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主義背景下的道德判斷與道德動機
本文關鍵詞:認知主義背景下的道德判斷與道德動機
【摘要】:在道德心理學中,關于道德判斷是否必然促發(fā)道德動機存在著爭議,代表性的觀點分別是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內在主義對外在主義的反駁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接把內在主義設定為概念真理,犯了循環(huán)論證的錯誤。實際上,通過對道德判斷的人稱性作出嚴格區(qū)分,把內在主義所講的道德判斷限定為第一人稱單數(shù)判斷,同時處理道德判斷、動機與行為之間的復雜關系,可以為內在主義提供更具實質性的辯護。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關鍵詞】: 道德判斷 道德動機 內在主義 外在主義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資助項目:15BZX105
【分類號】:B82-054
【正文快照】: 我們在談論道德的時候通常感覺到,道德具有兩個方面的要素:認知性(cognitive)與實踐性(practical)。道德的認知面向指的是,當我們作出一個道德判斷的時候,我們表達了一種信念,它可以為真假,具有真值取向。道德的實踐面向指的是,當我們作出一個道德判斷的時候,我們就具有了采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利國;道德判斷研究的內容、方法及其實踐價值[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黃文新;;領導者的倫理標準與道德判斷[J];社科縱橫;2009年06期
3 周鈞毅;;道德判斷模式理論新進展[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4 王潤生;論道德判斷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5 李彥 ,姜珍;道德判斷論綱[J];社科縱橫;1993年06期
6 ;道德判斷的標準[J];甘肅理論學刊;1994年01期
7 孫如楓,曾釗新;論道德判斷[J];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04期
8 王美芳;6—17歲兒童親社會道德判斷的研究[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9 李小晶;李紅;;壞念頭,罪幾何?意圖信息的強弱變化對大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年03期
10 白冰河;道德判斷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曄;魯銥;陳昭蓉;;判斷視角和道德立場對道德判斷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袁高依莉;何貴兵;蔣多;;道德判斷的“自我-他人”差異[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3 林斗秀;周璇;黃娟;張華東;李宏翰;;先前意圖對道德判斷的影響:私人意圖與社會意圖的差異[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權方英;李宏翰;;道德偽善:道德判斷的內—外團體效應[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吳慧紅;;基于道德判斷測驗(MJT)在中國的調查研究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康秋潔;洗洗手,,你會更寬容[N];經濟參考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辛治洋;道德判斷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邵愛國;關于說謊的道德認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甲彬;道德判斷與運氣的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林芳芳;情感卷入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斷“難易”有別,文理亦有別[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鄧康樂;消極情緒對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郭瑞;清潔啟動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王薛時;我們如何做出道德判斷?[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金戈;內隱利他與外顯利他和道德判斷的關系[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任天旭;中國公務員與若干群體道德判斷水平之比較[D];東北大學;2008年
9 歐曉莉;距離遠近和關系親疏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石超;論作為道德判斷的“善意謊言”[D];西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931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9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