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林》與三臺時期東北大學的學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志林》與三臺時期東北大學的學術研究
【摘要】:《志林》是東北大學內遷至四川三臺后,由蕭一山領導,金毓黻、姜亮夫、趙鴻翥等資深專家共同組織創(chuàng)辦的一份學術性刊物。該刊秉承"嚴謹求真、求新"的編輯理念,具有較強的文史性、學術性和戰(zhàn)時性。從其內容來看,該刊主要涵括了嚴謹求真、求新的史學研究、古典文學與語言的深層次研究、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地理學研究、關注戰(zhàn)時經濟狀況的經濟學研究,以及大學精神探討這幾方面的研究成果。該刊與三臺時期東北大學的學術研究密切相關,是了解和研究那段社會歷史和某個專家戰(zhàn)時學術成就的重要文獻資料。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關鍵詞】: 《志林》雜志 三臺時期 東北大學 學術研究
【分類號】:G239.29;G649.29
【正文快照】: 回望始建于1923年4月的東北大學那不到100年的歷史時,“第一所流亡大學”這滿浸悲辛的詞組就會在不期然間闖入我們的視野。的確,該校自“九·一八”事變后就被迫開始了流亡的征程,先遷北平,繼遷開封,再遷西安,最后遷往四川三臺。直至抗日戰(zhàn)爭結束、該校遷回東北,廣大師生才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西瑞;非功利的學術研究是否可能?[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0年04期
2 宮麟豐;高校學術研究的動力機制研究[J];遼寧財專學報;2001年05期
3 鄭確輝;;全球化與大學學術研究的發(fā)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4 李愛民;;鄧小平學術研究思想對高校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年01期
5 劉慶昌;;大學的學術研究意味著什么[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31期
6 張國成;;淺淡學術研究中的材料問題[J];現代農業(yè)科學;2008年10期
7 李良玉;;主持人語 以開放的精神從事學術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康家瓏;;學術研究的“三要”“三不要”[J];高校社科動態(tài);2010年05期
9 郭繼民;韓靜;;研究生學術研究入門發(fā)凡[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年06期
10 ;我院成立學術研究委員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197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昝廷全;;科學與藝術:探索真理的兩條不同途徑[A];中國傳媒經濟(第一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紀霖 口述 溫才妃 整理;學術研究應避免“公司”機制[N];上?萍紙;2012年
2 復旦大學中文系 劉楊;學術研究入門的“金手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彭澤平 姚琳;教育學術研究的時代使命[N];光明日報;2013年
4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朱文通;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學術垃圾”[N];光明日報;2014年
5 學者 吳祚來;教授的公共關懷與學術研究[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6 秦毅;學術研究不能誤用“學以致用”[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實習生 蔡慧;鼓勵大學生進行學術研究[N];文匯報;2003年
8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研究中心主任 張憲文;張揚學術研究的原創(chuàng)精神[N];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袁方成;美國的研究生培養(yǎng)與學術研究[N];社會科學報;2002年
10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宗教研究所 趙志浩;研究生豈可讓“研究”越走越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耿建梅;當前我國大學中學術研究的使命:式微與復歸[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季俊玲;論大學學術研究的寂寞性[D];吉林大學;2014年
3 唐姍姍;大學與寂寞[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馬影;美國大學學術研究發(fā)展歷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思思;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學術認同案例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479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74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