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移動端新聞標題特點研究——以《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為例
本文關鍵詞:主流媒體移動端新聞標題特點研究——以《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為例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人們的閱讀習慣發(fā)生變化,開始傾向于碎片化閱讀,且注意力極易被轉移。為了應對此趨勢,主流媒體開始不斷轉變,以期獲得讀者的關注與青睞。作為新聞之眼的標題是媒體的第一發(fā)力點。翻看《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發(fā)現(xiàn),其稿件的標題不同于以往的嚴肅風格,開始頻繁使用感嘆號、問號、省略號等標點,且多趨于口語化、趣味化,但其過度追求讀者關注也引發(fā)了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標題過于夸張、驚悚、具有誘導性,出現(xiàn)"標題黨"的傾向。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人民日報 央視新聞 標題特點
【分類號】:G213
【正文快照】: 標題是新聞稿件的臉面,標題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的關注度。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大量網(wǎng)絡媒體開始出現(xiàn),它們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媒體制作標題的形式,開始標新立異、大玩創(chuàng)新,設法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獲得讀者的駐足關注。主流媒體也順應形勢,在新聞標題上不斷創(chuàng)新。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莊永志;;寄望央視新聞改革(一)[J];青年記者;2009年22期
2 展江;;輕松和包裝不是央視新聞的出路[J];采寫編;2010年01期
3 肖明禹;;淺談央視新聞類節(jié)目[J];學理論;2010年10期
4 趙雅文;萬春霖;;變臉·變革·變化——央視新聞節(jié)目改版的戰(zhàn)略意義[J];新聞界;2010年02期
5 ;央視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正式上線[J];青年記者;2012年32期
6 張湛蘋;;從央視新聞節(jié)目看記者型主持人的特點[J];新聞窗;2012年06期
7 張凱夫;;央視新聞全接觸[J];新聞戰(zhàn)線;2013年05期
8 侯惠明;;央視新聞微博、微信的互動性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3年20期
9 張語珂;;“央視新聞”微博中凸顯優(yōu)勢[J];傳播與版權;2014年01期
10 楊繼紅;;“央視新聞”:于細“微”處著力[J];新聞戰(zhàn)線;2014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平書;王福宏會見央視新聞中心有關負責人[N];黃山日報;2013年
2 記者 王雨;定西代表團走進央視新聞會客廳[N];甘肅日報;2008年
3 記者 安鐸;我市代表團走進央視新聞會客廳[N];定西日報;2008年
4 楊司乾;讓助人為樂不再稀缺[N];黃石日報;2011年
5 司馬童;春晚“三不用”更需“三開門”[N];中國商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徐寧;喧囂之后,熒屏亟待價值重塑[N];新華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淼;CCTV“央視新聞”客戶端發(fā)展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李巖;傳統(tǒng)媒體官方微博老人形象再現(xiàn)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郝帥;央視新聞評論發(fā)展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4 李莎;央視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言傳播變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5 王冬梅;對播音技能訓練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探索—央視新聞欄目《24小時》開播所引起的思考[D];上海戲劇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9722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97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