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固壓縮技術的薏苡仁油片劑制備及體外模擬消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1-14 19:47
薏苡仁的營養(yǎng)價值在禾本科植物中名列第一,在健脾祛濕、抗癌、降低血壓和免疫調節(jié)等方面具有多種作用。薏苡仁油(CSO)是薏苡仁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組分,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然而,較差的水溶性、穩(wěn)定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在食品及醫(yī)藥領域的使用和發(fā)展。目前,鮮有薏苡仁油固體自乳化體系及其體外模擬消化的相關報道。本課題在薏苡仁油自納米乳化體系(CSO-SNEDS)制備基礎上制備了薏苡仁油液固壓縮自乳化片劑(LS-CSO-SNEDS),期望解決CSO存在的低水溶性問題,并進行了體外釋放及體外模擬消化等探究,為薏苡仁油固體自乳化片劑的體外釋放及消化情況的研究及預測提供參考。主要的研究內容及結果如下:以CSO作為油相,采用偽三元相圖及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等方法構建CSO-SNEDS,獲得Tween60/Span20/丙三醇/CSO體系的最優(yōu)配方。確定的最優(yōu)配方的參數為:油相質量分數為16.11%,Km值為3.54,其中復合SA為Tween60/Span20=9:1,CoSA為丙三醇。制備的CSO-SNEDS外觀為黃色澄清的液體,經稀釋后可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納米乳,平均粒徑為27.52nm,PDI為0....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國內外薏苡仁油研究現狀
1.1.1 薏苡仁油化學成分研究現狀
1.1.2 薏苡仁油提取方法
1.1.3 薏苡仁油的藥理學研究現狀
1.2 國內外液固壓縮技術研究現狀
1.2.1 液固壓縮技術簡介
1.2.2 液固壓縮技術的應用及研究現狀
1.3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的研究現狀
1.3.1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簡介
1.3.2 SEDS配方設計要點及其自身特點
1.3.3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與液固壓縮技術的聯用
1.4 體外釋放研究進展
1.4.1 取樣分離法
1.4.2 流通池法
1.4.3 透析法
1.4.4 結合法
1.5 體外模擬消化模型研究進展
1.5.1 單相靜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5.2 半連續(xù)穩(wěn)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5.3 連續(xù)動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6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創(chuàng)新性
第2章 薏苡仁油自納米乳化體系的設計優(yōu)化及評價
2.1 材料與儀器
2.1.1 材料
2.1.2 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CSO-SNEDS的制備過程
2.2.2 CSO與SA、CoSA互溶情況考察
2.2.3 配方的初步篩選
2.2.4 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法優(yōu)化配方
2.2.5 CSO-SNEDS的理化特性表征
2.3 結果與分析
2.3.1 CSO與不同SA、CoSA的互溶情況
2.3.2 配方篩選實驗結果
2.3.3 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結果
2.3.4 CSO-SNEDS的理化特性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液固壓縮技術薏苡仁油片劑的制備、配方篩選及性質研究
3.1 實驗材料與儀器
3.1.1 實驗材料
3.1.2 主要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液固壓縮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
3.2.2 LS-CSO-SNEDS的制備工藝
3.2.3 LS-CSO-SNEDS溶出度的測定方法
3.2.4 LS-CSO-SNEDS輔料的選擇
3.2.5 R值的選擇
3.2.6 崩解劑用量的影響
3.2.7 粉末流動性的評價
3.2.8 片劑的相關性質測定
3.3 實驗結果與分析
3.3.1 LS-CSO-SNEDS輔料的選擇
3.3.2 R值的篩選
3.3.3 崩解劑用量的篩選
3.3.4 片劑的相關性質測定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液固壓縮技術薏苡仁油片劑的體外釋放及模型擬合
4.1 實驗材料與儀器
4.1.1 實驗材料
4.1.2 主要儀器
4.2 實驗方案
4.2.1 樣品的制備
4.2.2 釋放介質的配制
4.2.3 體外釋放實驗
4.3 結果與分析
4.3.1 LS-CSO-SNEDS的體外釋放情況
4.3.2 CSO-SNEDS及LS-CSO-SNEDS的體外釋放動力學擬合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LS-CSO-SNEDS的模擬消化研究
5.1 實驗材料與儀器
5.1.1 實驗材料
5.1.2 主要儀器
5.2 實驗方案
5.2.1 實驗樣品的制備
5.2.2 溶液配制
5.2.3 LS-CSO-SNEDS的模擬消化研究
5.2.4 游離脂肪酸的測定
5.2.5 體外消化后粒徑和Zeta電位的變化
5.2.6 倒置熒光顯微鏡
5.3 結果與分析
5.3.1 不同樣品消化前后的粒徑變化
5.3.2 不同樣品消化前后的Zeta電位的變化
5.3.3 倒置熒光顯微鏡分析
5.3.4 游離脂肪酸測定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64092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國內外薏苡仁油研究現狀
1.1.1 薏苡仁油化學成分研究現狀
1.1.2 薏苡仁油提取方法
1.1.3 薏苡仁油的藥理學研究現狀
1.2 國內外液固壓縮技術研究現狀
1.2.1 液固壓縮技術簡介
1.2.2 液固壓縮技術的應用及研究現狀
1.3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的研究現狀
1.3.1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簡介
1.3.2 SEDS配方設計要點及其自身特點
1.3.3 自乳化遞送系統(tǒng)與液固壓縮技術的聯用
1.4 體外釋放研究進展
1.4.1 取樣分離法
1.4.2 流通池法
1.4.3 透析法
1.4.4 結合法
1.5 體外模擬消化模型研究進展
1.5.1 單相靜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5.2 半連續(xù)穩(wěn)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5.3 連續(xù)動態(tài)胃腸模擬系統(tǒng)
1.6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創(chuàng)新性
第2章 薏苡仁油自納米乳化體系的設計優(yōu)化及評價
2.1 材料與儀器
2.1.1 材料
2.1.2 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CSO-SNEDS的制備過程
2.2.2 CSO與SA、CoSA互溶情況考察
2.2.3 配方的初步篩選
2.2.4 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法優(yōu)化配方
2.2.5 CSO-SNEDS的理化特性表征
2.3 結果與分析
2.3.1 CSO與不同SA、CoSA的互溶情況
2.3.2 配方篩選實驗結果
2.3.3 星點設計-效應面優(yōu)化結果
2.3.4 CSO-SNEDS的理化特性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液固壓縮技術薏苡仁油片劑的制備、配方篩選及性質研究
3.1 實驗材料與儀器
3.1.1 實驗材料
3.1.2 主要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液固壓縮系統(tǒng)的數學模型
3.2.2 LS-CSO-SNEDS的制備工藝
3.2.3 LS-CSO-SNEDS溶出度的測定方法
3.2.4 LS-CSO-SNEDS輔料的選擇
3.2.5 R值的選擇
3.2.6 崩解劑用量的影響
3.2.7 粉末流動性的評價
3.2.8 片劑的相關性質測定
3.3 實驗結果與分析
3.3.1 LS-CSO-SNEDS輔料的選擇
3.3.2 R值的篩選
3.3.3 崩解劑用量的篩選
3.3.4 片劑的相關性質測定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液固壓縮技術薏苡仁油片劑的體外釋放及模型擬合
4.1 實驗材料與儀器
4.1.1 實驗材料
4.1.2 主要儀器
4.2 實驗方案
4.2.1 樣品的制備
4.2.2 釋放介質的配制
4.2.3 體外釋放實驗
4.3 結果與分析
4.3.1 LS-CSO-SNEDS的體外釋放情況
4.3.2 CSO-SNEDS及LS-CSO-SNEDS的體外釋放動力學擬合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LS-CSO-SNEDS的模擬消化研究
5.1 實驗材料與儀器
5.1.1 實驗材料
5.1.2 主要儀器
5.2 實驗方案
5.2.1 實驗樣品的制備
5.2.2 溶液配制
5.2.3 LS-CSO-SNEDS的模擬消化研究
5.2.4 游離脂肪酸的測定
5.2.5 體外消化后粒徑和Zeta電位的變化
5.2.6 倒置熒光顯微鏡
5.3 結果與分析
5.3.1 不同樣品消化前后的粒徑變化
5.3.2 不同樣品消化前后的Zeta電位的變化
5.3.3 倒置熒光顯微鏡分析
5.3.4 游離脂肪酸測定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640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864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