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爐吹煉初期石灰石分解與成渣動力學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21:30
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直接應用于轉爐造渣煉鋼,不僅可避免石灰煅燒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還可解決因燒成石灰潮解粉化所導致的冶金效果降低等問題,具有較好的工業(yè)應用前景。但與轉爐石灰造渣煉鋼法相比,“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工藝在其工業(yè)應用探索階段尚存在需要闡明的相關科學問題。本文針對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工藝特點,對轉爐采用石灰石造渣煉鋼工藝進行了物料平衡與熱平衡計算。同時,采用高溫實驗方法并結合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等檢測手段,考察了轉爐吹煉初期條件下的熔渣溫度和熔渣堿度對石灰石分解與成渣動力學的影響規(guī)律,探討了轉爐條件下石灰石分解與溶解成渣過程的限制性環(huán)節(jié)以及分解與成渣機制,所得結論如下。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工藝的物料平衡和熱平衡計算結果表明,隨石灰石替代比增加,噸鋼冷卻料用量減少,鐵水加入量增加,氧氣消耗量略微增加,爐渣成分基本保持不變。同時,爐氣產(chǎn)生量增加,爐氣中CO所占比例增加,爐氣熱值提高。1kg石灰石可以提供0.077kg的氧且其冷卻效果與1.21kg的廢鋼相當。轉爐吹煉初期條件下,溫度對熔渣中石灰石分解速率影響較大,石灰石分解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熔渣堿度對石灰石分解過程影響不明顯。本實驗不同溫度和熔渣堿度條件下,反應時間小于90s時石灰石試樣中心均存在著未分解的CaCO3區(qū)域。石灰石的分解與成渣過程中,在熔渣與分解所生成石灰層界面之間形成一CaO-FeO反應層。對于相同的熔渣堿度和反應時間而言,溫度越高,CaO-FeO反應層越寬,所生成石灰溶解也越快。在相同溫度和反應時間下,熔渣堿度越高CaO-FeO反應層越窄,石灰溶解速率減小。轉爐吹煉初期條件下,石灰石分解與溶解成渣過程的限制性環(huán)節(jié)可分別考慮為CO2通過生成物CaO層的內(nèi)擴散以及CaO在熔渣中的擴散傳質(zhì),總過程的限制性環(huán)節(jié)則認為是所生成石灰在熔渣中的溶解過程。本實驗條件下石灰石分解活化能EDe為12.20kJ/mol,生成石灰的溶解活化能E為180.01kJ/mol。
【學位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F713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的轉爐煉鋼工序中,送氧開吹的同時加入第一批活性石灰等渣料。活性石灰是逡逑石灰石在回轉窯或豎窯中經(jīng)煅燒而成的產(chǎn)品,傳統(tǒng)的煉鋼生產(chǎn)模式下從石灰石到轉爐中逡逑轉化成爐渣的過程如圖1.1所示。其中,無論用何種石灰窯煅燒得到石灰,都需要消耗逡逑大量的燃料,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能耗高、粉塵顆粒污染嚴重以及002過度排放等問題逡逑[8]。石灰石煅燒石灰的溫度約在1050°C?1200°C之間煅燒后的出爐時具有較高的溫度,逡逑不免攜帶大量的物理顯熱。而運輸及轉爐加入渣料時又要求將高溫石灰降至接近常溫、逡逑然后再在轉爐中重新吸熱升溫化渣,這一過程白白浪費了燒成石灰的物理熱。此外,隨逡逑著石灰活性的增加,石灰吸潮粉化現(xiàn)象加劇,不僅增加了儲存和輸運過程的成本及工作逡逑量,且大大降低了石灰的冶金效果[9_11]。這一生產(chǎn)模式不但增加生產(chǎn)成本和環(huán)境負擔,逡逑同時不利于鋼鐵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逡逑C0:邋排放邐|ll:0、C0、粉塵I排放逡逑,—、邐吸潮邐廣''逡逑f石灰石\邐:石灰窯〔活性石灰轉爐)=;(^鋼水+爐渣逡逑加熱邐鐵水+冷鐵料逡逑圖1.1活性石灰煉鋼法石灰石至爐渣的演變過程逡逑Fig.邋1.1邋Evolution邋from邋limestone邋to邋slag邋in邋the邋steel-making邋process邋by邋active邋lime逡逑近年來,針對這一問題有學者[12]提出“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的方法。逡逑事實上
學碩士學位論文邐第2章定性作用。逡逑經(jīng)過20世紀50年代轉爐技術完善與大型化發(fā)展,到60年代已建成300t大年代加拿大液化氣公司成功研制出了雙層管氧氣噴嘴,同期西德馬西米利用此技術成功開發(fā)了底吹氧氣轉爐法,即OBM(Oxygen邋Bottom邋Maxhuette)Q-BOP。在轉爐鋼產(chǎn)量取得絕對主導地位,轉爐冶煉技術發(fā)展的同時,轉了第二次革命一1978?1979年成功誕生了轉爐頂?shù)讖痛禑捁に嚰夹g。氧氣展是其它煉鋼法所無法比擬的,自LD問世以來,轉爐煉鋼發(fā)展過程大致如復合吹?法逡逑
Fig.邋2.2邋Different邋routes邋of邋slag邋formation邋in邋converter邋smelting逡逑轉爐煉鋼爐渣是復雜的多組分體系,但在成渣過程中CaO、Si02、FeO三組分之和逡逑變化不大,約為80%。圖2.2為Ca0-Si02-FeO三元系在1600°C下的等溫截面圖[23】。吹逡逑煉初期渣組成大體位于圖2.2中的A區(qū),轉爐吹煉末期渣成分大致在B區(qū)域,從A到B逡逑有1、2兩種途徑。途徑1為鈣質(zhì)成渣[241,通常采用低氧槍位操作,爐渣中2>(FeO)緩慢逡逑增加,但由于CaO的造渣作用會使渣中!>(FeO)含量較低,必須通過液固兩相區(qū)逡逑(L+C2S),渣中容易出現(xiàn)固相C2S,渣黏度增加不利于脫磷。途徑2為鐵質(zhì)成渣,通常逡逑采用高槍位操作,爐渣中2>(FeO)增加迅速且保持較高水平,此時渣沿液相區(qū)到達終點逡逑B區(qū),渣黏度較小有利于脫磷。但爐渣的泡沫化嚴重容易噴濺,且對爐襯侵蝕嚴重。逡逑2.2.3轉爐煉鋼造渣方法逡逑轉爐煉鋼在實踐生產(chǎn)中依據(jù)所需冶煉鋼種特點、入爐鐵水和渣料的成分來確定造渣逡逑-9-逡逑
本文編號:2834225
【學位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F713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的轉爐煉鋼工序中,送氧開吹的同時加入第一批活性石灰等渣料。活性石灰是逡逑石灰石在回轉窯或豎窯中經(jīng)煅燒而成的產(chǎn)品,傳統(tǒng)的煉鋼生產(chǎn)模式下從石灰石到轉爐中逡逑轉化成爐渣的過程如圖1.1所示。其中,無論用何種石灰窯煅燒得到石灰,都需要消耗逡逑大量的燃料,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能耗高、粉塵顆粒污染嚴重以及002過度排放等問題逡逑[8]。石灰石煅燒石灰的溫度約在1050°C?1200°C之間煅燒后的出爐時具有較高的溫度,逡逑不免攜帶大量的物理顯熱。而運輸及轉爐加入渣料時又要求將高溫石灰降至接近常溫、逡逑然后再在轉爐中重新吸熱升溫化渣,這一過程白白浪費了燒成石灰的物理熱。此外,隨逡逑著石灰活性的增加,石灰吸潮粉化現(xiàn)象加劇,不僅增加了儲存和輸運過程的成本及工作逡逑量,且大大降低了石灰的冶金效果[9_11]。這一生產(chǎn)模式不但增加生產(chǎn)成本和環(huán)境負擔,逡逑同時不利于鋼鐵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逡逑C0:邋排放邐|ll:0、C0、粉塵I排放逡逑,—、邐吸潮邐廣''逡逑f石灰石\邐:石灰窯〔活性石灰轉爐)=;(^鋼水+爐渣逡逑加熱邐鐵水+冷鐵料逡逑圖1.1活性石灰煉鋼法石灰石至爐渣的演變過程逡逑Fig.邋1.1邋Evolution邋from邋limestone邋to邋slag邋in邋the邋steel-making邋process邋by邋active邋lime逡逑近年來,針對這一問題有學者[12]提出“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的方法。逡逑事實上
學碩士學位論文邐第2章定性作用。逡逑經(jīng)過20世紀50年代轉爐技術完善與大型化發(fā)展,到60年代已建成300t大年代加拿大液化氣公司成功研制出了雙層管氧氣噴嘴,同期西德馬西米利用此技術成功開發(fā)了底吹氧氣轉爐法,即OBM(Oxygen邋Bottom邋Maxhuette)Q-BOP。在轉爐鋼產(chǎn)量取得絕對主導地位,轉爐冶煉技術發(fā)展的同時,轉了第二次革命一1978?1979年成功誕生了轉爐頂?shù)讖痛禑捁に嚰夹g。氧氣展是其它煉鋼法所無法比擬的,自LD問世以來,轉爐煉鋼發(fā)展過程大致如復合吹?法逡逑
Fig.邋2.2邋Different邋routes邋of邋slag邋formation邋in邋converter邋smelting逡逑轉爐煉鋼爐渣是復雜的多組分體系,但在成渣過程中CaO、Si02、FeO三組分之和逡逑變化不大,約為80%。圖2.2為Ca0-Si02-FeO三元系在1600°C下的等溫截面圖[23】。吹逡逑煉初期渣組成大體位于圖2.2中的A區(qū),轉爐吹煉末期渣成分大致在B區(qū)域,從A到B逡逑有1、2兩種途徑。途徑1為鈣質(zhì)成渣[241,通常采用低氧槍位操作,爐渣中2>(FeO)緩慢逡逑增加,但由于CaO的造渣作用會使渣中!>(FeO)含量較低,必須通過液固兩相區(qū)逡逑(L+C2S),渣中容易出現(xiàn)固相C2S,渣黏度增加不利于脫磷。途徑2為鐵質(zhì)成渣,通常逡逑采用高槍位操作,爐渣中2>(FeO)增加迅速且保持較高水平,此時渣沿液相區(qū)到達終點逡逑B區(qū),渣黏度較小有利于脫磷。但爐渣的泡沫化嚴重容易噴濺,且對爐襯侵蝕嚴重。逡逑2.2.3轉爐煉鋼造渣方法逡逑轉爐煉鋼在實踐生產(chǎn)中依據(jù)所需冶煉鋼種特點、入爐鐵水和渣料的成分來確定造渣逡逑-9-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大西;馮佳;年武;李宏;梁玫;劉瑞寧;;石鋼60t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煉鋼試驗[J];中國冶金;2013年11期
2 陳海;張世紅;楊海平;李攀;陳漢平;曾軍;;大粒徑石灰石熱分解動力學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13年09期
3 石磊;錢高偉;朱志鵬;雷強;田勇;;轉爐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的工業(yè)試驗[J];武鋼技術;2013年04期
4 魏寶森;;石灰石在轉爐煉鋼中的應用[J];材料與冶金學報;2012年03期
5 王鵬飛;張懷軍;;石灰石替代石灰煉鋼造渣效果研究[J];包鋼科技;2012年04期
6 李宏;馮佳;李永卿;郭洛方;宋文臣;;轉爐煉鋼前期石灰石分解及CO_2氧化作用的熱力學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S1期
7 劉宇;王文科;王鵬;簡龍;;轉爐采用石灰石部分替代石灰的冶煉實踐[J];鞍鋼技術;2011年05期
8 薛正良;柯超;劉強;李平;楊少波;;高溫快速煅燒石灰的活性度研究[J];煉鋼;2011年04期
9 尚建宇;宋春常;王春波;盧廣;王松嶺;;石灰石煅燒及其產(chǎn)物碳酸化特性的試驗研究[J];動力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10 孟金霞;陳偉慶;;活性石灰在煉鋼初渣中的熔解研究[J];煉鋼;2008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楊婷;;我國轉爐煉鋼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N];世界金屬導報;2015年
本文編號:28342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yjlw/283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