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性期刊”在學術共同體中的形成與省思
發(fā)布時間:2022-11-09 19:52
"掠奪性期刊"已成為全球學界共同面臨的議題。過往研究多以偽科學期刊稱呼這類期刊,然而,這種稱呼強調的是知識的生產,而"掠奪性期刊"涉及的是知識的傳播,不免存在分析上的落差。論文從默頓的科學社會學著手,視學術期刊為一種制度性的建構,其中涉及的制度包含編輯委員會、同儕評閱與稿件登記制的建立,而"掠奪性期刊"除了將這些制度商品化之外,也以低廉的出版費用誘使資源不足的學者投稿。這造成學術共同體對學術期刊的共識被打破,也讓重點大學與一般大學的學者,彼此之間基于科學規(guī)范的整合更為不易。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文化扶貧實踐的調查與分析[J]. 嚴貝妮,郭熔,李曉霞. 圖書館研究. 2019(04)
[2]知識商品化下公共期刊數(shù)據(jù)庫的建構:以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tǒng)為例[J]. 劉忠博. 國際新聞界. 2017(04)
本文編號:3704792
【文章頁數(shù)】:1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文化扶貧實踐的調查與分析[J]. 嚴貝妮,郭熔,李曉霞. 圖書館研究. 2019(04)
[2]知識商品化下公共期刊數(shù)據(jù)庫的建構:以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tǒng)為例[J]. 劉忠博. 國際新聞界. 2017(04)
本文編號:37047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70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