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與四種不同有機物的共熱解技術進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2:52
環(huán)境污染及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開發(fā)利用迫在眉睫.共熱解技術是獲取高品質的熱解油、可燃氣及焦炭的重要手段,為解決環(huán)境污染、實現(xiàn)資源高效潔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目前國內外對共熱解技術的研究主要在于:將生物質與有機物以不同質量比混合熱解,通過熱重分析、氣相色譜/質譜分析(GC/MS)等多種方法研究生物質與有機物之間的協(xié)同效應機理及其對產物的產量及質量的影響.本文以生物質與塑料、輪胎、煤、污泥四種有機物的共熱解技術為例,對近年來國內外生物質共熱解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歸納與總結,并對生物質共熱解技術發(fā)展做出展望.
【文章來源】:廣州航海學院學報. 2019,27(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生物質熱解技術
2 生物質與塑料共熱解技術
3 生物質與輪胎共熱解技術
4 生物質與煤共熱解技術
5 生物質與污泥共熱解技術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氣氛對煤熱解行為影響的研究進展[J]. 牛帥星,周亞杰,張文靜,閆倫靜,白永輝. 應用化工. 2019(03)
[2]熱解污泥生物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于天宇,胡思雨. 建筑與預算. 2019(02)
[3]城市固體廢物現(xiàn)狀及處置技術比較分析[J]. 劉敬武.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2)
[4]煤和生物質共熱解研究現(xiàn)狀[J]. 王躍. 廣州化工. 2018(19)
[5]廢輪胎與生物質共熱解特性研究[J]. 吳凱,朱錦嬌,朱躍釗,楊燁.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8(05)
[6]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 趙曉輝,王博. 西部皮革. 2018(08)
[7]煤與生物質共熱解工藝的研究進展[J]. 何玉遠,常春,方書起,陳俊英,李洪亮,馬曉建. 可再生能源. 2018(02)
[8]城市污泥熱解及能量平衡分析[J]. 邊瀟瀟,張海鵬,孫翔,于英民,李青松. 可再生能源. 2016(05)
[9]煤快速熱解制油技術問題的化學反應工程根源:逆向傳熱與傳質[J]. 劉振宇. 化工學報. 2016(01)
[10]生物質與污水污泥共熱解特性研究[J]. 金湓,李寶霞. 可再生能源. 2014(02)
本文編號:3161444
【文章來源】:廣州航海學院學報. 2019,27(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生物質熱解技術
2 生物質與塑料共熱解技術
3 生物質與輪胎共熱解技術
4 生物質與煤共熱解技術
5 生物質與污泥共熱解技術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氣氛對煤熱解行為影響的研究進展[J]. 牛帥星,周亞杰,張文靜,閆倫靜,白永輝. 應用化工. 2019(03)
[2]熱解污泥生物炭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于天宇,胡思雨. 建筑與預算. 2019(02)
[3]城市固體廢物現(xiàn)狀及處置技術比較分析[J]. 劉敬武.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2)
[4]煤和生物質共熱解研究現(xiàn)狀[J]. 王躍. 廣州化工. 2018(19)
[5]廢輪胎與生物質共熱解特性研究[J]. 吳凱,朱錦嬌,朱躍釗,楊燁.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 2018(05)
[6]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 趙曉輝,王博. 西部皮革. 2018(08)
[7]煤與生物質共熱解工藝的研究進展[J]. 何玉遠,常春,方書起,陳俊英,李洪亮,馬曉建. 可再生能源. 2018(02)
[8]城市污泥熱解及能量平衡分析[J]. 邊瀟瀟,張海鵬,孫翔,于英民,李青松. 可再生能源. 2016(05)
[9]煤快速熱解制油技術問題的化學反應工程根源:逆向傳熱與傳質[J]. 劉振宇. 化工學報. 2016(01)
[10]生物質與污水污泥共熱解特性研究[J]. 金湓,李寶霞. 可再生能源. 2014(02)
本文編號:31614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1614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