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Mn 2 O 4 載氧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熱力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11:54
建立了以CuMn2O4為載氧體、松木屑為燃料的生物質(B)化學鏈氣化模型,對CuMn2O4載氧體和松木屑之間的化學鏈氣化反應進行了熱力學模擬。研究了氣化過程中CuMn2O4載氧體的還原過程,考察了燃料反應器內載氧體與生物質摩爾比(n(O)/n(B))、反應溫度、水蒸氣與生物質摩爾比(n(H2O)/n(B))、CO2與生物質摩爾比(n(CO2)/n(B))等因素對氣化反應的影響,分析了空氣反應器內載氧體晶格氧的恢復過程。熱力學分析表明:CuMn2O4在氣化反應中可以提供晶格氧,有效促進松木屑的氣化。CuMn2O4載氧體中的Cu和Mn組分在化學鏈氣化反應中分別按照CuO→Cu2O→Cu和Mn2O3→Mn3O4
【文章來源】: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36(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燃料反應器溫度對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的影響
水蒸氣不僅是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反應的產(chǎn)物,也可以作為氣化反應的氣化劑,用來調整合成氣中H2和CO的比例。圖4為燃料反應器溫度1273 K、生物質1 kmol,n(O)/n(B)為0.16時水蒸氣/生物質摩爾比(n(H2O)/n(B))對生物質化學鏈氣化過程的影響。由圖4可知,隨著n(H2O)/n(B)的增大,CO生成量減小,H2和CO2生成量逐漸增大。這是因為水蒸氣含量增多,可以抑制載氧體的還原反應正向進行,同時使水汽平衡反應(52)正向移動。CH4生成量較小,其原因與3.1節(jié)所述相同。水蒸氣可以作為氣化介質為化學鏈氣化過程提供額外的氧,促進了碳的轉化,提高了碳轉化率。但當n(H2O)/n(B)大于0.4時,合成氣生成量無明顯變化。同時,過量水蒸氣增大了系統(tǒng)的壓強,碳的轉化受到抑制。綜上所述,水蒸氣的引入有利于生物質的氣化,提高合成氣中n(H2)/n(CO),改善合成氣品質。在實際的氣化反應系統(tǒng)中,水蒸氣過多會使反應器中混合氣的體積流速升高,與載氧體的接觸時間變短,反應不充分。此外,未參與反應的水蒸氣會帶走大量潛熱,降低氣化反應溫度,從而影響系統(tǒng)的氣化效率。因此,n(H2O)/n(B)要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一個最佳值。n(H2O)/n(B)優(yōu)化值為0.4。
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Mn、Cu有多種價態(tài),且燃料反應器中不僅有熱解、氣化反應,還有水汽變換、重整等反應,因此生物質化學鏈氣化是一個復雜過程,在燃料反應器內有多個反應相互競爭,最終的氣化是多個反應相互協(xié)同和綜合作用的結果。依據(jù)式(3),由軟件“Reaction Equation”計算得到燃料反應器內各個反應的ΔG隨溫度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反應(5)~(15)、(16)~(26)、(27)~(37)、(38)~(48)分別為CH4、H2、CO和C將CuMn2O4還原至不同程度的狀態(tài)。從圖1可知:這44個反應的ΔG大多小于0,溫度越高,ΔG的絕對值越大,反應越容易發(fā)生。當CuMn2O4被CH4、H2、CO和C還原至相同狀態(tài)時,如反應(14)、(25)、(36)和(47),CH4與CuMn2O4反應的ΔG最小,說明CH4與CuMn2O4的反應活性最高,CuMn2O4最容易被CH4還原。另外,反應(14)的ΔG小于反應(10),因此Mn2O3優(yōu)先于CuO被還原;對比反應(25)和(21)、(36)和(32)、(47)和(43)的ΔG也可得出此結論。由圖1(a)可知,當反應溫度為1273 K時,CH4與CuMn2O4反應的產(chǎn)物都是Cu、H2O和CO2的情況下,ΔG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反應(5)、反應(6)、反應(7)、反應(8),且反應(8)的ΔG約為0,可以得出CuMn2O4載氧體中Mn組分的還原過程為Mn2O3→Mn3O4→MnO,而MnO很難被還原成Mn單質。同樣,對比反應(6)、(11)和(14)在1273 K時的ΔG,可知CuMn2O4載氧體中Cu組分的還原過程為CuO→Cu2O→Cu。圖1(b)、(c)和(d)中CuMn2O4各組分的還原過程與圖1(a)中的一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化學鏈氣化過程中CuFe2O4/SiO2載氧體的反應性能及次煙煤的結構演變[J]. 安梅,潘鑫,胡修德,馬晶晶,郭慶杰.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04)
[2]MnFeO3和MnFe2O4氧載體在稻草化學鏈氣化中的應用[J]. 陳智豪,廖艷芬,莫菲,劉桂才,余昭勝,馬曉茜. 化工學報. 2019(12)
[3]基于CuFe2O4載氧體的羊腸煤化學鏈氣化特性[J]. 安梅,馬晶晶,吳唯,任天,胡修德,郭慶杰.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9(03)
[4]基于CoFe2O4載氧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反應特性[J]. 王旭鋒,劉晶,劉豐,楊應舉. 化工學報. 2019(04)
[5]化學鏈熱解煤焦油工藝的模擬及優(yōu)化[J]. 鞏明鑫,王翠蘋,郭慶杰,李勇鵬,鞏建.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8(05)
[6]基于Fe2O3載氧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熱力學模擬研究[J]. 黃振,劉帥,李德波,湛志鋼,何方,李海濱. 太陽能學報. 2017(05)
[7]基于層狀氫氧化物衍生復合氧載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實驗研究[J]. 魏國強,何方,趙增立,趙偉娜,黃振,鄭安慶,趙坤,馮宜鵬,李海濱. 燃料化學學報. 2016(03)
[8]固體原料化學鏈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J]. 羅四維,李軍,張然,王芳杰,崔龍鵬.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5(02)
[9]生物質半焦/銅基載氧體氣化反應特性研究[J]. 冉景煜,張松,秦昌雷,禹建功,付范萱,楊琳. 燃料化學學報. 2014(11)
[10]我國生物質能源發(fā)展現(xiàn)狀與戰(zhàn)略思考[J]. 閆金定. 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 2014(04)
博士論文
[1]煤化學鏈燃燒的鐵/銅/錳基氧載體的實驗及反應動力學研究[D]. 梅道鋒.華中科技大學 2016
[2]基于CaO載碳體的煤化學鏈氣化關鍵過程實驗研究[D]. 榮鼐.浙江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61550
【文章來源】: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36(06)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燃料反應器溫度對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的影響
水蒸氣不僅是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反應的產(chǎn)物,也可以作為氣化反應的氣化劑,用來調整合成氣中H2和CO的比例。圖4為燃料反應器溫度1273 K、生物質1 kmol,n(O)/n(B)為0.16時水蒸氣/生物質摩爾比(n(H2O)/n(B))對生物質化學鏈氣化過程的影響。由圖4可知,隨著n(H2O)/n(B)的增大,CO生成量減小,H2和CO2生成量逐漸增大。這是因為水蒸氣含量增多,可以抑制載氧體的還原反應正向進行,同時使水汽平衡反應(52)正向移動。CH4生成量較小,其原因與3.1節(jié)所述相同。水蒸氣可以作為氣化介質為化學鏈氣化過程提供額外的氧,促進了碳的轉化,提高了碳轉化率。但當n(H2O)/n(B)大于0.4時,合成氣生成量無明顯變化。同時,過量水蒸氣增大了系統(tǒng)的壓強,碳的轉化受到抑制。綜上所述,水蒸氣的引入有利于生物質的氣化,提高合成氣中n(H2)/n(CO),改善合成氣品質。在實際的氣化反應系統(tǒng)中,水蒸氣過多會使反應器中混合氣的體積流速升高,與載氧體的接觸時間變短,反應不充分。此外,未參與反應的水蒸氣會帶走大量潛熱,降低氣化反應溫度,從而影響系統(tǒng)的氣化效率。因此,n(H2O)/n(B)要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一個最佳值。n(H2O)/n(B)優(yōu)化值為0.4。
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Mn、Cu有多種價態(tài),且燃料反應器中不僅有熱解、氣化反應,還有水汽變換、重整等反應,因此生物質化學鏈氣化是一個復雜過程,在燃料反應器內有多個反應相互競爭,最終的氣化是多個反應相互協(xié)同和綜合作用的結果。依據(jù)式(3),由軟件“Reaction Equation”計算得到燃料反應器內各個反應的ΔG隨溫度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反應(5)~(15)、(16)~(26)、(27)~(37)、(38)~(48)分別為CH4、H2、CO和C將CuMn2O4還原至不同程度的狀態(tài)。從圖1可知:這44個反應的ΔG大多小于0,溫度越高,ΔG的絕對值越大,反應越容易發(fā)生。當CuMn2O4被CH4、H2、CO和C還原至相同狀態(tài)時,如反應(14)、(25)、(36)和(47),CH4與CuMn2O4反應的ΔG最小,說明CH4與CuMn2O4的反應活性最高,CuMn2O4最容易被CH4還原。另外,反應(14)的ΔG小于反應(10),因此Mn2O3優(yōu)先于CuO被還原;對比反應(25)和(21)、(36)和(32)、(47)和(43)的ΔG也可得出此結論。由圖1(a)可知,當反應溫度為1273 K時,CH4與CuMn2O4反應的產(chǎn)物都是Cu、H2O和CO2的情況下,ΔG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反應(5)、反應(6)、反應(7)、反應(8),且反應(8)的ΔG約為0,可以得出CuMn2O4載氧體中Mn組分的還原過程為Mn2O3→Mn3O4→MnO,而MnO很難被還原成Mn單質。同樣,對比反應(6)、(11)和(14)在1273 K時的ΔG,可知CuMn2O4載氧體中Cu組分的還原過程為CuO→Cu2O→Cu。圖1(b)、(c)和(d)中CuMn2O4各組分的還原過程與圖1(a)中的一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化學鏈氣化過程中CuFe2O4/SiO2載氧體的反應性能及次煙煤的結構演變[J]. 安梅,潘鑫,胡修德,馬晶晶,郭慶杰.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20(04)
[2]MnFeO3和MnFe2O4氧載體在稻草化學鏈氣化中的應用[J]. 陳智豪,廖艷芬,莫菲,劉桂才,余昭勝,馬曉茜. 化工學報. 2019(12)
[3]基于CuFe2O4載氧體的羊腸煤化學鏈氣化特性[J]. 安梅,馬晶晶,吳唯,任天,胡修德,郭慶杰.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9(03)
[4]基于CoFe2O4載氧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反應特性[J]. 王旭鋒,劉晶,劉豐,楊應舉. 化工學報. 2019(04)
[5]化學鏈熱解煤焦油工藝的模擬及優(yōu)化[J]. 鞏明鑫,王翠蘋,郭慶杰,李勇鵬,鞏建.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8(05)
[6]基于Fe2O3載氧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熱力學模擬研究[J]. 黃振,劉帥,李德波,湛志鋼,何方,李海濱. 太陽能學報. 2017(05)
[7]基于層狀氫氧化物衍生復合氧載體的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實驗研究[J]. 魏國強,何方,趙增立,趙偉娜,黃振,鄭安慶,趙坤,馮宜鵬,李海濱. 燃料化學學報. 2016(03)
[8]固體原料化學鏈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J]. 羅四維,李軍,張然,王芳杰,崔龍鵬.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15(02)
[9]生物質半焦/銅基載氧體氣化反應特性研究[J]. 冉景煜,張松,秦昌雷,禹建功,付范萱,楊琳. 燃料化學學報. 2014(11)
[10]我國生物質能源發(fā)展現(xiàn)狀與戰(zhàn)略思考[J]. 閆金定. 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 2014(04)
博士論文
[1]煤化學鏈燃燒的鐵/銅/錳基氧載體的實驗及反應動力學研究[D]. 梅道鋒.華中科技大學 2016
[2]基于CaO載碳體的煤化學鏈氣化關鍵過程實驗研究[D]. 榮鼐.浙江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615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4615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