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水楊酸、三唑酮對水淹脅迫下杜仲生理特性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6 15:23
【摘要】:本文以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苗圃的二年生杜仲苗為供試材料,分別對其作A(正常生長)、B(水淹+噴清水)、C(水淹+噴水楊酸)、D(水淹+噴三唑酮)四種處理,通過觀察并記錄植物形態(tài)、光合參數、葉綠素熒光及其生理生態(tài)的相關數據,并用Excel和SPPSS13.0版軟件綜合分析比較了不同處理的二年生杜仲苗的耐澇性,揭示水楊酸和三唑酮對杜仲淹水適應性的部分原因,為深入研究杜仲的抗?jié)承蕴峁┗镜睦碚撘罁?同時,對杜仲的水分管理和在園林上的科學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試驗結果表明:1.從外部形態(tài)而言,水淹噴清水的杜仲在25d全部瀕臨死亡,而水楊酸和三唑酮處理的植株在20d時生長狀況相對較好。水楊酸處理的植株在一定時期內促進生長,而三唑酮處理的植株則通過矮化現象來緩解水淹脅迫的傷害。2.從光合參數而言,清水處理組的杜仲苗其凈光合速率直線下降,而水楊酸、三唑酮處理的杜仲在一定程度上誘導閉合氣孔張開,提高葉綠素含量,同時,減少杜仲PSII內色素吸收的能量流向光化學的能量,保護光合機構的破壞。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淹脅迫下杜仲的凈光合速率。3.從生理特性而言,適宜濃度的水楊酸和三唑酮處理可以提高杜仲體內的酶活性,促進有機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積累,抑制膜脂氧化,降低細胞的膜透性,保護了膜結構和功能的破壞,從而減輕了水淹脅迫對二年生杜仲的危害。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422;S567.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文鑲;李莉;楊更亮;李志偉;張國慶;;農藥三唑酮分子印跡聚合物的識別特性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2 郭振飛,盧少云,李寶盛,李明啟;三唑酮對綠豆幼苗葉片衰老的延緩作用[J];植物學報;1998年05期

3 馮兆忠,徐仰倉,王靜,王萍;三唑酮浸種后黃瓜幼苗的生理生化變化[J];西北植物學報;2001年03期

4 孫曉春;楊桂朋;周立敏;高先池;林志峰;;三唑酮在水體系中的光化學降解研究[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9年03期

5 郭振飛,盧少云,李明啟;三唑酮提高水稻幼苗抗旱性的研究[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6期

6 陳明德,張洪奎,廖聯安,郭奇珍;相轉移催化一步合成三唑酮的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7 周曉馥,徐洪偉;三唑酮對玫瑰切花衰老指標的影響(簡報)[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0年05期

8 馮兆忠,王靜;三唑酮對離體黃瓜子葉膜系統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02年03期

9 盧少云,郭振飛,李寶盛,李明啟;三唑酮對離體水稻葉片衰老的延緩作用[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10 黃麗麗;康振生;韓青梅;王蘭;宗兆鋒;古麗皮艷;;三唑酮對玉米彎孢病菌超微結構和細胞化學的影響[J];菌物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楊仁斌;高海英;龔道新;;三唑酮在土壤中的降解及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A];首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許永久;;雜交稻噴施三唑酮的增產效應[A];2003’華東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暨江蘇省植物病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3年

3 王霞;秦曙;周華;喬雄梧;;三唑酮在棉花上的殘留試驗研究[A];第十五次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文集(上冊)[C];2005年

4 王玉卿;李克斌;尹姣;曹雅忠;劉樹森;肖春;曹煜;;國內三唑酮復配制劑的研究進展[A];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偉國;陳姍姍;高金山;李重九;;玉米中三唑酮、三唑醇-a、三唑醇-b殘留量的氣相色譜-質譜檢測[A];中國質譜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4年

6 郭一丹;李強;王保通;付曉麗;王芳;;陜西省小麥白粉菌對三唑酮的抗藥性監(jiān)測[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夏燁;周益林;段霞瑜;劉學敏;;2002年部分麥區(qū)小麥白粉菌對三唑酮的抗藥性監(jiān)測[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馬嚴明;周明國;;小麥白粉病菌對三唑酮的抗藥性監(jiān)測[A];2003’華東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暨江蘇省植物病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3年

9 陸長嬰;季明東;李沛元;徐潤成;陳茂林;;多菌靈和三唑酮混配對小麥病害的協同殺菌作用[A];江蘇省植物病理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方圓;三唑酮噴施濃度過大對蠶豆有藥害[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10年

2 武予清;麥播警惕辛硫磷三唑酮“一拌無芽”[N];農民日報;2008年

3 方圓 水清;小麥白粉病可用三唑酮、烯唑醇防治[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7年

4 方圓;三唑酮控制小麥銹病效果好[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淑;三唑酮種子包衣對小麥幼芽抗寒因子及相關基因表達量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何斐;水楊酸、三唑酮對水淹脅迫下杜仲生理特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3 劉玉波;三唑酮在蘋果中的降解與遷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4 周安文;三唑酮在土壤中的吸附遷移及對土壤酶活性影響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牛紅紅;三唑酮及代謝物在甘藍、土壤中的殘留及有機質對其降解影響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林建;多菌靈、三唑酮在杭白芍、白術及其土壤中的殘留行為[D];浙江大學;2010年

7 劉毅華;三唑酮的水環(huán)境化學行為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王險;三唑酮原藥中主要雜質的合成及定性、定量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高海英;三唑酮在土壤環(huán)境中的吸附和降解行為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郭一丹;陜西省小麥白粉菌對三唑酮的抗藥性監(jiān)測及毒性結構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162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7162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aec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