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特征與氣象成因及其預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6:39
京津冀地區(qū)是我國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近年來隨著區(qū)域經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等造成的區(qū)域空氣污染問題日趨凸顯,嚴重影響了當?shù)鼐用裆钯|量,制約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诖,本文首先分析了2013-2016年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時空分布特征,探析了污染物濃度與氣象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其次,采用客觀分型方法對京津冀地區(qū)地面天氣形勢進行分類,探究了不同天氣形勢下氣象條件和空氣污染的變化特征。第三,利用WRF-Chem模式模擬分析了京津冀地區(qū)重污染天氣特征和氣象成因以及地形因素在污染天氣過程中的作用。最后,基于逐步回歸方法構建了京津冀地區(qū)污染物濃度統(tǒng)計預報模型,并結合計算機技術建立了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預報系統(tǒng)。主要結論如下:(1)近年來,京津冀地區(qū)AQI年均值整體呈由南向北降低的趨勢,高值中心位于河北中南部;次高值中心位于天津、唐山地區(qū);河北北部AQI年均值低于90,重污染天氣很少出現(xiàn)。京津冀地區(qū)的首要污染物主要為顆粒物(PM2.5、PM10),承德、張家口等部分城市首要污染物為O3的比例也較高。(2)北京、天津、石家莊PM2.5、PM10和SO2濃度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NO2、...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來源
2.1.1 空氣污染資料來源
2.1.2 氣象資料來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空氣質量指數(shù)
2.2.2 污染氣象參數(shù)
2.2.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2.2.4 天氣分型
2.2.5 WRF-Chem數(shù)值模式
第三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特征
3.1 京津冀地區(qū)AQI空間分布
3.2 京津冀地區(qū)首要污染物分布
3.3 重點城市污染物濃度變化特征
3.3.1 污染物濃度年際變化
3.3.2 污染物濃度年變化
3.3.3 污染物濃度日變化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影響空氣污染的氣象因素分析
4.1 污染物濃度與地面氣象要素的關系
4.2 污染物濃度與邊界層氣象參數(shù)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天氣分型
5.1 天氣分型方法
5.2 天氣分型及污染氣象特征
5.2.1 分型結果
5.2.2 不同天氣形勢的空氣污染特征
5.2.3 不同天氣形勢的氣象要素及參數(shù)特征
5.2.4 污染個例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數(shù)值模擬分析
6.1 模擬方案設計
6.2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概況
6.3 模擬結果分析
6.3.1 氣象場模擬結果
6.3.2 污染物濃度模擬結果
6.4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氣象條件分析
6.4.1 天氣形勢
6.4.2 10m風場
6.4.3 邊界層高度
6.4.4 相對濕度
6.4.5 邊界層內溫濕風結構
6.5 地形對污染過程影響的敏感性試驗
6.6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預報系統(tǒng)研發(fā)
7.1 基于逐步回歸的統(tǒng)計預報模型
7.1.1 方法步驟
7.1.2 擬合結果
7.1.3 預報效果
7.2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預報系統(tǒng)簡介
7.3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討論
8.1 全文總結
8.2 特色及創(chuàng)新點
8.3 存在問題及下一步研究計劃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54624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來源
2.1.1 空氣污染資料來源
2.1.2 氣象資料來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空氣質量指數(shù)
2.2.2 污染氣象參數(shù)
2.2.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2.2.4 天氣分型
2.2.5 WRF-Chem數(shù)值模式
第三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特征
3.1 京津冀地區(qū)AQI空間分布
3.2 京津冀地區(qū)首要污染物分布
3.3 重點城市污染物濃度變化特征
3.3.1 污染物濃度年際變化
3.3.2 污染物濃度年變化
3.3.3 污染物濃度日變化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影響空氣污染的氣象因素分析
4.1 污染物濃度與地面氣象要素的關系
4.2 污染物濃度與邊界層氣象參數(shù)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天氣分型
5.1 天氣分型方法
5.2 天氣分型及污染氣象特征
5.2.1 分型結果
5.2.2 不同天氣形勢的空氣污染特征
5.2.3 不同天氣形勢的氣象要素及參數(shù)特征
5.2.4 污染個例分析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數(shù)值模擬分析
6.1 模擬方案設計
6.2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概況
6.3 模擬結果分析
6.3.1 氣象場模擬結果
6.3.2 污染物濃度模擬結果
6.4 典型污染天氣過程氣象條件分析
6.4.1 天氣形勢
6.4.2 10m風場
6.4.3 邊界層高度
6.4.4 相對濕度
6.4.5 邊界層內溫濕風結構
6.5 地形對污染過程影響的敏感性試驗
6.6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預報系統(tǒng)研發(fā)
7.1 基于逐步回歸的統(tǒng)計預報模型
7.1.1 方法步驟
7.1.2 擬合結果
7.1.3 預報效果
7.2 京津冀地區(qū)空氣污染預報系統(tǒng)簡介
7.3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討論
8.1 全文總結
8.2 特色及創(chuàng)新點
8.3 存在問題及下一步研究計劃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546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75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