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5 18:27
本文關鍵詞: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研究
【摘要】:傳承民族文化是一項非常崇高而典雅的事業(yè),值得為之奉獻終生。沒有傳承,就沒有歷史,也就沒有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根基,以“道承湘學、言納百家、繁榮學術、積累文化”為辦社方針的岳麓書社在履行光榮的文化使命中走過了30年。30年來,經歷了從小社到名社,從出圖書到出人才的成長史、發(fā)展史。 本文以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為研究對象,以岳麓書社先進的出版人和經典出版物為雙主線,對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進行了梳理、研究,旨在探討地方性專業(yè)的中小型出版社的發(fā)展之道。 論文首先考察了岳麓書社成立的社會文化背景,試圖從歷史語境下對岳麓書社追根溯源,探究它在80年代我國出版事業(yè)大蘇醒中的生存狀態(tài)。岳麓書社雖以兩萬元起家,但擁有代表當時湖南出版界精銳力量的鐘叔河、楊堅、喻岳衡、潘運告等元老,抓住了圖書市場大解放的機遇,得以迅速崛起,短短幾年就贏得了“南有岳麓,北有齊魯”的美譽。 鐘叔河是湖南出版史乃至中國當代出版史上的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同時又是岳麓書社歷史上的第一位總編輯。作為編輯,鐘叔河推出了《走向世界叢書》“周作人作品集”等一系列在文史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出版物。作為總編輯,鐘叔河的編輯思想、出版理念、人才觀為岳麓書社的發(fā)展方向定下了基調,鐘叔河任期內組織策劃的書“鳳凰叢書”“舊籍新刊”“明清小品選刊”,無一不是精品,可以說,是鐘叔河將岳麓書社的古籍整理出版帶入了第一個高潮。 岳麓書社之所以能在眾多專業(yè)古籍出版社中脫穎而出,在于它既重積累又重傳播,開辟了提高類圖書和普及類圖書這兩大版塊。一方面不忘自己作為地方專業(yè)古籍出版社的本分,牢牢扎根于湖湘文化,先后整理出版了“曾左王魏”四大全集、“湘軍史料叢刊”等一大批鄉(xiāng)邦文獻典籍,近年來又承擔了“湖湘文庫”“中華大典”等重大出版項目,為湖湘文化的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另一方面,岳麓書社注重古籍的普及,堅持“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書”的經營理念,達到了“凡有井水處,皆有岳麓書”的市場覆蓋率。而以楊堅、唐浩明、夏劍欽、丁雙平等人為代表的岳麓人,因其所面臨的不同的出版環(huán)境和所持的不同出版理念,給我們呈現了各具特色的古籍圖書?偠灾,一代又一代的岳麓出版人艱苦奮斗、與時俱進、追求卓越,堅持用的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整理古舊書籍,探索出了一條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成功之路。這些都可以為當代古籍整理出版提供參考。 然而,當下的古籍整理出版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博弈,古籍整理出版的逆時性、及時性與超時性的之間的悖論,古籍整理的版權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成因是深刻而又復雜的,既有先天原因,又有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弊病。岳麓書社在一切以經濟指標為重的時代大環(huán)境中堅守古籍整理出版的公益性;岳麓出版人在大師漸漸遠去、出版道德滑坡的文化語境下,依然淡定地堅守,這些都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岳麓書社自身也面臨著圖書質量參差不齊、編輯作者隊伍青黃不接、營銷力量薄弱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既要向前人討經驗,回歸小專精的傳統(tǒng),也要面向現代化,迎接數字化出版。面對自身的短板,更要從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圖書結構,努力開拓中端市場。
【關鍵詞】:岳麓書社 古籍 出版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55.1;G239.2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目錄9-12
- 第一章 緒論12-17
-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緣起12-13
- 第二節(jié) 選題的意義13-15
- 一、理論意義13-14
- 二、現實意義14-15
- 第三節(jié) 研究綜述15-17
- 第二章 岳麓書社的成立及其發(fā)展歷程17-29
- 第一節(jié) 岳麓書社的成立17-23
- 一、岳麓書社的成立的時代背景17-19
- 二、改革開放風潮對于岳麓書社的影響19-23
- 第二節(jié) 岳麓書社的發(fā)展歷程23-29
- 一、1982-1992:開創(chuàng)奠基24-25
- 二、1993-2008:平穩(wěn)發(fā)展25-27
- 三、2008以來:轉企改制新時期27-29
- 第三章 鐘叔河與岳麓書社古籍出版29-41
- 第一節(jié) 鐘叔河的古籍整理出版實踐29-39
- 一、編輯鐘叔河29-35
- 二、總編輯鐘叔河35-39
- 第二節(jié) 鐘叔河的古籍出版觀39-41
- 一、古籍常出常新39-40
- 二、“借現成的文章,,講自己想要講的話”40-41
- 第四章 岳麓書社地方古籍整理41-60
- 第一節(jié) “四大全集”的出版41-48
- 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楊堅與《船山全書》41-44
- 二、經營一塊領地——唐浩明與《曾國藩全集》44-47
- 三、《左宗棠全集》與《魏源全集》的出版47-48
- 第二節(jié) 其他湖南地方要籍的出版48-51
- 一、郭嵩燾日記48-50
- 二、“湘軍史料叢刊”及其他50-51
- 第三節(jié) 集大成者——湖湘文庫51-60
- 一、項目概況51-52
- 二、湖湘文庫的出版成就52-55
- 三、盛世修典的迷惘55-57
- 四、善始善終的編輯家夏劍欽57-60
- 第五章 岳麓書社普及類古籍圖書的整理出版60-76
- 第一節(jié) 普及讀物的三棵大樹60-66
- 一、文化熱與國學熱61-62
- 二、編纂特點62-64
- 三、價格優(yōu)勢64-66
- 四、陣容強大的編輯群體66
-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蒙學叢書與韻文三百首系列66-71
- 一、喻岳衡與傳統(tǒng)蒙學叢書66-69
- 二、詩史記——韻文三百首系列69-71
- 第三節(jié) 古典名著產品線71-76
- 一、舊書改造工程71-72
- 二、古典名著拓展部的成立72-74
- 三、丁雙平的“瓶與酒”74-76
- 第六章 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的經驗與不足76-100
- 第一節(jié) 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概況76-82
- 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古籍整理出版的基本成績與特點76-79
- 二、當前我國古籍整理出版存在的問題79-82
- 第二節(jié) 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功經驗82-92
- 一、精準的定位82-85
- 二、優(yōu)秀的編輯主體85-91
- 三、合理有效的經營91-92
- 第三節(jié) 當前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的不足及對策92-100
- 一、當前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的不足92-95
- 二、當前岳麓書社古籍整理出版的對策95-100
- 結語100-102
- 參考文獻102-10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劍欽;《魏源全集》編輯手記[J];中國編輯;2005年01期
2 夏劍欽;出好湘賢書 奉獻精品群[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04期
3 沙先貴;;《唐詩三百首新編》讀評[J];貴州文史叢刊;1987年04期
4 曾主陶;;湘蘅沅芷溢清香 岳麓書社出版《船山全書》《曾國藩全集》《左宗棠全集》紀實[J];出版廣角;1997年03期
5 蔣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掃盲教育的政策與實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唐浩明;百年舊檔付梨棗[J];書屋;1996年03期
7 鄭艷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國社會之變遷——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5周年[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8 陳敏 ,綠茶;沈昌文:讀書無禁區(qū)[J];中國改革;2003年10期
9 柳斌杰;;古籍整理出版要符合時代精神[J];中國出版;2009年10期
10 孫雍長,郭劍英;詩史記──評介“韻文三百首系列”[J];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01期
本文編號:572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57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