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河流域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ENSO的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9:57
為了分析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并結合ENSO事件探究其相關性,基于撫河流域9個氣象站點1960—2005年的逐月降水資料,根據計算出的SPI指數,利用M-K趨勢檢驗、相關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05年撫河流域月、四季、年干旱及空間變化特征,并研究了ENSO事件與該區(qū)域的關系。結果表明:流域春季有干旱化趨勢,冬季有變濕態(tài)勢,20世紀60,70年代干旱次數多,強度大,在1990—2005年,流域整體上的干旱次數程度和次數有增加的趨勢?臻g變化上,各季節(jié)干旱高頻分別集中在流域東北部:春季在崇仁地區(qū),夏季在南豐和黎川地區(qū),秋季在撫州和金溪地區(qū),冬季在東鄉(xiāng)地區(qū)。撫河流域春季SSTA指數與SPI指數的相關性最明顯,秋、夏季隨之減弱。ENSO事件發(fā)生強度與撫河流域SPI影響因子的多項式擬合關系表明,ENSO事件暖事件年份的降水下降非常明顯,其發(fā)生干旱的可能性大于冷事件年份,即ENSO暖事件強度越大,研究區(qū)越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干旱事件。干旱對El Ni1o事件和La Ni1a事件的響應分別在滯后1~2個月、3~4個月的響應最為顯著。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
2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2.2 研究方法
2.2.1 SPI計算
2.2.2 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2.2.3 干旱評價指標計算
3 結果與分析
3.1 撫河流域多尺度干旱特征
3.2 撫河流域干旱空間變化特征
3.3 撫河流域干旱空間分布特征
3.3.1 干旱頻率分布
3.3.2 撫河流域中旱及以上干旱頻率分布
3.4 ENSO對撫河流域干旱的影響
3.4.1 SSTA與SPI值的相關性分析
3.4.2 ENSO冷暖事件
3.4.3 ENSO事件強度與SPI影響因子關系分析
3.4.4 ENSO事件強度與撫河流域SPI的關系分析
3.5 ENSO事件對干旱的滯后性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省降雨侵蝕力與氣候指數關系研究[J]. 徐澤華,韓美,路廣,朱繼前.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10)
[2]修河流域洪水變化特征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劉衛(wèi)林,劉麗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3]基于SPI干旱指數的?谑懈珊底兓卣餮芯縖J]. 孫秋慧,徐國賓,馬超,陳亮.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4)
[4]兩類ENSO事件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季節(jié)降水的影響[J]. 羅劍鋒,陳敏,李煜,彭濤,許浩霆.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4)
[5]山東降水時空分布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徐澤華,韓美,張廣彩,姜小翠.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6]近57a河源地區(qū)降水變化特征及其與ENSO事件的關系[J]. 曾欽文,殷美祥,曾思亮,羅瑞婷. 廣東水利水電. 2018(03)
[7]撫河臨水流域徑流量變化及其對降雨的響應[J]. 劉衛(wèi)林,劉麗娜,查思慧,吳德勝.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17(06)
[8]基于標準降水指數的黑龍江省氣象干旱特征分析[J]. 趙茹欣,王會肖,楊會彩,馬美紅,董宇軒. 節(jié)水灌溉. 2017(12)
[9]基于SPI的鄱陽湖流域多尺度旱澇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 肖麗英.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17(03)
[10]基于站點降雨量最優(yōu)擬合函數的SPI指數計算[J]. 吳紹飛,張翔,王俊釵,劉建峰,潘國艷. 干旱區(qū)地理. 2016(03)
碩士論文
[1]南海表層水溫的長周期變化及其與埃爾尼諾的耦合關系[D]. 鈕智旺.中國海洋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96281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
2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2.2 研究方法
2.2.1 SPI計算
2.2.2 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
2.2.3 干旱評價指標計算
3 結果與分析
3.1 撫河流域多尺度干旱特征
3.2 撫河流域干旱空間變化特征
3.3 撫河流域干旱空間分布特征
3.3.1 干旱頻率分布
3.3.2 撫河流域中旱及以上干旱頻率分布
3.4 ENSO對撫河流域干旱的影響
3.4.1 SSTA與SPI值的相關性分析
3.4.2 ENSO冷暖事件
3.4.3 ENSO事件強度與SPI影響因子關系分析
3.4.4 ENSO事件強度與撫河流域SPI的關系分析
3.5 ENSO事件對干旱的滯后性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省降雨侵蝕力與氣候指數關系研究[J]. 徐澤華,韓美,路廣,朱繼前.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10)
[2]修河流域洪水變化特征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劉衛(wèi)林,劉麗娜.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3]基于SPI干旱指數的?谑懈珊底兓卣餮芯縖J]. 孫秋慧,徐國賓,馬超,陳亮.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4)
[4]兩類ENSO事件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季節(jié)降水的影響[J]. 羅劍鋒,陳敏,李煜,彭濤,許浩霆.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4)
[5]山東降水時空分布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徐澤華,韓美,張廣彩,姜小翠.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6]近57a河源地區(qū)降水變化特征及其與ENSO事件的關系[J]. 曾欽文,殷美祥,曾思亮,羅瑞婷. 廣東水利水電. 2018(03)
[7]撫河臨水流域徑流量變化及其對降雨的響應[J]. 劉衛(wèi)林,劉麗娜,查思慧,吳德勝.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17(06)
[8]基于標準降水指數的黑龍江省氣象干旱特征分析[J]. 趙茹欣,王會肖,楊會彩,馬美紅,董宇軒. 節(jié)水灌溉. 2017(12)
[9]基于SPI的鄱陽湖流域多尺度旱澇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 肖麗英.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17(03)
[10]基于站點降雨量最優(yōu)擬合函數的SPI指數計算[J]. 吳紹飛,張翔,王俊釵,劉建峰,潘國艷. 干旱區(qū)地理. 2016(03)
碩士論文
[1]南海表層水溫的長周期變化及其與埃爾尼諾的耦合關系[D]. 鈕智旺.中國海洋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962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69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