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10:42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緊緊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辟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生建設道路。黨的十六大之后,以民生為重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民生建設受到廣泛關注。贛南是原中央蘇區(qū)所在地,又是欠發(fā)達地區(qū),贛南農村民生問題具有代表性。本文旨在倡導農民自身、基層組織、社會組織等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農村民生建設,為贛南乃至全國找到一條農村民生建設的新進路。本文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運用文獻分析法、實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充分把握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在系統分析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問題及問題成因的基礎上,闡述了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的路徑,并為我國農村民生建設提供研究樣本。本論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論文的緒論部分,主要闡明了本選題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重點、難點,以及國內外關于農村民生建設的研究現狀。第二部分概述了農村民生建設理論,分別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農村民生思想,歸納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
【文章來源】:江西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重點
1.4.2 研究難點
1.4.3 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農村民生建設理論
2.1 農村民生建設的概念闡釋
2.1.1 民生
2.1.2 民生建設
2.1.3 農村民生建設
2.2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農村民生建設理論
2.2.1 馬克思農村民生思想
2.2.2 列寧農村民生思想
2.3 中國共產黨農村民生建設思想
2.3.1 毛澤東農村民生思想
2.3.2 鄧小平農村民生思想
2.3.3 江澤民農村民生思想
2.3.4 胡錦濤農村民生思想
第三章 改革開放以來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發(fā)展歷程
3.1 溫飽型農村民生建設(1978-1991)
3.2 發(fā)展型農村民生建設(1992-2000)
3.3 和諧型農村民生建設(2001-2011)
3.4 創(chuàng)新型農村民生建設(2012-)
3.5 改革開放以來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的基本經驗
3.5.1 政府主導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3.5.2 農民主體作用的充分體現
3.5.3 社會力量的有效動員
第四章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現狀分析
4.1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取得的成就
4.1.1 農村教育事業(yè)的改善
4.1.2 農民就業(yè)問題的改善
4.1.3 特殊群體社會的改善
4.1.4 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改善
4.1.5 農民住房條件的改善
4.2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存在的問題
4.2.1 教育方面的突出問題
4.2.2 收入分配方面的突出問題
4.2.3 養(yǎng)老方面的突出問題
4.2.4 醫(yī)療方面的突出問題
4.2.5 住房方面的突出問題
4.3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存在問題的成因
4.3.1 自然條件約束
4.3.2 歷史條件制約
4.3.3 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長期存在
4.3.4 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
第五章 推進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的路徑探討
5.1 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5.1.1 科學規(guī)劃
5.1.2 政策支持
5.1.3 資金支持
5.1.4 法律保障
5.2 提升農民自我發(fā)展能力
5.2.1 引導農民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
5.2.2 加強農民培訓
5.2.3 提升農民就業(yè)能力
5.2.4 提升農民自組織能力
5.3 提高社會組織參與積極性
5.3.1 加強農村社會組織培育
5.3.2 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
5.3.3 推進社會組織公信力建設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確定性預期下贛州農村居民消費實證研究[J]. 陳赟琪,黃洪強. 現代經濟信息. 2012(23)
[2]論民生的內涵和特點[J]. 林祖華. 理論與改革. 2012(03)
[3]民生的政治屬性、價值意蘊與政府責任[J]. 張賢明,高光輝. 理論探討. 2011(06)
[4]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視閾下贛州農村社保體系的構建[J]. 李賦.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1(05)
[5]贛州農村養(yǎng)老服務社會化的現狀與對策[J]. 李榮華.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5)
[6]中西部部分貧困縣市農村民生工程建設調研[J]. 李海鵬,劉一飛,司勁松,沈強. 宏觀經濟管理. 2010(01)
[7]民生法治論[J]. 付子堂,常安. 中國法學. 2009(06)
[8]鄧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 王金水.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09(01)
[9]發(fā)揮科技進步對改善農村民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J]. 員智凱. 求實. 2008(12)
[10]論社會主義民生觀的三個理論特質[J]. 龍佳解,羅澤榮. 學術論壇. 2008(12)
博士論文
[1]江西老區(qū)農村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研究[D]. 聶火云.華東師范大學 2011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研究[D]. 王濤.山東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我國農村民生建設研究[D]. 張慕微.東北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19484
【文章來源】:江西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重點
1.4.2 研究難點
1.4.3 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農村民生建設理論
2.1 農村民生建設的概念闡釋
2.1.1 民生
2.1.2 民生建設
2.1.3 農村民生建設
2.2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農村民生建設理論
2.2.1 馬克思農村民生思想
2.2.2 列寧農村民生思想
2.3 中國共產黨農村民生建設思想
2.3.1 毛澤東農村民生思想
2.3.2 鄧小平農村民生思想
2.3.3 江澤民農村民生思想
2.3.4 胡錦濤農村民生思想
第三章 改革開放以來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發(fā)展歷程
3.1 溫飽型農村民生建設(1978-1991)
3.2 發(fā)展型農村民生建設(1992-2000)
3.3 和諧型農村民生建設(2001-2011)
3.4 創(chuàng)新型農村民生建設(2012-)
3.5 改革開放以來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的基本經驗
3.5.1 政府主導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3.5.2 農民主體作用的充分體現
3.5.3 社會力量的有效動員
第四章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現狀分析
4.1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取得的成就
4.1.1 農村教育事業(yè)的改善
4.1.2 農民就業(yè)問題的改善
4.1.3 特殊群體社會的改善
4.1.4 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改善
4.1.5 農民住房條件的改善
4.2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存在的問題
4.2.1 教育方面的突出問題
4.2.2 收入分配方面的突出問題
4.2.3 養(yǎng)老方面的突出問題
4.2.4 醫(yī)療方面的突出問題
4.2.5 住房方面的突出問題
4.3 贛南農村民生建設存在問題的成因
4.3.1 自然條件約束
4.3.2 歷史條件制約
4.3.3 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長期存在
4.3.4 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
第五章 推進贛南農村民生建設的路徑探討
5.1 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5.1.1 科學規(guī)劃
5.1.2 政策支持
5.1.3 資金支持
5.1.4 法律保障
5.2 提升農民自我發(fā)展能力
5.2.1 引導農民大力發(fā)展特色產業(yè)
5.2.2 加強農民培訓
5.2.3 提升農民就業(yè)能力
5.2.4 提升農民自組織能力
5.3 提高社會組織參與積極性
5.3.1 加強農村社會組織培育
5.3.2 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
5.3.3 推進社會組織公信力建設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確定性預期下贛州農村居民消費實證研究[J]. 陳赟琪,黃洪強. 現代經濟信息. 2012(23)
[2]論民生的內涵和特點[J]. 林祖華. 理論與改革. 2012(03)
[3]民生的政治屬性、價值意蘊與政府責任[J]. 張賢明,高光輝. 理論探討. 2011(06)
[4]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視閾下贛州農村社保體系的構建[J]. 李賦.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1(05)
[5]贛州農村養(yǎng)老服務社會化的現狀與對策[J]. 李榮華.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5)
[6]中西部部分貧困縣市農村民生工程建設調研[J]. 李海鵬,劉一飛,司勁松,沈強. 宏觀經濟管理. 2010(01)
[7]民生法治論[J]. 付子堂,常安. 中國法學. 2009(06)
[8]鄧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 王金水.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09(01)
[9]發(fā)揮科技進步對改善農村民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J]. 員智凱. 求實. 2008(12)
[10]論社會主義民生觀的三個理論特質[J]. 龍佳解,羅澤榮. 學術論壇. 2008(12)
博士論文
[1]江西老區(qū)農村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研究[D]. 聶火云.華東師范大學 2011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建設研究[D]. 王濤.山東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我國農村民生建設研究[D]. 張慕微.東北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194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1194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