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自然地理論文 >

海南島紅樹林濕地土壤有機碳庫分布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9 21:13
  土壤中的碳90%以土壤有機碳(SOC)的形式存在,SOC的凈固存量決定土壤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濕地儲存的SOC分解緩慢,是陸地上重要的碳庫;同時其礦化分解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形成巨大碳源;濕地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究竟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濕地SOC的凈固存量。 本研究以海南島紅樹林為研究對象,探討紅樹林濕地土壤有機碳(SOC)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子。首先運用遙感圖像解譯,確定紅樹林分布集中的海口東寨港、三亞三亞河和鐵爐港、儋州新英灣、東方四泌灣、文昌清瀾港5個紅樹林分布區(qū)為采樣點,選擇分布廣泛的紅海欖、無瓣海桑、白骨壤、角果木、桐花、海蓮6種群落,采集林下土壤;測定土壤pH值、鹽度、溫度、水分等指標,并通過室內實驗測定土壤SOC含量、土壤N、P、K含量,計算土壤SOC密度、C/N等指標,運用SPSS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比不同紅樹林分布區(qū)不同類型紅樹林群落中土壤SOC含量、密度、C/N比和垂直分布特征,分析土壤理化性質、氣候、群落結構對SOC產生的影響,探討影響SOC分布的因素。研究結果表明: 1、海南島紅樹林濕地0-1m土層中,SOC含量范圍在63.53~838.01g...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紅樹林濕地土壤有機碳研究進展
    1.3 紅樹林濕地土壤有機碳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1.4 本文研究內容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自然環(huán)境概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氣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社會經濟狀況
    2.3 海南島紅樹林保護現(xiàn)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遙感解譯
    3.2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3.3 主要分析測定方法
        3.3.1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3.3.2 土壤有機碳測定
    3.4 計算與統(tǒng)計分析
        3.4.1 土壤有機碳含量、密度以及儲量計算方法
        3.4.2 統(tǒng)計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4.1 紅樹林濕地在海南島的分布
    4.2 海南島紅樹林濕地 SOC 分布特征
        4.2.1 SOC 和 SOCR 垂直分布規(guī)律
        4.2.2 SOC 在不同區(qū)域的分布特征
        4.2.3 不同群落林下土壤中 SOC 分布特征
    4.3 海南島紅樹林濕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標分析
        4.3.1 土壤含水率
        4.3.2 土壤 pH
        4.3.3 土壤鹽度
        4.3.4 土壤全氮
        4.3.5 土壤 C/N
        4.3.6 土壤全磷
        4.3.7 土壤全鉀
        4.3.8 土壤容重
    4.4 土壤表層 SOC 變化規(guī)律
    4.5 海南島紅樹林固碳功能評價
第五章 討論
    5.1 土壤理化性質與 SOC 的相關性
    5.2 植被特征對 SOC 的影響
        5.2.1 群落類型對 SOC 的影響
        5.2.2 群落結構對 SOC 的影響
        5.2.3 凋落物對紅樹林濕地 SOC 的影響
    5.3 土壤質地對 SOC 的影響
    5.4 氣候特征對 SOC 的影響
        5.4.1 溫度對 SOC 的影響
        5.4.2 降水量對紅樹林濕地 SOC 影響
    5.5 人類活動對紅樹林濕地 SOC 的影響
    5.6 紅樹林濕地 SOC 固碳能力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6.2.1 存在問題分析
        6.2.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機碳對溫度變化的響應[J]. 呂元春,許鵬程.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2(35)
[2]清瀾港紅樹林植被類型數(shù)量分類[J]. 徐中亮,楊小波,李東海,黃運峰,農壽千,陳玉凱.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2(34)
[3]紅樹林濕地有機碳研究進展[J]. 朱耀軍,郭菊蘭,武高潔.  生態(tài)學雜志. 2012(10)
[4]雷州半島紅樹林邊緣效應及其對海岸有機碳庫的影響[J]. 楊娟,JAY Gao,劉寶林,ALAN Cheung,王鐸,張葦.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12(05)
[5]黃土丘陵半干旱區(qū)人工檸條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崔靜,陳云明,黃佳健,王瓊芳,姚志杰,張飛.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2(09)
[6]廣東湛江高橋三個天然紅樹林的土壤碳庫[J]. 許方宏,張進平,張倩媚,林康英,林廣旋.  價值工程. 2012(15)
[7]川西北高寒地區(qū)土壤有機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J]. 王華靜,寧龍梅,徐留興,黃慧,杜鵑.  土壤通報. 2012(01)
[8]滇西北納帕海濕地景觀格局變化及其對土壤碳庫的影響[J]. 李寧云,袁華,田昆,彭濤.  生態(tài)學報. 2011(24)
[9]黑龍江省扎龍濕地及其周邊地區(qū)土壤碳儲量估算與1986年以來的變化趨勢研究[J]. 趙傳冬,劉國棟,楊柯,聶海峰,彭敏,李括,劉飛,李延生.  地學前緣. 2011(06)
[10]濕地固碳效果研究——以黑龍江省扎龍濕地為例[J]. 李延生,劉國棟,崔玉軍.  地質與資源. 2011(05)

博士論文
[1]三峽庫區(qū)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對土壤碳庫動態(tài)的影響研究[D]. 葛曉改.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2
[2]梁子湖濕地土壤—水—植物系統(tǒng)碳氮磷轉化研究[D]. 熊漢鋒.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艾比湖濕地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D]. 徐歡歡.福建師范大學 2010
[2]閩江河口濕地沉積物碳、氮、磷含量及儲量特征[D]. 賈瑞霞.福建師范大學 2009
[3]水熱梯度變化及不同施肥措施對東北地區(qū)土壤有機碳的影響[D]. 曹宏杰.沈陽農業(yè)大學 2008
[4]海南島紅樹林資源與生態(tài)適宜性區(qū)劃研究[D]. 謝瑞紅.華南熱帶農業(yè)大學 2007
[5]安徽省升金湖濕地土壤碳、磷的分布研究[D]. 遲傳德.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153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7153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477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