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取向電工鋼RH深脫硫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09:02
硫能顯著增加無取向電工鋼的鐵芯損耗和降低其磁感,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要求鋼中硫含量低于30×10-6,甚至在10×10-6以下,通過鐵水預處理和控制轉爐回硫量無法滿足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生產,爐外深脫硫工藝急需開發(fā)。本文以某鋼廠RH深脫硫生產DW800牌號無取向電工鋼為研究背景,在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進行RH脫硫工業(yè)試驗,成功將無取向電工鋼中硫含量脫到20×10-6以下,本文通過研究及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結論:實驗室脫硫實驗表明:脫硫劑堿度控制在8~12,Al2O3含量:25%~30%,CaF2含量:4%~6%,MgO含量:6%時,渣系熔點在1400℃以下,鋼水初始硫含量在0.00933%~0.01073%條件下,脫硫率隨堿度、Al2O3和CaF2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渣系堿度為12,Al2O3含量為25%,CaF2含量為6%, MgO含量為6%時脫硫效果最高,達到86.8%,硫含量降到0.00133%,且渣系熔點為1349℃,RH真空脫硫的時間控制在8~10min較為合適。建立終點硫含量的預測機理模型,采用實驗室15kg真空感應爐脫硫實測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模型預測值與實際檢測值誤差...
【文章來源】:江西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緒論
2.1 無取向電工鋼簡介
2.1.1 無取向電工鋼生產工藝
2.1.2 無取向電工鋼性能要求
2.2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的影響
2.2.1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鐵芯損耗的影響
2.2.2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磁感應強度的影響
2.2.3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熱加工性能的影響
2.3 無取向電工鋼脫硫技術
2.3.1 鐵水預處理
2.3.2 控制轉爐回硫
2.3.3 爐外二次精煉脫硫
2.4 RH 真空脫硫研究現(xiàn)狀
2.4.1 RH 噴粉脫硫
2.4.2 RH 投入法脫硫
2.5 RH 脫硫效果的影響因素
2.5.1 精煉渣化學成分對脫硫效果影響
2.5.2 RH 脫硫渣系研究現(xiàn)狀
2.5.3 鋼水成分及冶煉條件對脫硫的影響
2.6 RH 脫硫理論基礎
2.6.1 RH 脫硫熱力學基礎
2.6.2 RH 脫硫動力學研究
2.7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2.8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三章 RH 脫硫渣系的實驗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實驗設備及過程
3.1.2 脫硫實驗及熔點測試方案
3.2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3.2.1 脫硫劑硫容量的計算
3.2.2 熔點測試結果
3.2.3 實驗室脫硫結果
3.2.4 脫硫劑硫容量(Cs)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5 脫硫劑熔點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6 堿度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2O3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7 Al2O3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2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8 CaF2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9 爐渣指數(shù)(MI)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10 脫硫時間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11 脫硫劑成分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3 結論
第四章 實驗室脫硫機理模型
4.1 脫硫過程的機理分析
4.2 實驗室脫硫動力學模型建立
4.3 模型中參數(shù)的求解
4.3.1 鋼-渣間硫分配比
4.3.2 傳質系數(shù)(k)
4.4 脫硫機理模型驗證
4.5 影響實驗室脫硫機理模型的因素
4.5.1 鋼液中初始硫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2 渣中初始硫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3 表觀傳質系數(shù)(J)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4 硫分配比(Ls)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5 鋼-渣質量比(m)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6 小結
第五章 工業(yè)脫硫試驗
5.1 研究方法
5.2 試驗結果
5.3 分析與討論
2)對硫容量的影響"> 5.3.1 爐渣堿度(CaO/SiO2)對硫容量的影響
2O3含量對硫容量的影響"> 5.3.2 爐渣中 Al2O3含量對硫容量的影響
2O3對硫容量的影響"> 5.3.3 爐渣中 CaO/Al2O3對硫容量的影響
5.3.4 MI 對爐渣硫容量的影響
5.3.5 爐渣堿度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6 精煉渣氧化性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7 爐渣指數(shù)(MI)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8 鋼水中的酸溶鋁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9 爐渣對硫分配比(Ls)的影響
5.3.10 實測渣-鋼間硫分配比與頂渣氧化性之間的關系
5.4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硅鋼RH處理過程碳和硫行為分析[J]. 閆志偉,張霞,侯東濤,李振,陳澤民,楊吉林. 煉鋼. 2013(04)
[2]CaO-Al2O3-SiO2-TiO2渣系熔化性能實驗[J]. 郝以黨,吳龍,李士琦. 重慶大學學報. 2013(05)
[3]CaO-Al2O3-SiO2基精煉渣LF脫硫的試驗研究[J]. 李杰,榮光平,王曉蘭,胡承龍,王國粱. 煉鋼. 2013(01)
[4]電工鋼RH脫硫渣系研究[J]. 馮遠超,曾建華,楊森祥,李平凡,張敏,陳亮. 煉鋼. 2013(01)
[5]大型電力變壓器國產硅鋼片應用跟蹤監(jiān)測[J]. 陳金猛,孫萌,李志新,武蘭民,張書琦. 電工電氣. 2012(12)
[6]沙鋼管線鋼LF精煉的低成本深脫硫工藝[J]. 鄒長東,耿濤,周彥召,趙家七,丁振濤,皇祝平. 鋼鐵. 2012(11)
[7]無取向電工鋼的生產工藝及發(fā)展[J]. 吳開明. 中國冶金. 2012(01)
[8]CaO-SiO2-MgO-Al2O3煉鐵渣系硫化物容量的熱力學模型[J]. 張盟,郭漢杰,丁汝才,王效東,史成斌,楊學民.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1(09)
[9]攀鋼RH脫硫工藝分析[J]. 邱鈺杰,虞瀾,曾建華,孟華. 鋼鐵研究. 2011(03)
[10]電工鋼冶煉過程中硫含量控制[J]. 卿家勝,袁宏偉,楊森祥,黎建全,李清春,黃登華. 鋼鐵釩鈦. 2011(02)
博士論文
[1]LF合成精煉渣優(yōu)化與深脫硫工藝研究[D]. 孟勁松.東北大學 2006
[2]LF泡沫精煉渣研究及鋼包精煉爐數(shù)理模擬[D]. 張東力.東北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無取向電工鋼RH脫硫工藝技術研究[D]. 邱鈺杰.昆明理工大學 2011
[2]攀鋼超低碳鋼深脫硫實驗研究[D]. 張國興.重慶大學 2010
[3]LF精煉過程脫硫預報模型的研究[D]. 曹磊.東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3922
【文章來源】:江西理工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緒論
2.1 無取向電工鋼簡介
2.1.1 無取向電工鋼生產工藝
2.1.2 無取向電工鋼性能要求
2.2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的影響
2.2.1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鐵芯損耗的影響
2.2.2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磁感應強度的影響
2.2.3 硫對無取向電工鋼熱加工性能的影響
2.3 無取向電工鋼脫硫技術
2.3.1 鐵水預處理
2.3.2 控制轉爐回硫
2.3.3 爐外二次精煉脫硫
2.4 RH 真空脫硫研究現(xiàn)狀
2.4.1 RH 噴粉脫硫
2.4.2 RH 投入法脫硫
2.5 RH 脫硫效果的影響因素
2.5.1 精煉渣化學成分對脫硫效果影響
2.5.2 RH 脫硫渣系研究現(xiàn)狀
2.5.3 鋼水成分及冶煉條件對脫硫的影響
2.6 RH 脫硫理論基礎
2.6.1 RH 脫硫熱力學基礎
2.6.2 RH 脫硫動力學研究
2.7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2.8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第三章 RH 脫硫渣系的實驗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實驗設備及過程
3.1.2 脫硫實驗及熔點測試方案
3.2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3.2.1 脫硫劑硫容量的計算
3.2.2 熔點測試結果
3.2.3 實驗室脫硫結果
3.2.4 脫硫劑硫容量(Cs)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5 脫硫劑熔點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6 堿度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2O3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7 Al2O3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2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8 CaF2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9 爐渣指數(shù)(MI)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10 脫硫時間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2.11 脫硫劑成分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3.3 結論
第四章 實驗室脫硫機理模型
4.1 脫硫過程的機理分析
4.2 實驗室脫硫動力學模型建立
4.3 模型中參數(shù)的求解
4.3.1 鋼-渣間硫分配比
4.3.2 傳質系數(shù)(k)
4.4 脫硫機理模型驗證
4.5 影響實驗室脫硫機理模型的因素
4.5.1 鋼液中初始硫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2 渣中初始硫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3 表觀傳質系數(shù)(J)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4 硫分配比(Ls)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5.5 鋼-渣質量比(m)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4.6 小結
第五章 工業(yè)脫硫試驗
5.1 研究方法
5.2 試驗結果
5.3 分析與討論
2)對硫容量的影響"> 5.3.1 爐渣堿度(CaO/SiO2)對硫容量的影響
2O3含量對硫容量的影響"> 5.3.2 爐渣中 Al2O3含量對硫容量的影響
2O3對硫容量的影響"> 5.3.3 爐渣中 CaO/Al2O3對硫容量的影響
5.3.4 MI 對爐渣硫容量的影響
5.3.5 爐渣堿度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6 精煉渣氧化性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7 爐渣指數(shù)(MI)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8 鋼水中的酸溶鋁含量對脫硫效果的影響
5.3.9 爐渣對硫分配比(Ls)的影響
5.3.10 實測渣-鋼間硫分配比與頂渣氧化性之間的關系
5.4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硅鋼RH處理過程碳和硫行為分析[J]. 閆志偉,張霞,侯東濤,李振,陳澤民,楊吉林. 煉鋼. 2013(04)
[2]CaO-Al2O3-SiO2-TiO2渣系熔化性能實驗[J]. 郝以黨,吳龍,李士琦. 重慶大學學報. 2013(05)
[3]CaO-Al2O3-SiO2基精煉渣LF脫硫的試驗研究[J]. 李杰,榮光平,王曉蘭,胡承龍,王國粱. 煉鋼. 2013(01)
[4]電工鋼RH脫硫渣系研究[J]. 馮遠超,曾建華,楊森祥,李平凡,張敏,陳亮. 煉鋼. 2013(01)
[5]大型電力變壓器國產硅鋼片應用跟蹤監(jiān)測[J]. 陳金猛,孫萌,李志新,武蘭民,張書琦. 電工電氣. 2012(12)
[6]沙鋼管線鋼LF精煉的低成本深脫硫工藝[J]. 鄒長東,耿濤,周彥召,趙家七,丁振濤,皇祝平. 鋼鐵. 2012(11)
[7]無取向電工鋼的生產工藝及發(fā)展[J]. 吳開明. 中國冶金. 2012(01)
[8]CaO-SiO2-MgO-Al2O3煉鐵渣系硫化物容量的熱力學模型[J]. 張盟,郭漢杰,丁汝才,王效東,史成斌,楊學民.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1(09)
[9]攀鋼RH脫硫工藝分析[J]. 邱鈺杰,虞瀾,曾建華,孟華. 鋼鐵研究. 2011(03)
[10]電工鋼冶煉過程中硫含量控制[J]. 卿家勝,袁宏偉,楊森祥,黎建全,李清春,黃登華. 鋼鐵釩鈦. 2011(02)
博士論文
[1]LF合成精煉渣優(yōu)化與深脫硫工藝研究[D]. 孟勁松.東北大學 2006
[2]LF泡沫精煉渣研究及鋼包精煉爐數(shù)理模擬[D]. 張東力.東北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無取向電工鋼RH脫硫工藝技術研究[D]. 邱鈺杰.昆明理工大學 2011
[2]攀鋼超低碳鋼深脫硫實驗研究[D]. 張國興.重慶大學 2010
[3]LF精煉過程脫硫預報模型的研究[D]. 曹磊.東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39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yjlw/308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