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自然地理論文 >

基于地貌學原理的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形態(tài)和形成過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3 03:17
【摘要】:金字塔沙丘是最主要的風積地貌形態(tài)之一,因其有獨特的金字塔形態(tài)、放射狀彎曲發(fā)育的沙臂以及大尺度的體積等特征,而受到廣泛的關注,但國內外對其的研究相對其他沙丘形態(tài)來說都是較少的。在我國干旱區(qū)的沙漠中,幾乎都有金字塔沙丘的分布,研究主要集中在鳴沙山金字塔沙丘區(qū)。本文以我國第二大流動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為研究區(qū),選取區(qū)內金字塔沙丘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考察、室內資料分析、遙感影像解譯和Google earth軟件,對金字塔沙丘分布區(qū)做了重新界定,通過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測量計算對金字塔沙丘的形態(tài)學特征進行了研究,對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的進一步的形態(tài)研究提供了基礎性的資料。同時分析其物質組成和內部構造,并首次利用沙漠腹地廟海子測站的風況資料,對金字塔沙丘形成條件和發(fā)育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探究,既對前人關于金字塔沙丘形成發(fā)育模式做了驗證,又補充了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在形成發(fā)育方面的空白。文章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金字塔沙丘的分布和外部形態(tài)。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根據(jù)金字塔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外圍,其中北部邊緣古居延澤南部、東部和東南部宗乃山、雅布賴山山前區(qū)域、以及沙漠西南部邊緣。巴丹吉林沙漠的金字塔沙丘體積高大,已經(jīng)發(fā)育有簡單的金字塔沙丘、復合金字塔沙丘、復雜金字塔沙丘等多種類型。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得出沙丘沙臂走向主要集中分布在NE、SW、WN和ES在四個方向上,而且無論哪種金字塔沙丘,必定有NE向和SW向的兩個沙臂,這與巴月吉林被沙漠盛行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正好相對應。沙丘的高度、底面積和丘間距是沙丘大小的定量指標。沙丘的底面積、高和丘間距在不同的金字塔沙丘區(qū)平均值也各有差異,但是這三者之間卻存在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沙丘越高,體積越大,沙丘間的距離也就越大,即三者之間成正相關。 (2)粒度和構造特征。金字塔沙丘表面的沉積物,粒度和分選參數(shù)都存在明顯的時空變化。沙粒極細,平均粒徑2.15Φ(0.225mm),屬細沙組分,比巴丹吉林沙漠其它類型沙丘的粒徑細;分選程度極好(0.33Φ),丘頂和靠近脊線的迎風坡和滑動面的平均粒徑最細,約0.2mm,而丘間地的沙粒平均粒徑可達到0.25mm。沉積物的沙粒級配以細沙為主,占到57.26%;粒度頻率曲線呈單峰,峰值在1.73-2.660之間。金字塔沙丘的沉積構造非常復雜,沙丘頂部的沉積層理為傾角很大朝多個方向傾斜的交錯層理,這表明了金字塔沙丘是在復雜的風環(huán)境中形成的;有些金字塔沙丘頂部沉積構造為方向相反且相互疊置的交錯和水平層理,能清晰地反映出風向的季節(jié)性轉換,沙臂上有很復雜的沉積構造,能看到傾角很小的加積層理。 (3)形成發(fā)育條件。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的形成和發(fā)育主要受區(qū)域風況條件、下伏和周邊地形、以及沙物質的來源三個主要的因素控制。其中風況是動力條件,沙源是物質基礎,地形又起到轉換作用。巴丹吉林沙漠周邊以SE、 NW, NE風系為主,腹地廟海子地區(qū)與周邊差異很大,以SE風為,其他風向差別不大。5-7月平均風速較大,起沙風占全年記錄風速的49.1%,月平均起沙風速在5.8m/s~6.38m/s。通過對輸沙勢的計算,得出:廟海子DP為34UV,RDP為14.3UV,屬低能風環(huán)境,RDD為345.7°,RDP/DP=0.41,風向變率為中,屬窄單峰風況,以偏西北風NEN為主。地形對沙丘形成發(fā)育的影響,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沙漠周圍地形對流場的影響;二是沙漠的下伏地形會對貼地層氣流和風沙沉積的影響巴丹吉林沙漠金字塔沙丘的形成不僅受周邊雅布賴山、宗乃山以及北大山的影響,也下伏臺地和剝蝕丘陵的影響。供沙量對沙丘大小起到限制作用,輸沙量越大,沙丘也越高。在沙源豐富的下風向,風沙流濃度較高,在受到地形阻擋時容易堆積形成沙丘,因此沙漠東南部和東部的金字塔沙丘體積較大。 (4)發(fā)育模式。根據(jù)金字塔沙丘的形態(tài)和形成發(fā)育條件,金字塔沙丘的發(fā)育模式有以下幾種:新月形沙丘移動到復雜的信風環(huán)境中形成;風沙流的交匯點處,可形成多臂金字塔沙丘;橫向沙丘,在垂直于原來風向條件下也可以發(fā)育成四臂金字塔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北緣、西南緣金字塔沙丘區(qū)的金字塔沙丘大多是由星月型沙丘發(fā)育而來的簡單金字塔沙丘,而東部和東南緣的金字塔沙丘形態(tài)比較復雜,以上三種發(fā)育模式都有可能。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P9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金峰;王乃昂;陳紅寶;董春雨;張華安;;基于遙感的巴丹吉林沙漠范圍與面積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09期

2 陳渭南;塔克拉瑪干沙漠84°E沿線沙物質的粒度特征[J];地理學報;1993年01期

3 閆滿存,王光謙,李保生,董光榮;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發(fā)育研究[J];地理學報;2001年01期

4 楊逸疇,洪笑天;關于金字塔沙丘成因的探討[J];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5 胡世雄,吳正;敦煌鳴沙山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模式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1期

6 屈建軍,張偉民,吳丹;金字塔形沙紋的風洞模擬實驗研究[J];科學通報;1992年20期

7 董光榮,高全洲,鄒學勇,李保生,閆滿存;晚更新世以來巴丹吉林沙漠南緣氣候變化[J];科學通報;1995年13期

8 李振山,倪晉仁;國外沙丘研究綜述[J];泥沙研究;2000年05期

9 魏懷東;徐先英;王繼和;唐進年;劉虎俊;丁峰;廖空太;趙明;張錦春;張應昌;張立文;;庫姆塔格沙漠沙丘的粒度特征[J];水土保持學報;2007年03期

10 郭華東;航天飛機雷達對阿拉善高原沙漠及次地表巖石的回波響應[J];環(huán)境遙感;1986年01期



本文編號:27267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27267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ea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