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丙基羧甲基馬鈴薯淀粉的合成及其在鐵粉球團礦粘結劑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09:37
【摘要】:本課題以馬鈴薯淀粉為原料,進行復合化學變性研究,并優(yōu)化了反應條件,得到一種羥丙基羧甲基復合變性淀粉,產(chǎn)品粘度(1%水溶液)達到5791mpa. s,分子取代度達到0.423。利用這種變性淀粉粘度高、水溶性好的特點,采用復配技術,研制出一種新型無機-有機復合粘結劑,大大減少了傳統(tǒng)粘結劑中膨潤土的用量,球團礦有害雜質少,抗壓強度高,生球無須烘干,自然晾干固化,節(jié)能環(huán)保,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馬鈴薯淀粉進行羥丙基化反應,以羥丙基的分子取代度為指標,研究了淀粉乳濃度、無水硫酸鈉用量、氫氧化鈉用量、環(huán)氧丙烷用量、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對取代度的影響,通過正交實驗,經(jīng)過驗證,得到了最佳工藝條件: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12小時,淀粉乳濃度30%,硫酸鈉質量分數(shù)6%,氫氧化鈉質量分數(shù)1.2%,環(huán)氧丙烷質量分數(shù)12%,得到的羥丙基馬鈴薯淀粉的分子取代度為0.423,粘度342 mpa.s。(2)羥丙基馬鈴薯淀粉進行羧甲基化反應,以復合變性淀粉的粘度為指標(1%水溶液),研究氫氧化鈉用量、氯乙酸用量、堿化時間、醚化時間和醚化溫度對粘度的影響,通過單因素實驗,經(jīng)過驗證,得到了最佳工藝條件:羥丙基馬鈴薯淀粉(原料):堿用量:氯乙酸=1:0.8:1.2,堿化時間60min,醚化時間120min,醚化溫度70℃,得到的羥丙基羧甲基馬鈴薯淀粉的粘度為5791mpa. s。(3)利用羥丙基羧甲基馬鈴薯淀粉F,采用復配技術,通過鐵粉球團冷壓成型實驗,以生球落下強度、成品球抗壓強度和抗爆裂溫度為指標,研制出了一種由膨潤土、F淀粉、聚丙烯酰胺、碳酸鈣和氧化鎂組成的新型粘結劑,一個典型配方為:鐵粉100g、膨潤土1.0g、F淀粉0.8g、聚丙烯酰胺0.2g、氧化鎂0.3g、碳酸鈣0.3g、水分6%。成品球抗壓強度1012N/個,抗爆裂溫度大于800℃,生球晾干固化時間4天(蘭州地區(qū))。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F046.6
本文編號:2675796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F046.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天正;球團添加物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J];燒結球團;1997年03期
2 鄒麗霞 ,徐瓊;羥丙基淀粉的合成[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4年10期
,本文編號:26757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yjlw/267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