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秸稈的燃燒特性和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04:11
利用自主設計的實驗臺研究生物質秸稈打捆燃料的燃燒特性和影響因素。實驗結果表明:生物質秸稈打捆燃料的燃燒是由外向內進行的,燃燒過程經(jīng)歷水分蒸發(fā)、熱解、燃燒和燃盡4個階段;當給風量為70 m3/h時,玉米秸稈打捆燃料著火鋒面向下傳播的速度比向上傳播的速度快,內層傳播的速度比外層傳播的速度快,燃燒完全所需的時間較長;隨著風量的增加,在給風量為90、110 m3/h條件下,著火鋒面向上傳播的速度超過向下傳播的速度,外層傳播的速度超過內層傳播的速度,著火鋒面溫度隨著風量的增加而增大;繼續(xù)增大風量,當給風量為130 m3/h時,燃燒完全所需的時間最短,但著火鋒面溫度峰值有所下降;同在給風量90 m3/h下,小麥秸稈打捆燃料由于內部較松散,其向上、向下、內層著火鋒面?zhèn)鞑ニ俾屎椭痄h面溫度均高于玉米秸稈打捆燃料。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18,39(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原理
2 實驗
2.1 實驗原料
2.2 實驗裝置和方法
2.2.1 實驗臺爐體
2.2.2 稱重系統(tǒng)
2.2.3 溫度測量系統(tǒng)
2.2.4 煙氣成分測量系統(tǒng)
2.2.5 風機和變頻系統(tǒng)
2.3 實驗結果分析
2.3.1 燃燒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2.3.2 燃燒過程中燃料質量的變化
2.3.3 燃燒過程中煙氣的變化
2.3.4 一次風風量對秸稈打捆燃料燃燒特性的影響
2.3.5 燃料種類對打捆燃燒的影響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米秸稈打捆燃料燃燒動力學模型[J]. 劉恩海,劉圣勇,白冰,陳沛然.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3(24)
[2]秸稈焚燒的危害與其綜合利用[J]. 田躍輝. 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3(07)
[3]生物質捆燒鍋爐的設計與研究[J]. 劉圣勇,白冰,劉小二,楊國峰,張飛,黃俊. 太陽能學報. 2010(12)
碩士論文
[1]玉米秸稈捆燒動力學特性研究[D]. 白冰.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0
[2]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微觀結構分析及其燃燒機理研究[D]. 蘇超杰.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41951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18,39(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原理
2 實驗
2.1 實驗原料
2.2 實驗裝置和方法
2.2.1 實驗臺爐體
2.2.2 稱重系統(tǒng)
2.2.3 溫度測量系統(tǒng)
2.2.4 煙氣成分測量系統(tǒng)
2.2.5 風機和變頻系統(tǒng)
2.3 實驗結果分析
2.3.1 燃燒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2.3.2 燃燒過程中燃料質量的變化
2.3.3 燃燒過程中煙氣的變化
2.3.4 一次風風量對秸稈打捆燃料燃燒特性的影響
2.3.5 燃料種類對打捆燃燒的影響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米秸稈打捆燃料燃燒動力學模型[J]. 劉恩海,劉圣勇,白冰,陳沛然.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3(24)
[2]秸稈焚燒的危害與其綜合利用[J]. 田躍輝. 農(nóng)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3(07)
[3]生物質捆燒鍋爐的設計與研究[J]. 劉圣勇,白冰,劉小二,楊國峰,張飛,黃俊. 太陽能學報. 2010(12)
碩士論文
[1]玉米秸稈捆燒動力學特性研究[D]. 白冰.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0
[2]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微觀結構分析及其燃燒機理研究[D]. 蘇超杰.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419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6419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