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編輯出版類學術(shù)期刊
本文選題:編輯出版 切入點:學術(shù)期刊 出處:《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討提高中國編輯出版類學術(shù)期刊國際影響力的可行性和措施。【方法】調(diào)研中國編輯出版類期刊基本情況和產(chǎn)生國際影響力期刊的特征,調(diào)研SSCI編輯出版類期刊現(xiàn)狀和中國作者發(fā)表文章情況。【結(jié)果】中國編輯出版類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不高,但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提高國際影響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編輯出版類期刊的國際化意識、為文章增添國際化信息、出版中英文雙語或英語期刊、加強網(wǎng)站和數(shù)據(jù)庫建設(shè)、爭取被檢索機構(gòu)收錄等;還可通過明確自身定位推動中國STM出版格局的完善,借助學術(shù)力量加強國際交流,提高編輯素質(zhì),在中國編輯"走出去"的同時將國際同行"引進來"。【結(jié)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編輯出版類學術(shù)期刊是可行的,而且對促進中國科技期刊整體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cademic journal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es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journa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tial journals,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SCI Editing and Publishing Journals and the articles published by Chinese authors. [result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editorial and Publishing periodicals is not high, but there is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Measures that could be taken to increase international impact include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itors and publications, adding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o articles, publishing bilingual or English periodica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ebsites and databases. We can als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China's STM publishing pattern by defining its own position,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with the aid of academic pow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itors.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create Chinese editors and published academic journals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tech journal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
【分類號】:G23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強;;學術(shù)期刊應(yīng)重視引進和派出訪問學者[J];編輯學報;2007年04期
2 許花桃;;8種出版事業(yè)類核心期刊的學術(shù)影響力分析[J];編輯之友;2012年09期
3 王璞;劉雪;劉睿遠;;SSCI數(shù)據(jù)庫中3種編輯出版類期刊的分析與評價[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3期
4 米瑞;;2005~2010年我國出版類期刊學術(shù)影響力變化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4期
5 李晶;;SSCI國際編輯出版類期刊近10年發(fā)表論文現(xiàn)狀分析——以JSP,LP,SR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3期
6 劉巖;;編輯出版類期刊學術(shù)影響力指標綜合評價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3年10期
7 徐楓;;對中國人文社科學術(shù)期刊國際合作模式的思考[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8 張詩樂;劉雪立;蓋雙雙;;我國編輯出版類期刊在WoS數(shù)據(jù)庫被引情況統(tǒng)計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8期
9 方紅玲;;2006—2010年編輯出版類期刊學術(shù)影響力變化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4年16期
10 張向誼;;科技期刊相關(guān)會議的分類和特點[J];科技與出版;2014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宇紅;;學術(shù)期刊編輯應(yīng)堅持與學術(shù)研究融合發(fā)展[J];編輯之友;2012年10期
2 孫玨;;學報編輯的“固守”與“轉(zhuǎn)型”[J];編輯學刊;2013年05期
3 韋青俠;付會芳;;編輯出版類部分核心期刊載文分析研究——基于CNKI數(shù)據(jù)庫2008—2012年來源數(shù)據(jù)[J];編輯之友;2013年12期
4 吳鋒;章潔;;困境與突圍:中國期刊業(yè)經(jīng)營創(chuàng)新的觀察與分析[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4年05期
5 湛江;;新建本科院校學報的學術(shù)影響力分析——以江蘇省為藍本[J];今傳媒;2015年01期
6 楊丹丹;;關(guān)于我國學術(shù)期刊現(xiàn)狀的研究綜述[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7 劉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和ESI數(shù)據(jù)庫高被引論文的界定方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6期
8 韓健;張鯨驚;黃河清;;基于文獻計量學的國內(nèi)外科技期刊研究領(lǐng)域熱點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3期
9 李晶;;SSCI國際編輯出版類期刊近10年發(fā)表論文現(xiàn)狀分析——以JSP,LP,SR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3期
10 徐國紅;;2006~2010年7種編輯出版類核心期刊學術(shù)影響力動態(tài)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利軍;《科學》(Science)主編談《科學》(Science)[J];編輯學報;1997年01期
2 祖廣安,柯若儒,錢浩慶;訪美國《科學》雜志社記實[J];編輯學報;1998年01期
3 曾星;編輯參加專業(yè)學術(shù)會議芻議[J];編輯學報;2001年01期
4 何學鋒,彭超群;科技期刊學術(shù)影響力的動態(tài)評估模型[J];編輯學報;2002年04期
5 許福明;科技編輯參加國際編輯會議的益處與準備[J];編輯學報;2003年01期
6 張莉,張鳳蓮;從日本大學期刊的狀況得到的啟示[J];編輯學報;2004年03期
7 劉明壽,馬崢,潘云濤,張立元,王子斌;學術(shù)類科技期刊影響力歸一化法評判定量模型的構(gòu)建[J];編輯學報;2004年06期
8 周宇,王益民;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走勢探析[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9 陳靜;徐生然;夤展圖;楊懷玫;;出版事業(yè)類核心期刊:變化與啟示[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10 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創(chuàng)刊及其歷史意義[J];編輯學報;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聚元;中國編輯觀念的進化[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3年03期
2 張秀成;中國編輯與中國精神[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劉杲;我們是中國編輯(代發(fā)刊詞)[J];中國編輯;2003年01期
4 聞道;《編輯心語》:展示中國編輯文化的獨特魅力[J];出版參考;2005年01期
5 ;群賢畢至 共謀發(fā)展——《中國編輯》雜志顧問、編委縱論本刊工作[J];中國編輯;2007年01期
6 蕭雪;;2008年中國編輯的“一、二、三”[J];中國編輯;2008年01期
7 桂曉風;;中國編輯任重道遠[J];中國編輯;2008年01期
8 ;“中國編輯”網(wǎng)站《人物》欄目征稿啟事[J];中國編輯;2008年04期
9 馮威;;首屆中國編輯高層論壇舉行[J];高校社科動態(tài);2008年03期
10 鐘邊;;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lǐng)中國編輯[J];中國編輯;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蘇彩桃;;面對“入世”的中國編輯[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2 劉杲;;我們是中國編輯——《中國編輯》雜志代發(fā)刊詞[A];中國編輯研究(2003)[C];2003年
3 邵益文;;《中國編輯研究》十年[A];中國編輯研究(2005)[C];2005年
4 陳建國;;史學與編輯學——關(guān)于中國編輯史學問題的探討[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5 ;編后記[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6 于翠玲;;中國編輯學與西方媒介論的比較[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7 張秀麗;張琰;;20世紀中國編輯出版家的出版精神——評《20世紀中國著名編輯出版家研究資料匯輯》[A];中國編輯研究(2007)[C];2007年
8 劉杲;;出版:文化是目的,經(jīng)濟是手段——兩位出版人的一次對話[A];中國編輯研究(2004)[C];2004年
9 ;2005年年刊編后記及年刊創(chuàng)刊十周年致讀者[A];中國編輯研究(2005)[C];2005年
10 李大星;;關(guān)于責任編輯的責任區(qū)劃[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丁楊;首屆中國編輯高層論壇鄭州舉行[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記者 趙彥華;首屆中國編輯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N];中華新聞報;2008年
3 闕愛民;首屆中國編輯高層論壇在鄭舉行[N];河南日報;2008年
4 劉潤生;《科學》雜志聚焦中國的學術(shù)“集市”[N];學習時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尹亞輝;《中國編輯》之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796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67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