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北上臺風突然轉向的預報著眼點
發(fā)布時間:2022-09-28 13:56
以2018年兩個登陸北上影響山東的臺風"摩羯"和"溫比亞"為例,討論分析了深入內陸的臺風在突然轉向時刻的預報著眼點。結果表明:臺風的移動路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副熱帶高壓(大陸高壓)的位置與強度,當高壓偏強時,可由三力平衡原理確定臺風未來的移動方向。同時,300~200 hPa高度層的風向可以提前18 h指示臺風即將發(fā)生路徑偏折。15日08時,臺風"摩羯"轉向角較大,主要原因是受高頻引導氣流影響,且沿著正高頻渦度平流的方向移動。而"溫比亞"進入渤海向東北方向移動,是受全風速與低頻氣流影響。這表明高頻流對轉向角度較大的臺風起引導作用,而環(huán)境風場對轉向角度不大的臺風起作用。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資料和方法
3 影響臺風路徑變化的受力分析
4 影響臺風路徑變化的不同時間尺度環(huán)流
4.1 引導氣流分析
4.2 低頻氣流分析
4.3 高頻氣流分析
5 不同時間尺度環(huán)流的渦度診斷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ST對臺風過程影響的敏感性試驗——以“杰拉華”為例[J]. 胡耀輝,趙彪,趙杰臣. 海洋預報. 2019(01)
[2]1710號臺風“海棠”前部龍卷天氣分析[J]. 史達偉,李超,韓桂榮,陳小宇. 海洋預報. 2018(05)
[3]影響黃渤海區(qū)域兩次北上臺風的對比分析[J]. 孫密娜,楊洋,姜皓嚴. 海洋預報. 2018(05)
[4]登陸華南臺風的頻數及強度變化特征分析[J]. 羅小莉,姚才,譚金凱. 海洋預報. 2018(04)
[5]2004年臺風“艾利”與“米雷”路徑異常變化分析[J]. 段晶晶,吳立廣,倪鐘萍. 氣象學報. 2014(01)
[6]2005—2010年臺風突變路徑的預報誤差及其環(huán)流背景[J]. 倪鐘萍,吳立廣,張玲. 氣象. 2013(06)
[7]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熱帶氣旋災害趨勢分析[J]. 張嬌艷,吳立廣,張強. 熱帶氣象學報. 2011(04)
[8]我國臺風預報業(yè)務的現狀及思考[J]. 許映龍,張玲,高拴柱. 氣象. 2010(07)
[9]SST對臺風“珍珠”影響的數值試驗[J]. 劉翔,蔣國榮,卓海峰. 海洋預報. 2009(03)
[10]邯鄲地區(qū)一次登陸臺風大暴雨過程觀測分析[J]. 張海霞,崔曉鵬,康鳳琴,蔡守新. 高原氣象. 2007(05)
本文編號:3681788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資料和方法
3 影響臺風路徑變化的受力分析
4 影響臺風路徑變化的不同時間尺度環(huán)流
4.1 引導氣流分析
4.2 低頻氣流分析
4.3 高頻氣流分析
5 不同時間尺度環(huán)流的渦度診斷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ST對臺風過程影響的敏感性試驗——以“杰拉華”為例[J]. 胡耀輝,趙彪,趙杰臣. 海洋預報. 2019(01)
[2]1710號臺風“海棠”前部龍卷天氣分析[J]. 史達偉,李超,韓桂榮,陳小宇. 海洋預報. 2018(05)
[3]影響黃渤海區(qū)域兩次北上臺風的對比分析[J]. 孫密娜,楊洋,姜皓嚴. 海洋預報. 2018(05)
[4]登陸華南臺風的頻數及強度變化特征分析[J]. 羅小莉,姚才,譚金凱. 海洋預報. 2018(04)
[5]2004年臺風“艾利”與“米雷”路徑異常變化分析[J]. 段晶晶,吳立廣,倪鐘萍. 氣象學報. 2014(01)
[6]2005—2010年臺風突變路徑的預報誤差及其環(huán)流背景[J]. 倪鐘萍,吳立廣,張玲. 氣象. 2013(06)
[7]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熱帶氣旋災害趨勢分析[J]. 張嬌艷,吳立廣,張強. 熱帶氣象學報. 2011(04)
[8]我國臺風預報業(yè)務的現狀及思考[J]. 許映龍,張玲,高拴柱. 氣象. 2010(07)
[9]SST對臺風“珍珠”影響的數值試驗[J]. 劉翔,蔣國榮,卓海峰. 海洋預報. 2009(03)
[10]邯鄲地區(qū)一次登陸臺風大暴雨過程觀測分析[J]. 張海霞,崔曉鵬,康鳳琴,蔡守新. 高原氣象. 2007(05)
本文編號:36817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68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