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化棕櫚油的熱裂解特性及反應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23:02
本文選取棕櫚油經(jīng)加氫反應之后得到的氫化棕櫚油為研究對象,探究氫化棕櫚油的熱裂解特性以及反應機理,同時探究不同催化劑對氫化棕櫚油熱裂解反應的影響,從而完善棕櫚油熱裂解機理。開展熱裂解實驗前,本文通過TG-DTG、TG-FTIR、RS-FTIR、TG-MS和Py-GC-MS分析技術,初步了解原料的熱裂解特性。根據(jù)原料的熱裂解特性開展熱裂解實驗,并結(jié)合熱裂解試驗中溫度對產(chǎn)物分布的影響,將氫化棕櫚油的熱裂解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350℃和550℃為分界點,定義了熱裂解初期、中期和后期。同時,通過FT-IR、NMR和GC-MS分析技術檢測氫化棕櫚油熱裂解產(chǎn)物中生物燃料油的化學組成,對比天然棕櫚油的熱裂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減少,所得烷烴和烯烴的碳鏈均增長,熱裂解過程中氣體產(chǎn)物減少,熱裂解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異構化、烷基化反應,產(chǎn)生支鏈化合物。同時,本文利用先進的ESI-FT-ICR MS分析技術檢測生物燃料油中極性較強的長鏈化合物,并針對這部分化合含氧量高的問題,結(jié)合已有結(jié)論嘗試完善植物油熱裂解過程中氧原子的遷移路徑。在此基礎上探究不同催化劑對氫化棕櫚油熱裂解反應的影響。本文采用堿性催化劑、...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棕櫚油轉(zhuǎn)化為烴類產(chǎn)物的主要反應路徑[32,33]
氫化棕櫚油的熱裂解特性及反應機理研究3,34]。.3.1 棕櫚油中脂肪酸甘油酯熱裂解的研究現(xiàn)狀部分學者針對性地研究了棕櫚油中重要化學成分脂肪酸甘油酯的熱解機5,36]。脂肪酸甘油酯可以通過熱裂解轉(zhuǎn)化為丙烯酮、丙烯醛和脂肪酸,脂肪酸鏈長度和雙鍵數(shù)目取決于原料的化學組成。圖 1.2 顯示了脂肪酸甘油酯在熱初始階段,分解成了脂肪酸、丙烯醛和烯酮。
酸甘油酯熱裂解的研究現(xiàn)狀性地研究了棕櫚油中重要化學成分脂肪酸可以通過熱裂解轉(zhuǎn)化為丙烯酮、丙烯醛取決于原料的化學組成。圖 1.2 顯示了了脂肪酸、丙烯醛和烯酮。圖 1.2 脂肪酸甘油酯熱裂解[35,36]Fig. 1.2 Decomposition of triglyceride甘油酯熱解產(chǎn)生的化合物將繼續(xù)裂解,氫化合物,其中最關鍵的反應機理如圖脂肪酸熱裂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i/SAPO-11催化劑上棕櫚油加氫脫氧制異構烴燃料(英)[J]. 劉琪英,左華亮,張琦,王鐵軍,馬隆龍. 催化學報. 2014(05)
[2]微波裂解硬脂酸鈉脫羧成烴機理研究[J]. 王允圃,劉玉環(huán),阮榕生,萬益琴,張錦勝,彭紅. 化學學報. 2012(02)
[3]正丁烷及丁烯-1在不同硅鋁比ZSM-5分子篩上吸附的實驗與模型(英文)[J]. 王斐,汪文川,黃世萍,滕加偉,謝在庫.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03)
[4]棕櫚油制備生物柴油研究[J]. 李為民,許漢祥,高琦. 化工時刊. 2006(12)
[5]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Phosphorus-Modified ZSM-5 Zeolite and Its Performance on Catalytic Pyrolysis to Produce Ethylene[J]. 柯明,汪燮卿,張鳳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3(06)
[6]棕櫚油不需要氫化——談談棕櫚油在人造奶油、起酥油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高瑋. 中國油脂. 1992(04)
[7]關于另一個論題——棕櫚油的研究[J]. P.Parameswaran,張雁.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1988(03)
本文編號:2919049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棕櫚油轉(zhuǎn)化為烴類產(chǎn)物的主要反應路徑[32,33]
氫化棕櫚油的熱裂解特性及反應機理研究3,34]。.3.1 棕櫚油中脂肪酸甘油酯熱裂解的研究現(xiàn)狀部分學者針對性地研究了棕櫚油中重要化學成分脂肪酸甘油酯的熱解機5,36]。脂肪酸甘油酯可以通過熱裂解轉(zhuǎn)化為丙烯酮、丙烯醛和脂肪酸,脂肪酸鏈長度和雙鍵數(shù)目取決于原料的化學組成。圖 1.2 顯示了脂肪酸甘油酯在熱初始階段,分解成了脂肪酸、丙烯醛和烯酮。
酸甘油酯熱裂解的研究現(xiàn)狀性地研究了棕櫚油中重要化學成分脂肪酸可以通過熱裂解轉(zhuǎn)化為丙烯酮、丙烯醛取決于原料的化學組成。圖 1.2 顯示了了脂肪酸、丙烯醛和烯酮。圖 1.2 脂肪酸甘油酯熱裂解[35,36]Fig. 1.2 Decomposition of triglyceride甘油酯熱解產(chǎn)生的化合物將繼續(xù)裂解,氫化合物,其中最關鍵的反應機理如圖脂肪酸熱裂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i/SAPO-11催化劑上棕櫚油加氫脫氧制異構烴燃料(英)[J]. 劉琪英,左華亮,張琦,王鐵軍,馬隆龍. 催化學報. 2014(05)
[2]微波裂解硬脂酸鈉脫羧成烴機理研究[J]. 王允圃,劉玉環(huán),阮榕生,萬益琴,張錦勝,彭紅. 化學學報. 2012(02)
[3]正丁烷及丁烯-1在不同硅鋁比ZSM-5分子篩上吸附的實驗與模型(英文)[J]. 王斐,汪文川,黃世萍,滕加偉,謝在庫.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03)
[4]棕櫚油制備生物柴油研究[J]. 李為民,許漢祥,高琦. 化工時刊. 2006(12)
[5]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Phosphorus-Modified ZSM-5 Zeolite and Its Performance on Catalytic Pyrolysis to Produce Ethylene[J]. 柯明,汪燮卿,張鳳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3(06)
[6]棕櫚油不需要氫化——談談棕櫚油在人造奶油、起酥油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高瑋. 中國油脂. 1992(04)
[7]關于另一個論題——棕櫚油的研究[J]. P.Parameswaran,張雁.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1988(03)
本文編號:29190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29190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