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區(qū)沙漠與河流復(fù)合地貌過程研究進(jìn)展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01:01
沙漠-河流過渡帶是獨特的地理單元,在世界主要沙漠中普遍存在,河岸沙丘地貌發(fā)育過程是其獨特性的突出表現(xiàn)。一方面,河流通過提供物源和場所控制河岸沙丘地貌的發(fā)育過程與格局,另一方面,沙丘發(fā)育過程改變河道。本文回顧了沙漠與河流復(fù)合地貌過程研究取得的重要進(jìn)展,包括沙漠與河流交互關(guān)系、沙漠和河流交互尺度以及河岸沙丘地貌形成與發(fā)育過程等。但水系變遷與沙漠演化、沙丘復(fù)雜性與河谷形態(tài)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如何建構(gòu)沙漠河岸風(fēng)水復(fù)合地貌過程模型等問題,將是未來需要突破的難題,這有助于促進(jìn)風(fēng)沙地貌與流水地貌的高度融合,豐富沙漠科學(xué)和干旱區(qū)水文的理論體系。
【文章來源】:中國沙漠.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干旱區(qū)沙漠和河流關(guān)系
2 河道與沙丘交互作用的尺度
3 河道與沙丘交互地貌格局及過程
3.1 河道和沙丘交互地貌格局
3.2 河岸沙丘發(fā)育過程
3.3 河道與沙丘交互作用類型劃分
4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庫布齊沙漠南緣風(fēng)水交互特征及其對拋物線形沙丘發(fā)育的影響[J]. 管超,哈斯額爾敦,周炎廣,祁興芬,李紅悅. 中國沙漠. 2018(05)
[2]不同氣候帶的河道與沙丘分布格局及其類型劃分[J]. 李小妹,嚴(yán)平,錢瑤,吳偉. 中國沙漠. 2017(05)
[3]響水河中游右岸沙丘群粒度分布特征[J]. 王勇,韓廣,楊林,郭宇航,肖濤. 中國沙漠. 2017(01)
[4]近50年黃河烏蘭布和沙漠段辮狀河道演變[J]. 李永山,彭文昌,任亮,李勇. 中國沙漠. 2016(06)
[5]中國北方地區(qū)沙漠與河流景觀格局[J]. 李小妹,嚴(yán)平. 地理科學(xué)進(jìn)展. 2014(09)
[6]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Holocene Optimum[J]. LU HuaYu,YI ShuangWen,XU ZhiWei,ZHOU YaLi,ZENG Lin,ZHU FangYing,FENG Han,DONG LiNa,ZHUO HaiXin,YU KaiFeng,MASON Joseph,WANG XiaoYong,CHEN YingYong,LU Qi,WU Bo,DONG ZhiBao,QU JianJun,WANG XunMing,GUO ZhengT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23)
[7]內(nèi)蒙古孔兌區(qū)叭爾洞溝中游河谷段的風(fēng)水交互侵蝕動力過程[J]. 馬玉鳳,嚴(yán)平,李雙權(quán). 中國沙漠. 2013(04)
[8]風(fēng)沙對黃河內(nèi)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積的影響[J]. 楊根生,拓萬全,戴豐年,劉陽宣,景可,李炳元,張歐陽,呂榮,胡莉芬,濤婭. 中國沙漠. 2003(02)
[9]試論干旱區(qū)河流在沙漠地貌發(fā)育中的作用——以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田河流域為例[J]. 靳鶴齡,董光榮. 中國沙漠. 2001(04)
[10]河流演變在科爾沁沙地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初探——以科爾沁沙地南部教來河中游沙地為例[J]. 韓廣,張桂芳. 中國沙漠. 2001(02)
本文編號:3186643
【文章來源】:中國沙漠.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干旱區(qū)沙漠和河流關(guān)系
2 河道與沙丘交互作用的尺度
3 河道與沙丘交互地貌格局及過程
3.1 河道和沙丘交互地貌格局
3.2 河岸沙丘發(fā)育過程
3.3 河道與沙丘交互作用類型劃分
4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庫布齊沙漠南緣風(fēng)水交互特征及其對拋物線形沙丘發(fā)育的影響[J]. 管超,哈斯額爾敦,周炎廣,祁興芬,李紅悅. 中國沙漠. 2018(05)
[2]不同氣候帶的河道與沙丘分布格局及其類型劃分[J]. 李小妹,嚴(yán)平,錢瑤,吳偉. 中國沙漠. 2017(05)
[3]響水河中游右岸沙丘群粒度分布特征[J]. 王勇,韓廣,楊林,郭宇航,肖濤. 中國沙漠. 2017(01)
[4]近50年黃河烏蘭布和沙漠段辮狀河道演變[J]. 李永山,彭文昌,任亮,李勇. 中國沙漠. 2016(06)
[5]中國北方地區(qū)沙漠與河流景觀格局[J]. 李小妹,嚴(yán)平. 地理科學(xué)進(jìn)展. 2014(09)
[6]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Holocene Optimum[J]. LU HuaYu,YI ShuangWen,XU ZhiWei,ZHOU YaLi,ZENG Lin,ZHU FangYing,FENG Han,DONG LiNa,ZHUO HaiXin,YU KaiFeng,MASON Joseph,WANG XiaoYong,CHEN YingYong,LU Qi,WU Bo,DONG ZhiBao,QU JianJun,WANG XunMing,GUO ZhengT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23)
[7]內(nèi)蒙古孔兌區(qū)叭爾洞溝中游河谷段的風(fēng)水交互侵蝕動力過程[J]. 馬玉鳳,嚴(yán)平,李雙權(quán). 中國沙漠. 2013(04)
[8]風(fēng)沙對黃河內(nèi)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積的影響[J]. 楊根生,拓萬全,戴豐年,劉陽宣,景可,李炳元,張歐陽,呂榮,胡莉芬,濤婭. 中國沙漠. 2003(02)
[9]試論干旱區(qū)河流在沙漠地貌發(fā)育中的作用——以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田河流域為例[J]. 靳鶴齡,董光榮. 中國沙漠. 2001(04)
[10]河流演變在科爾沁沙地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初探——以科爾沁沙地南部教來河中游沙地為例[J]. 韓廣,張桂芳. 中國沙漠. 2001(02)
本文編號:31866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1866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