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巖精神提升公民國家認同的倫理路徑分析
本文關鍵詞:以紅巖精神提升公民國家認同的倫理路徑分析
【摘要】: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jīng)濟結構轉型期,社會轉型所引起的利益分化、社會不公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并與我國當前多元文化思想潮流以及民族分裂主義等交織在一起,對我國國家認同提出了新的問題。紅巖精神是中華民族百年抗爭孕育而成的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倫理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以紅巖精神提升公民國家認同,鞏固民族團結與國家統(tǒng)一,既是其倫理價值的內(nèi)在使命,又是其倫理精神的當代實踐。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64;B822
【正文快照】: 紅巖精神緣起于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抵抗外辱,粉碎侵略的偉大實踐中,凝結于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里,噴薄于革命志士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魅力和浩然正氣間。紅巖精神是一種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洪泉,王明湘;關于南方局與紅巖精神的探討[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2 曾傳盛;面對“紅巖魂”[J];上海消防;1997年01期
3 戴睿;尋找紅巖精神[J];四川教育;1997年04期
4 楊益言;論紅巖文化及其發(fā)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5 esther;;不朽的紅巖[J];中國西部;2011年22期
6 熊開達;崔佳;;“紅巖”的兒女們[J];時代潮;2000年01期
7 戴渝華;紅巖紀念館的文物保護與生態(tài)環(huán)保的一體化[J];中國博物館;2001年03期
8 羅煥靈;紅巖魂永遠激勵后人[J];中國地名;2004年03期
9 劉岳剛;從父親身上感受紅巖精神[J];紅巖春秋;2005年04期
10 王戎;論紅巖文化資源的時代價值[J];經(jīng)濟師;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紅巖精神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的傳承與實踐研究[A];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2 楊益言;;試論紅巖文化及其面向21世紀之發(fā)展趨勢[A];長江流域經(jīng)濟文化初探[C];1997年
3 王進;;紅巖精神與20世紀重慶文化建設[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鄭洪泉;;論周恩來與紅巖精神[A];周恩來百周年紀念-全國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C];1998年
5 于漢卿;;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上的致詞[A];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經(jīng)濟報記者 蔡逸;傳承紅巖精神 盤活文化產(chǎn)業(yè)[N];江蘇經(jīng)濟報;2014年
2 張北坪;追尋紅巖烈士的足跡[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市委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供稿;弘揚紅巖精神 堅定理想信念[N];重慶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馬利;用紅巖精神建紅巖[N];人民日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范偉國;弘揚紅巖精神 塑造當代新人[N];人民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崔佳 王淑軍;“紅巖精神”育英才[N];人民日報;2002年
7 熊朝明 本報記者 于鐵成;弘揚紅巖精神 轉變領導作風[N];樂山日報;2007年
8 王湛;弘揚紅巖精神堅定理想信念[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9 雷學剛;整合紅色文化資源 做大做亮紅巖品牌[N];重慶日報;2008年
10 劉志平;紅巖精神與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N];重慶日報;2008年
,本文編號:13000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0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