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天隆一號突變體庫及CRISPR/Cas9技術平臺的初步構建
發(fā)布時間:2022-06-03 19:41
大豆【Glycine max(L.)Merr.】屬于豆科、蝶形花亞科、大豆屬,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種植較廣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也是植物油脂的來源之一。由于大豆是古四倍體,大約有75%的基因是以同源基因的形式表現的,其基因組結構復雜和遺傳轉化效率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功能基因組研究的發(fā)展。隨著大豆基因組測序的初步完成,大豆功能基因組研究也逐漸成為研究的重點。突變體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材料,也是大豆遺傳育種改良的基礎材料。因此,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線和甲基磺酸乙酯處理大豆“天隆一號”以構建大豆突變體庫以及以花發(fā)育相關基因Gm PTL和Gm AP1為基礎構建CRISPR/Cas9技術平臺編輯大豆,獲得大豆花發(fā)育相關的突變體。具體實驗結果如下:1.大豆突變體庫的構建對誘變后的大豆“天隆一號”種子的M2和M3代的突變體進行表型性狀的調查和統(tǒng)計,進一步篩選分析獲得了包括株型、葉、花、莖、莢等性狀變異的材料140份。其中獲得葉變異材料63份,株型變異材料75份,花變異材料11份,莢變異材料18份;種子變異材料50份,熟期變異材料28份。同一株系存在有不同變異性狀。2.分子標記鑒定從大豆...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植物突變體庫研究進展
1.1.1 自發(fā)突變
1.1.2 物理輻射誘變
1.1.3 化學試劑誘變
1.1.4 生物學技術誘變
1.2 大豆突變體庫研究進展
1.2.1 大豆理化誘變研究進展
1.2.2 CRISPR/Cas9 技術在大豆基因敲除中的研究進展
1.2.3 大豆轉基因技術的進展
1.2.4 植物花形態(tài)發(fā)育研究進展
1.3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第2章 大豆突變體庫的構建
2.1 材料與試劑
2.1.1 植物材料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耗材和儀器
2.1.4 實驗溶液的配置
2.2 實驗方法
2.2.1 誘變處理
2.2.2 播種與收獲
2.2.3 表型調查
2.2.4 SSR分子檢測
2.2.5 RT-qPCR基因表達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誘變效應分析
2.3.2 性狀分析
2.3.3 突變體的SSR分子標記檢測
2.3.4 RT-qPCR分析
2.4 討論
第3章 CRISPR/Cas9 技術平臺的構建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菌株和質粒
3.1.3 實驗試劑
3.1.4 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液配方
3.1.5 實驗耗材和儀器
3.1.6 PCR擴增所用的引物列表
3.2 實驗方法
3.2.1 構建載體
3.2.2 載體的轉化
3.2.3 農桿菌介導的大豆子葉節(jié)轉化
3.2.4 發(fā)根農桿菌K599 誘導毛狀根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靶點的選擇
3.3.2 重組質粒轉化農桿菌的鑒定
3.3.3 發(fā)根農桿菌誘導“天隆1 號”大豆發(fā)狀根的檢測
3.3.4 根癌農桿菌介導的大豆子葉節(jié)轉化
3.3.5 小結與討論
第4章 結論
第5章 創(chuàng)新點和展望
5.1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0Co-γ射線誘變大豆“桂夏7號”突變體篩選[J]. 孫孟園,白云,李振宇,黎艷,蔣亨珂,孫歆,余靚,劉春燕,杜俊波,楊文鈺. 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8(06)
[2]甲基磺酸乙酯誘變煙草的SSR多態(tài)性分析[J]. 薄韶云,劉文濤,張漸隆,溫亮,曹鵬云,吳新儒,晁江濤,李志遠,王大偉,劉貫山. 分子植物育種. 2019(17)
[3]擬南芥白化突變體反射光譜及色素含量研究[J]. 郭彥,張文會. 安徽農學通報. 2018(14)
[4]菜豆品種黃金勾伽瑪射線突變體庫的建立及突變表型觀察[J]. 郭寧,鄭佳佳,胡博,顧詠梅,郭若琳,吳紅艷,張文靜,姚文靜,翟紅,夏正俊. 土壤與作物. 2018(02)
[5]60Co誘變大豆滯綠突變體M6變異分析[J]. 溫宏偉,王鵬,李貴全.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8(04)
[6]農桿菌T-DNA傳遞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 王根平,張婷,師志剛,程汝宏.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5)
[7]Ri質粒T-DNA對6年生轉基因三倍體毛白楊生長和生理性狀的影響[J]. 王瑞雪,邱彤,劉紅梅,張曉軍,梁海永,王進茂. 核農學報. 2017(06)
[8]龍須菜果孢子的X射線誘變及優(yōu)勢突變體的篩選[J]. 魏惠惠,隋正紅,王津果,杜青偉,商二磊,米萍,闕州.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9)
[9]甜瓜T-DNA插入突變體的構建[J]. 許榮華,姜陸,寧雪飛,李冠. 新疆農業(yè)科學. 2016(06)
[10]大豆華夏3號突變體庫構建及SSR分子標記[J]. 黃益安,鄧小娟,萬海波,王朋,方小龍,張杰,楊存義.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6(02)
博士論文
[1]甘藍型油菜EMS突變體庫的構建及TILLING、EcoTILLING技術的應用研究[D]. 汪念.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T-DNA插入突變體庫構建[D]. 李慧玲.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2
[2]粳稻“日本晴”突變體庫的創(chuàng)建和部分重要性狀的遺傳分析[D]. 阮伯勝.浙江大學 2008
[3]~(60)Co-γ射線對厚皮甜瓜的生物學效應研究[D]. 劉芹.新疆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53363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植物突變體庫研究進展
1.1.1 自發(fā)突變
1.1.2 物理輻射誘變
1.1.3 化學試劑誘變
1.1.4 生物學技術誘變
1.2 大豆突變體庫研究進展
1.2.1 大豆理化誘變研究進展
1.2.2 CRISPR/Cas9 技術在大豆基因敲除中的研究進展
1.2.3 大豆轉基因技術的進展
1.2.4 植物花形態(tài)發(fā)育研究進展
1.3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第2章 大豆突變體庫的構建
2.1 材料與試劑
2.1.1 植物材料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耗材和儀器
2.1.4 實驗溶液的配置
2.2 實驗方法
2.2.1 誘變處理
2.2.2 播種與收獲
2.2.3 表型調查
2.2.4 SSR分子檢測
2.2.5 RT-qPCR基因表達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誘變效應分析
2.3.2 性狀分析
2.3.3 突變體的SSR分子標記檢測
2.3.4 RT-qPCR分析
2.4 討論
第3章 CRISPR/Cas9 技術平臺的構建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菌株和質粒
3.1.3 實驗試劑
3.1.4 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液配方
3.1.5 實驗耗材和儀器
3.1.6 PCR擴增所用的引物列表
3.2 實驗方法
3.2.1 構建載體
3.2.2 載體的轉化
3.2.3 農桿菌介導的大豆子葉節(jié)轉化
3.2.4 發(fā)根農桿菌K599 誘導毛狀根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靶點的選擇
3.3.2 重組質粒轉化農桿菌的鑒定
3.3.3 發(fā)根農桿菌誘導“天隆1 號”大豆發(fā)狀根的檢測
3.3.4 根癌農桿菌介導的大豆子葉節(jié)轉化
3.3.5 小結與討論
第4章 結論
第5章 創(chuàng)新點和展望
5.1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0Co-γ射線誘變大豆“桂夏7號”突變體篩選[J]. 孫孟園,白云,李振宇,黎艷,蔣亨珂,孫歆,余靚,劉春燕,杜俊波,楊文鈺. 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8(06)
[2]甲基磺酸乙酯誘變煙草的SSR多態(tài)性分析[J]. 薄韶云,劉文濤,張漸隆,溫亮,曹鵬云,吳新儒,晁江濤,李志遠,王大偉,劉貫山. 分子植物育種. 2019(17)
[3]擬南芥白化突變體反射光譜及色素含量研究[J]. 郭彥,張文會. 安徽農學通報. 2018(14)
[4]菜豆品種黃金勾伽瑪射線突變體庫的建立及突變表型觀察[J]. 郭寧,鄭佳佳,胡博,顧詠梅,郭若琳,吳紅艷,張文靜,姚文靜,翟紅,夏正俊. 土壤與作物. 2018(02)
[5]60Co誘變大豆滯綠突變體M6變異分析[J]. 溫宏偉,王鵬,李貴全.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8(04)
[6]農桿菌T-DNA傳遞相關基因研究進展[J]. 王根平,張婷,師志剛,程汝宏. 分子植物育種. 2017(05)
[7]Ri質粒T-DNA對6年生轉基因三倍體毛白楊生長和生理性狀的影響[J]. 王瑞雪,邱彤,劉紅梅,張曉軍,梁海永,王進茂. 核農學報. 2017(06)
[8]龍須菜果孢子的X射線誘變及優(yōu)勢突變體的篩選[J]. 魏惠惠,隋正紅,王津果,杜青偉,商二磊,米萍,闕州.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9)
[9]甜瓜T-DNA插入突變體的構建[J]. 許榮華,姜陸,寧雪飛,李冠. 新疆農業(yè)科學. 2016(06)
[10]大豆華夏3號突變體庫構建及SSR分子標記[J]. 黃益安,鄧小娟,萬海波,王朋,方小龍,張杰,楊存義.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6(02)
博士論文
[1]甘藍型油菜EMS突變體庫的構建及TILLING、EcoTILLING技術的應用研究[D]. 汪念.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T-DNA插入突變體庫構建[D]. 李慧玲.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2
[2]粳稻“日本晴”突變體庫的創(chuàng)建和部分重要性狀的遺傳分析[D]. 阮伯勝.浙江大學 2008
[3]~(60)Co-γ射線對厚皮甜瓜的生物學效應研究[D]. 劉芹.新疆農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533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6533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