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16:39
【摘要】:在幾代專家和學者的努力下,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與一些鄰近的領域相比,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歷史研究,特別是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歷史研究還顯得較為薄弱。目前,尚未見有對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進行整體性研究的成果。因此,從整體上梳理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發(fā)展的歷史沿革,分析其構成的基本要素,探究其形成原因、實施效果和經驗教訓,其研究成果對充實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研究、豐富我國教科書和課程理論研究具有較重要的理論價值,并能為深化當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鑒和啟示,對完善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制度、提高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質量具有較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論文致力于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整體研究,主要探究該制度的歷史沿革、基本要素、形成原因、實施效果與借鑒和啟示。全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首先介紹了研究緣起并對論題進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意義、闡述了研究思路與論文構架,最后討論了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 第二章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歷史沿革。把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歷史分為如下三個時期:(1)光緒3年(1877年)至光緒23年(1897年):自由制;(2)光緒24年(1898年)至對日抗戰(zhàn)開始(1937年):以審定制為主;(3)對日抗戰(zhàn)至國民政府遷臺(1949年):以國定制為主。主要運用歷史學視角,充分發(fā)掘和爬梳了各種史料,盡可能地展現(xiàn)了制度化逐步實現(xiàn)的背景、過程及結果。 第三章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基本要素。主要運用教育學的視角,對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編審機構、編審人員、編審標準、編審程序、編審周期分別進行了考察和評價。 第四章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形成原因。主要運用社會學視角,深入地探討了三個歷史時期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包括自由制、審定制、國定制的成因。乃以國家作為博弈主體,多方利益集團博弈妥協(xié)的結果。主要包括支配集團內部的博弈、支配集團與被支配集團之間的博弈、政治精英與學術精英之間的博弈等。 第五章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實施效果。主要運用教育學的視角,對我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實施效果包括經驗與啟示和教訓與反思兩方面進行了整體辯證地考察。 論文最后總結了研究所得,分析了研究不足,指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239.29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239.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教育部:計算機等級證書可代自考成績[J];網絡與信息;2005年11期
2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出版總署關于明年春季中小學教科用書的決定[J];山西政報;1951年01期
3 ;W務院關于在各省、市教育^、局-立普通妐推^憒
本文編號:27582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75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