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現象的德性倫理解析
本文關鍵詞:最美現象的德性倫理解析
【摘要】:"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跡"是愛人之心的行為表現與價值取向。人性的崇高在英雄與普通人之間沒有界限,"最美現象"激發(fā)了人們對人性的思考,對健全人格的呼吁,對現實倫理困境的突圍,是人文主義理念的時代要求。"最美現象"是人的價值的體現,是真、善、美的弘揚,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構建一個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最美現象 德性倫理 倫理意蘊
【分類號】:B82-05
【正文快照】: 近年來,社會不斷涌現“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給我們呈現的是大愛天下,告訴我們平凡的人生同樣可以有不平凡的經歷,人性的崇高在英雄與普通人之間沒有界限。不是英雄事而是普通凡人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事件,這些現象,老百姓冠之以“最美”,這種最美是對善良的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強昌文;;契約倫理與當代中國權利立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劉懷光;李琳;;流行文化影響青少年主體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楊建;;建筑企業(yè)員工培訓的誤區(qū)與對策探討[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4 邱扶東,王書會;自我及其相關概念的心理學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韓彌明;;加強大學生幸福教育的幾點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向俊杰;姜世偉;王俊濤;;農民生態(tài)與經濟需求關系的實證考察——以貴州省H鄉(xiāng)和C鎮(zhèn)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8期
7 薛偉賢,馮宗憲,陳愛娟;企業(yè)家激勵約束的障礙、因素與機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方雙虎;;威廉·詹姆斯與人本主義心理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劉小年;國家、社會和法律的人性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10 張宏國;;白謊語言策略的順應性解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漸;譚曦;吳朝陽;張杰;張靖;孔軍輝;;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于鳳花;李明;;人本主義關于孤獨感的理論探討[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吳克明;;網絡文化的政治哲學審視[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4 賈艷飛;孔令龍;;城市社區(qū)生活廊道構建研究[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陳妍;;基于農民行為心理的村莊規(guī)劃設計思考[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姚軒鴿;;稅收倫理問題初探[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歐陽國華;;基于分子生物學的快感人假設論綱[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鄭國鐸;;對馬斯洛學生主體性思想及其活動論的評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陳堅;連榕;;心理健康標準三維層次模型探析[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10 楊朝霞;;論動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視角[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馮瑞;中國競技體操制勝規(guī)律探驪[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初春華;黨的群眾工作心理層面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馬永俊;現代鄉(xiāng)村生態(tài)系統(tǒng)演化與新農村建設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梅祖蓉;歷史,文化與人格[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海霞;人性化設計理念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體現[D];河北大學;2009年
2 李聞鶯;當前我國體育新聞倫理學術研究的現狀與思考[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周恬;中國體育道德失范的發(fā)展過程、成因及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李琴;基于消費心理訴求的品牌服裝“女性化”傾向設計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文斌;體驗性兒童玩具設計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秦峗;“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潔;我國強制戒毒模式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劉曉玲;中西“離家”童話的一項認知語言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付暉;保健型園林營造探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吳春茜;人性的守候[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M.斯洛特;王旭鳳;孫少偉;;以行為者為基礎的德性倫理[J];世界哲學;2010年01期
2 李楊;許諾;;德性、德性倫理和德性精神芻議[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S2期
3 張佳;;試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德性倫理的建構[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1期
4 聶文軍;;論規(guī)范倫理與德性倫理的復雜關系[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5 戴兆國;德性倫理何以可能[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任劍濤;德性倫理、自由社會與美好生活[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1期
7 寇東亮;德性倫理與和諧社會價值觀的建構[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李琦;;論“德性倫理”研究在當代的意義和價值[J];當代經理人;2005年03期
9 鄭炳心;;西方德性倫理的復興與反思[J];新疆社科論壇;2005年04期
10 楊豹;;當代西方德性倫理思想探討[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陸通;;透視麥金太爾的德性倫理——從《追尋美德》談起[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2 高國希;;論個人品德[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呂耀懷 曹志紅;走向德性倫理[N];光明日報;2001年
2 康健;從德性倫理到制度倫理[N];學習時報;2000年
3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周中之;道德治理與法律治理的反思[N];光明日報;2013年
4 文/張灝;1895年,,近代文化思想的轉折點[N];文匯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國銀;德性倫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2 胡yN峗;西方德性倫理傳統(tǒng)批判[D];中南大學;2008年
3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麗;德性倫理的復興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佳;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德性倫理的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盛旭;論當代生命倫理學中的德性倫理的回歸[D];吉林大學;2006年
4 李蓉芬;德性倫理視域下的教育懲戒[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5 陳曉云;德性的信仰基礎及其現代境遇[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程艷;孔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胡yN峗;道德系統(tǒng)中的德性價值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楊;德性:生存之道[D];黑龍江大學;2011年
9 張西方;教師德性倫理及其建設[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呂如峰;規(guī)范異化現象之解[D];西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49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4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