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9 15:31
近年來,空氣污染、氣溫升高,沙塵暴、臺風、颶風、龍卷風、氣溫變化無常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fā),對全球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與挑戰(zhàn),威脅到了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各國必須一起共同面對的全球性問題。中國在參與和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中,持續(xù)高速的經濟增長所產生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的關注,甚至是批評。與此同時,中國目前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很多,如大氣污染、降水量逐年減少、海平面持續(xù)上升、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頻現(xiàn)、農牧業(yè)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等等。這些方面的威脅對當前中國的發(fā)展模式和消費模式、能源結構與創(chuàng)新、農業(yè)領域及沿海地區(qū)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主要面臨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的問題。國內主要有民眾對承擔減排任務的不認同、科研投入與重視度不足、氣候變化治理的相關法律不健全和傳統(tǒng)產業(yè)轉變生產模式不積極;國際方面主要是不平等的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氣候變化治理中居于主導地位、各國相對缺失的平等化制度支持和發(fā)達國家,以及各國、集團的立場分歧:歐盟及傘形集團國家企圖利用當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來強制發(fā)展中國家承擔減排義務,但發(fā)展中國家則強調以歷史排放總量作為標準來制定國際減排義務,爭取自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權。在這樣的國際國內壓力下,本文在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歷史責任原則和最低限度原則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如何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提出了國內國際兩個層面的建議對策,即國內方面需要在全社會開展氣候變化治理的宣傳教育,主動重視國內科學研究與評估,完善氣候變化治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同時努力以實際行動促進節(jié)能減排;在國際社會中,推動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向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積極促進南南合作增強發(fā)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主動尋求與北方國家對話解決分歧,同時也充分借助國際組織來從側面緩和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尖銳分歧。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社會最大挑戰(zhàn),全球氣候變化治理行動更是刻不容緩。無論從國內現(xiàn)實需要還是從國際壓力來看,中國積極采取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都已是必然之策。唯有順勢而為,抓住機遇,在面對挑戰(zhàn)的同時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低碳轉變才是最佳的對策。
【學位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P467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3 對已有研究的評價
1.3 研究內容與目的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點與難點
1.5.1 研究重點
1.5.2 研究難點
1.6 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
1.6.1 創(chuàng)新點
1.6.2 不足之處
1.7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1.7.1 相關概念界定
1.7.2 理論基礎
2 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特點及影響
2.1 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2 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
2.3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
3 中國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與挑戰(zhàn)
3.1 中國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
3.1.1 大氣污染嚴重
3.1.2 降水量減少與海平面上升
3.1.3 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頻現(xiàn)
3.1.4 農牧業(yè)及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損失
3.2 中國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
3.2.1 對中國現(xiàn)有發(fā)展模式和消費模式的挑戰(zhàn)
3.2.2 對中國現(xiàn)有能源結構及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3.2.3 對農業(yè)領域及沿海地區(qū)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挑戰(zhàn)
4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面臨的問題
4.1 中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困境
4.1.1 民眾對承擔減排任務的不認同
4.1.2 科研投入與重視度仍不足
4.1.3 氣候變化治理的相關法律不健全
4.1.4 傳統(tǒng)產業(yè)轉變生產模式不積極
4.2 不平等的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
4.2.1 西方發(fā)達國家居于主導地位
4.2.2 各國相對缺失的平等化制度支持
4.2.3 主要利益集團的立場分歧
5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策略
5.1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基本原則
5.1.1 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
5.1.2 堅持歷史責任原則
5.1.3 堅持最低限度原則
5.2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國內路徑
5.2.1 開展氣候變化的宣傳教育
5.2.2 重視科學評估與研究
5.2.3 完善氣候變化治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
5.2.4 以實際行動促進節(jié)能減排
5.3 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向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5.3.1 促進南南合作增強話語權
5.3.2 主動尋求南北對話消除分歧
5.3.3 合理建設國際組織緩解矛盾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及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7393
【學位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P467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述評
1.2.3 對已有研究的評價
1.3 研究內容與目的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點與難點
1.5.1 研究重點
1.5.2 研究難點
1.6 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
1.6.1 創(chuàng)新點
1.6.2 不足之處
1.7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1.7.1 相關概念界定
1.7.2 理論基礎
2 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特點及影響
2.1 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2 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
2.3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
3 中國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與挑戰(zhàn)
3.1 中國面臨的氣候變化威脅
3.1.1 大氣污染嚴重
3.1.2 降水量減少與海平面上升
3.1.3 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頻現(xiàn)
3.1.4 農牧業(yè)及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損失
3.2 中國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
3.2.1 對中國現(xiàn)有發(fā)展模式和消費模式的挑戰(zhàn)
3.2.2 對中國現(xiàn)有能源結構及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3.2.3 對農業(yè)領域及沿海地區(qū)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挑戰(zhàn)
4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面臨的問題
4.1 中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困境
4.1.1 民眾對承擔減排任務的不認同
4.1.2 科研投入與重視度仍不足
4.1.3 氣候變化治理的相關法律不健全
4.1.4 傳統(tǒng)產業(yè)轉變生產模式不積極
4.2 不平等的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
4.2.1 西方發(fā)達國家居于主導地位
4.2.2 各國相對缺失的平等化制度支持
4.2.3 主要利益集團的立場分歧
5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策略
5.1 中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基本原則
5.1.1 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
5.1.2 堅持歷史責任原則
5.1.3 堅持最低限度原則
5.2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的國內路徑
5.2.1 開展氣候變化的宣傳教育
5.2.2 重視科學評估與研究
5.2.3 完善氣候變化治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
5.2.4 以實際行動促進節(jié)能減排
5.3 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向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5.3.1 促進南南合作增強話語權
5.3.2 主動尋求南北對話消除分歧
5.3.3 合理建設國際組織緩解矛盾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及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雙伍;肖蘭蘭;;中國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的立場演變[J];當代亞太;2010年01期
2 高小升;;試論基礎四國在后哥本哈根氣候談判中的立場和作用[J];當代亞太;2011年02期
3 檀躍宇;;全球氣候治理的困境及其歷史根源探析[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4 劉激揚;周謹平;;氣候治理正義與發(fā)展中國家策略[J];湖南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5 謝來輝;;新書速遞:全球氣候治理[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2年06期
6 李盛;;國際氣候治理的制度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7 安德雷斯·奧博黑特曼;伊娃·斯騰菲爾德;侯佳儒;;中國氣候政策的發(fā)展及其與后京都國際氣候新體制的融合[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年06期
8 楊春瑰;;氣候治理的國際合作制度生成與演化發(fā)展——從演化經濟學的角度[J];求索;2011年12期
9 葛漢文;全球氣候治理中的國際機制與主權國家[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03期
10 莊貴陽;;后京都時代國際氣候治理與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長治;后京都時代的全球氣候治理與中國[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煜麗;聯(lián)合國與全球氣候治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473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84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