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甘肅河東大暴雨過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1-30 05:02
利用地面加密自動站資料、FY2E紅外云圖資料、NCEP 1°×1°再分析資料、多普勒雷達資料等,對2013年7月21日發(fā)生在甘肅河東的區(qū)域性大暴雨天氣過程進行診斷,分析其主要影響系統(tǒng)、物理量、衛(wèi)星云圖、雷達等特征。結果表明:西風槽東移、鋒區(qū)南壓使得高原槽生成并且加深,且西風槽與高原槽兩者在東移過程中同位相疊加,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退,是此次暴雨發(fā)生的主要影響系統(tǒng);高低空急流的耦合為暴雨的產生提供了有利條件;低層正渦度區(qū)、整層強烈的上升運動、充沛的水汽以及θse≥80℃的高能區(qū),是產生此次大暴雨的動力、水汽、能量、層結不穩(wěn)定條件;低質心暖云降水、對流單體的列車效應是造成局地持續(xù)性短時強水的主要原因。
【文章頁數(shù)】:5 頁
本文編號:3889554
【文章頁數(shù)】:5 頁
圖9慶陽雷達0.5°仰角反射率因子和徑向速度(a.21日21時09分;b.21日21時49分)
圖12013年7月21日08時至22日08時累計降水分布
圖27月21日20時至22日08時靈臺縣東王溝村站逐小時降水量
圖321日20時環(huán)流形式(a.500hPa;b.700hPa)
本文編號:38895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8895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