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會議約稿的技巧
本文關鍵詞: 學術會議 約稿 技巧 出處:《編輯學報》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的辦刊特色是通過會議邀約高質(zhì)量文章和提升期刊學術質(zhì)量,進一步擴大期刊影響力。文章從編輯參加會議約稿著手,分析參加專業(yè)學術會議的優(yōu)點,闡述會議約稿的特點,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主動出擊,找米下鍋;真誠打動作者,服務贏得市場3方面談及會議約稿的技巧。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is to invite high-quality articles through meetings and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journals, and to further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periodic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participating in professional academic meetings,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aft of the mee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ix eyes, listening to each other;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ttack, looking for rice pot; Sincerely impress the author, the service wins the market 3 aspects to talk about the conference draft skill.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部;
【基金】:期刊出版質(zhì)量提升項目(2012—2014) 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國際培訓項目(2013—2014)
【分類號】:G232
【正文快照】: 要提高期刊的學術質(zhì)量,約稿是組織高質(zhì)量稿件、聯(lián)系和發(fā)現(xiàn)作者以及了解科研進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使期刊真正為科研服務的重要手段[1]。約稿質(zhì)量的高低,約稿編輯具有直接責任;但是,編輯的成長具有階段性,編輯的約稿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經(jīng)歷、積累和總結逐漸鍛煉得到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敏;張玉琳;張昊;陶東;鄒迎芬;董家鴻;;創(chuàng)立醫(yī)學期刊會議品牌的實踐——以《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為例[J];編輯學報;2012年06期
2 王暉;;科技期刊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約稿價值性[J];中國傳媒科技;2013年22期
3 齊蘅;;高校學術期刊的約稿技巧——《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的約稿實踐[J];前沿;2012年20期
4 劉剛;李朝前;陳曉鋒;劉洪華;周漢香;;會議與科技期刊約稿[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月薪;;科技期刊編輯在約稿過程中的溝通方法與技巧[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2期
2 彭桃英;高渭文;徐娟;許宇鵬;駱超;;我國特色科技期刊科學發(fā)展的路徑[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雪瑩;評價理論視角下漢語隱性恭維語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星;編輯參加專業(yè)學術會議芻議[J];編輯學報;2001年01期
2 王鋒;關于科技期刊編委會地位和作用問題的討論[J];編輯學報;2003年01期
3 陶范;論科技期刊編委會的組建原則[J];編輯學報;2004年06期
4 周宇,王益民;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走勢探析[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5 鄭芹珠;任丹青;張慧;;我國科技期刊如何獲取國際稿件[J];編輯學報;2007年02期
6 張曉冬;高宏;張琳琳;游蘇寧;;關于科技期刊如何吸引優(yōu)秀稿件的思考[J];編輯學報;2009年01期
7 潘淑君;李無雙;葉飛;劉書田;;辦好學術會議 促進期刊發(fā)展[J];編輯學報;2009年03期
8 李建軍;劉會強;;科技期刊編輯電話約稿的特點與方法[J];編輯學報;2010年04期
9 張玉琳;毛蜀;張昊;陶東;鄒迎芬;陳敏;;期刊網(wǎng)站的口碑效應[J];編輯學報;2010年06期
10 周立忠;;由科技期刊主辦的學術會議選題方法探討[J];編輯學報;201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文華;;走出期刊學術質(zhì)量評估的誤區(qū)[J];編輯學刊;1993年03期
2 李斌;嚴肅審稿是提高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永恒主題[J];編輯學報;2001年S1期
3 聶文,曾小漢,劉運飛,陳紹選,周曉雁;編輯對提高科技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作用[J];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4 劉京希;讀者是檢驗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唯一標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5 汪宏晨,柳建喬;提高科技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方法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張潔;吳曉利;;影響學術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信息不對稱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葉宗勤;;編輯的情報意識與期刊的學術質(zhì)量[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5期
8 李小娟;論編輯學者化與期刊學術質(zhì)量的關系──兼談編輯學者化的實現(xiàn)途徑[J];學術交流;1996年01期
9 趙瑞芹;董秀s,
本文編號:14891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8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