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多糖精細結構鑒定及鐵修飾對其結構、活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4-23 10:26
桑葚是一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營養(yǎng)價值的“藥食同源”水果,富含黃酮、多酚、白藜蘆醇、多糖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元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腫瘤,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但目前對桑葚多糖的精細結構解析、提取與改性產生的影響及桑葚多糖結構與活性的關系尚不清楚。本論文首先研究了提取溫度對桑葚多糖生理活性及結構的影響,其次綜合應用化學和現(xiàn)代儀器分析技術鑒定桑葚多糖的精細結構,最后通過制備桑葚多糖與Fe(Ⅲ)兩種不同復合物研究Fe(Ⅲ)改性對多糖結構及活性的影響,為促進桑葚多糖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通過兩種溫度(30℃和90℃)提取桑葚多糖,經40%、60%和80%乙醇分級醇沉得到桑葚多糖組分MFPs-30-60、MFPs-30-80、MFPs-90-40、MFPs-90-60和MFPs-90-80,離子色譜分析表明5種多糖組分具有種類相同而比例不同的單糖組成;高效液相色譜分析表明各多糖組分分子量分布各不相同,高溫造成多糖降解;紅外光譜分析和原子力顯微鏡表明各多糖組分具有相似的官能團,而粒徑和初始結構不同,即溫度不同結構不同;體外活性實驗表明五種多糖具有不同的抗氧化、降血糖和...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桑葚的概況
1.2.1 桑葚生物化學成分的研究現(xiàn)狀
1.2.2 桑葚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1.3 多糖的提取、分離和純化
1.3.1 多糖的提取
1.3.2 多糖的分離純化
1.4 多糖結構的鑒定
1.4.1 多糖一級結構的鑒定
1.4.2 多糖高級結構的鑒定
1.4.3 多糖鏈構象及表征方法
1.5 多糖鐵復合物的研究現(xiàn)狀
1.6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與主要內容
1.6.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6.2 主要研究內容
1.6.3 技術路線
第二章 不同提取溫度下桑葚多糖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2.1 前言
2.2 實驗材料和儀器
2.2.1 原料與試劑
2.2.2 儀器與設備
2.3 實驗步驟
2.3.1 桑葚粗多糖的提取
2.3.2 桑葚粗多糖的化學組成分析
2.3.3 桑葚多糖分子量測定
2.3.4 紅外光譜測定
2.3.5 原子力顯微鏡測試
2.3.6 桑葚多糖抗氧化活性評價
2.3.7 桑葚多糖降血糖活性評價
2.3.8 桑葚多糖膽汁酸結合能力測定
2.3.9 統(tǒng)計分析
2.4 結果與討論
2.4.1 桑葚多糖結構表征
2.4.2 紅外光譜分析
2.4.3 原子力顯微鏡分析
2.4.4 桑葚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評估
2.4.5 桑葚多糖體外對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2.4.6 桑葚多糖的膽汁酸結合能力測定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桑葚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精細結構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材料與儀器
3.2.1 原料與試劑
3.2.2 儀器與設備
3.3 實驗步驟
3.3.1 桑葚多糖MFPs-90-40的分離純化
3.3.2 總糖含量測定
3.3.3 單糖和糖醛酸含量測定
3.3.4 分子量分布
3.3.5 紅外光譜測定
3.3.6 三股螺旋結構測定
3.3.7 高碘酸氧化與Smith降解
3.3.8 甲基化分析
3.3.9 核磁共振光譜測定
3.3.10 納米粒度分析
3.3.11 尺寸排阻色譜-多角度光散射聯(lián)用儀分析
3.3.12 原子力顯微鏡測試
3.3.13 透射電鏡測試
3.3.14 掃描電鏡測試
3.3.15 MFP1P抗氧化活性評價
3.3.16 統(tǒng)計分析
3.4 結果與分析
3.4.1 MFP1P結構表征
3.4.2 紅外光譜分析
3.4.3 三股螺旋結構分析
3.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3.4.5 甲基化分析
3.4.6 核磁共振光譜分析
3.4.7 MFP1P鏈構象分析
3.4.8 MFP1P微觀形態(tài)分析
3.4.9 MFP1P抗氧化活性分析
3.5 本章總結
第四章 桑葚多糖鐵復合物MFPs-Fe(Ⅲ)的制備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實驗材料與儀器
4.2.1 原料與試劑
4.2.2 儀器與設備
4.3 實驗步驟
4.3.1 桑葚多糖的制備與純化
4.3.2 MFP1、MFP2和MFP3 的理化特性分析
4.3.3 桑葚多糖-鐵(Ⅲ)復合物的制備
4.3.4 MFP和 MFP-Fe的結構表征
4.3.5 MFP和 MFP-Fe抗氧化活性評估
4.3.6 統(tǒng)計分析
4.4 結果與討論
4.4.1 MFP1、MFP2和MFP3 的理化特性
4.4.2 MFP1、MFP2和MFP3 的鐵結合能力
4.4.3 MFP和 MFP-Fe(Ⅲ)復合物的結構表征
4.4.4 多糖-鐵(Ⅲ)復合物螯合機理
4.4.5 MFP和 MFP-Fe(Ⅲ)復合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桑葚多糖鐵納米顆粒Fe3O4@MFPNPs的制備、抗氧化活性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5.1 前言
5.2 實驗材料與試劑
5.2.1 原料與試劑
5.2.2 儀器與設備
5.3 實驗步驟
5.3.1 桑葚多糖鐵納米顆粒(Fe3O4@MFPNPs)的制備
5.3.2 Fe3O4@MFPNPs的紅外光譜測定
5.3.3 Fe3O4@MFPNPs的1H NMR光譜測定
5.3.4 Fe3O4@MFPNPs圓二色光譜測定
5.3.5 Fe3O4@MFPNPs的掃描電鏡測定
5.3.6 Fe3O4@MFPNPs的透射電鏡測定
5.3.7 Fe3O4@MFPNPs的粒度分布測定
5.3.8 Fe3O4@MFPNPs的熱性能測定
5.3.9 MFP和 Fe3O4@MFPNPs抗氧化活性評價
5.3.10 MFP和 Fe3O4@MFPNPs小腸吸收特性測定
5.3.11 統(tǒng)計分析
5.4 結果與討論
5.4.1 紅外光譜分析
5.4.2 1HNMR光譜分析
5.4.3 圓二色光譜分析
5.4.4 形貌分析
5.4.5 粒度分布
5.4.6 多糖含量和熱性能分析
5.4.7 抗氧化活性分析
5.4.8 小腸吸收特性
5.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二、創(chuàng)新點
三、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本文編號:3799531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桑葚的概況
1.2.1 桑葚生物化學成分的研究現(xiàn)狀
1.2.2 桑葚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1.3 多糖的提取、分離和純化
1.3.1 多糖的提取
1.3.2 多糖的分離純化
1.4 多糖結構的鑒定
1.4.1 多糖一級結構的鑒定
1.4.2 多糖高級結構的鑒定
1.4.3 多糖鏈構象及表征方法
1.5 多糖鐵復合物的研究現(xiàn)狀
1.6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與主要內容
1.6.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6.2 主要研究內容
1.6.3 技術路線
第二章 不同提取溫度下桑葚多糖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2.1 前言
2.2 實驗材料和儀器
2.2.1 原料與試劑
2.2.2 儀器與設備
2.3 實驗步驟
2.3.1 桑葚粗多糖的提取
2.3.2 桑葚粗多糖的化學組成分析
2.3.3 桑葚多糖分子量測定
2.3.4 紅外光譜測定
2.3.5 原子力顯微鏡測試
2.3.6 桑葚多糖抗氧化活性評價
2.3.7 桑葚多糖降血糖活性評價
2.3.8 桑葚多糖膽汁酸結合能力測定
2.3.9 統(tǒng)計分析
2.4 結果與討論
2.4.1 桑葚多糖結構表征
2.4.2 紅外光譜分析
2.4.3 原子力顯微鏡分析
2.4.4 桑葚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評估
2.4.5 桑葚多糖體外對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2.4.6 桑葚多糖的膽汁酸結合能力測定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桑葚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精細結構研究
3.1 前言
3.2 實驗材料與儀器
3.2.1 原料與試劑
3.2.2 儀器與設備
3.3 實驗步驟
3.3.1 桑葚多糖MFPs-90-40的分離純化
3.3.2 總糖含量測定
3.3.3 單糖和糖醛酸含量測定
3.3.4 分子量分布
3.3.5 紅外光譜測定
3.3.6 三股螺旋結構測定
3.3.7 高碘酸氧化與Smith降解
3.3.8 甲基化分析
3.3.9 核磁共振光譜測定
3.3.10 納米粒度分析
3.3.11 尺寸排阻色譜-多角度光散射聯(lián)用儀分析
3.3.12 原子力顯微鏡測試
3.3.13 透射電鏡測試
3.3.14 掃描電鏡測試
3.3.15 MFP1P抗氧化活性評價
3.3.16 統(tǒng)計分析
3.4 結果與分析
3.4.1 MFP1P結構表征
3.4.2 紅外光譜分析
3.4.3 三股螺旋結構分析
3.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3.4.5 甲基化分析
3.4.6 核磁共振光譜分析
3.4.7 MFP1P鏈構象分析
3.4.8 MFP1P微觀形態(tài)分析
3.4.9 MFP1P抗氧化活性分析
3.5 本章總結
第四章 桑葚多糖鐵復合物MFPs-Fe(Ⅲ)的制備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實驗材料與儀器
4.2.1 原料與試劑
4.2.2 儀器與設備
4.3 實驗步驟
4.3.1 桑葚多糖的制備與純化
4.3.2 MFP1、MFP2和MFP3 的理化特性分析
4.3.3 桑葚多糖-鐵(Ⅲ)復合物的制備
4.3.4 MFP和 MFP-Fe的結構表征
4.3.5 MFP和 MFP-Fe抗氧化活性評估
4.3.6 統(tǒng)計分析
4.4 結果與討論
4.4.1 MFP1、MFP2和MFP3 的理化特性
4.4.2 MFP1、MFP2和MFP3 的鐵結合能力
4.4.3 MFP和 MFP-Fe(Ⅲ)復合物的結構表征
4.4.4 多糖-鐵(Ⅲ)復合物螯合機理
4.4.5 MFP和 MFP-Fe(Ⅲ)復合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桑葚多糖鐵納米顆粒Fe3O4@MFPNPs的制備、抗氧化活性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5.1 前言
5.2 實驗材料與試劑
5.2.1 原料與試劑
5.2.2 儀器與設備
5.3 實驗步驟
5.3.1 桑葚多糖鐵納米顆粒(Fe3O4@MFPNPs)的制備
5.3.2 Fe3O4@MFPNPs的紅外光譜測定
5.3.3 Fe3O4@MFPNPs的1H NMR光譜測定
5.3.4 Fe3O4@MFPNPs圓二色光譜測定
5.3.5 Fe3O4@MFPNPs的掃描電鏡測定
5.3.6 Fe3O4@MFPNPs的透射電鏡測定
5.3.7 Fe3O4@MFPNPs的粒度分布測定
5.3.8 Fe3O4@MFPNPs的熱性能測定
5.3.9 MFP和 Fe3O4@MFPNPs抗氧化活性評價
5.3.10 MFP和 Fe3O4@MFPNPs小腸吸收特性測定
5.3.11 統(tǒng)計分析
5.4 結果與討論
5.4.1 紅外光譜分析
5.4.2 1HNMR光譜分析
5.4.3 圓二色光譜分析
5.4.4 形貌分析
5.4.5 粒度分布
5.4.6 多糖含量和熱性能分析
5.4.7 抗氧化活性分析
5.4.8 小腸吸收特性
5.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二、創(chuàng)新點
三、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本文編號:37995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7995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