制的理論演進[J];心理科學;2014年05期

2 陳武英;盧家楣;劉連啟;林文毅;;共情的性別差異[J];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09期

3 肖鳳秋;鄭志偉;陳英和;;共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及神經(jīng)基礎[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年02期

4 潘彥谷;劉衍玲;冉光明;雷浩;馬建苓;滕召軍;;動物和人類的利他本性:共情的進化[J];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07期

5 閆志英;張奇勇;楊曉嵐;;共情對助人傾向的影響:人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6期

6 楊義芹;;當前中國社會道德治理論析[J];齊魯學刊;2012年05期

7 黃鍇,

本文編號:21494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494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a6f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