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科學報發(fā)展與“雙一流”建設關系研究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realize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ims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wo hundred years" goal and Chinese Dream.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olid foundation and an important grasp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program.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lso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and method for the journal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and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th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ind out the fusion point between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double-first-class" construction pl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itors and cultivate the academic echel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cademic level of running journal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umber of leading domestic, international-class journals and columns, for the "double-class" construction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
【基金】: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重點項目“學報發(fā)展與大學‘雙一流’建設研究”(ZD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23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曹鳳岐;試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鑠;;高校社科學報發(fā)展與“雙一流”建設關系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2 梅榮政;向華;;關于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問題研究綜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7期
3 劉鳳義;;中國國有企業(yè)60年:理論探索與政策演進[J];經濟學家;2010年01期
4 姚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改革與特色欄目建設[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華石;社會主義股份制問題討論綜述[J];經濟與管理研究;1986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瑾;新世紀高校社科學報編輯綜合素質探討[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京文;“21世紀與高校社科學報”研討會在威海召開[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3 師云;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舉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袁貴仁;繁榮哲學社會科學論壇 新世紀新階段高校社科學報的形勢和任務——在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J];安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5 朱從兵;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動態(tài)[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許文深;對高校社科學報審稿的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7 ;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會議紀要(摘要)[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本刊在第二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比中榮獲“質量進步社科學報”獎[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9 ;全國高校社科學報概覽[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袁貴仁;新世紀新階段高校社科學報的形勢和任務———在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民;;論高校社科學報之使命與任務[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五集)[C];2007年
2 華啟清;許一偉;;高校社科學報功能的靜態(tài)結構與動態(tài)轉換[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六集)[C];2008年
3 齊昆;;民族地區(qū)高校社科學報發(fā)展的現(xiàn)實選擇[A];學報編輯大視野——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編輯學論著評選獲獎論文集粹[C];2011年
4 邱小平;;淺議高校社科學報的改革[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5 趙利;;特色欄目:普通高校社科學報發(fā)展之路[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勤;;高校社科學報編輯現(xiàn)代職責定位[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五集)[C];2007年
7 羅紅艷;;談高校社科學報參考文獻中存在的問題及規(guī)范措施[A];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C];2010年
8 王亞范;;踐行科學發(fā)展觀 推動高校社科學報的改革與發(fā)展[A];學報編輯大視野——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編輯學論著評選獲獎論文集粹[C];2011年
9 鄭秀真;;高校社科學報常用標點符號錯誤及問題評析[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曾新;;高校社科學報學術功能異化研究[A];學報編輯大視野——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編輯學論著評選獲獎論文集粹[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薄潔萍;高校學報:尋找與建構新的起飛點[N];光明日報;2011年
2 《清華大學學報》編輯 桑海;高校社科學報數(shù)字化發(fā)展新動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姜朋;高校社科學報向何處去?[N];光明日報;2011年
4 計亞男;“名刊大刊”考驗高校社科學報[N];光明日報;2003年
5 記者 為民;啟動“名校名刊”工程 打造學報優(yōu)質品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6 通訊員 孫寧華 記者 趙建春;中國高校社科學報走過百年[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通訊員 馬光 記者 計亞男;北京高校社科學報研究會成立20周年[N];光明日報;2009年
8 曾新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高校社科學報功能異化值得關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龍協(xié)濤;建設社科名刊斷想[N];光明日報;2004年
10 郝鵬騰 特約記者 嚴滿偉;在神圣講壇奮斗到最后一息[N];解放軍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曉茹;高校社科學報“名刊”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2 田衛(wèi)東;新時期高校社科學報改革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3 郭麗娜;高校社科學報“名欄工程”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楊晶晶;高校哲學社會科學31種入選“名刊”文獻計量學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891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38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