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果膠低聚糖的制備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3-04-11 02:19
佛手果渣是佛手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副產(chǎn)物,每年都會有大量佛手果渣產(chǎn)生,在未經(jīng)綜合利用的情況下,造成資源浪費。佛手果渣中含有黃酮、多糖、果膠和其他有機物質(zhì),這些天然產(chǎn)物在食品行業(yè)、醫(yī)藥行業(yè)和化妝品行業(yè)有著廣泛的用途。本論文以佛手果渣為研究對象,利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技術,提取佛手果渣中的佛手果膠,采用酶法水解佛手果膠來制備果膠低聚糖和低分子果膠,并對低聚糖進行分離純化、理化分析和結構表征,對分離純化后的果膠低聚糖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性和果蔬保鮮等三方面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結果如下:(1)對佛手果渣進行超聲波輔助提取佛手果膠工藝進行了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研究,得到最佳工藝條件組合:料液比為1∶50,pH為1.0,提取溫度為90℃,超聲時間為90 min。在此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佛手果膠得率達到18.42%。(2)利用實驗室自制的果膠酶A和市售果膠酶B進行佛手果膠低聚糖(BPO)的酶解制備研究。通過對果膠酶B酶法水解條件下的單因素和正交試驗條件分析表明,以佛手果膠低聚糖得率為指標,得到最佳制備工藝組合:果膠濃度0.05 g/mL、酶解溫度45℃、酶解pH為4.5、果膠酶添加量0.30 mg/mL和酶解時間2 ...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緒論
1.1 佛手果渣利用現(xiàn)狀
1.2 植物源果膠的提取
1.2.1 浸提工藝
1.3 低分子果膠的研究進展
1.3.1 低分子果膠的定義
1.3.2 低分子果膠的制備
1.3.3 低分子果膠的應用
1.4 果膠低聚糖的研究進展
1.4.1 果膠低聚糖的定義
1.4.2 果膠低聚糖的制備
1.4.3 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方法
1.4.4 果膠低聚糖的結構表征
1.4.5 果膠低聚糖的應用
1.5 課題研究的意義、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
1.5.1 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1.5.2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1.6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超聲波輔助提取佛手果膠工藝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與儀器
2.3 實驗方法
2.3.1 果膠提取工藝
2.3.2 單因素試驗設計
2.3.3 正交試驗設計
2.4 結果與討論
2.4.1 單因素試驗
2.4.2 正交試驗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酶法制備佛手果膠低聚糖工藝條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與儀器
3.2.1 實驗材料
3.2.2 試劑配制
3.3 實驗方法
3.3.1 酶活力測定
3.3.2 佛手果膠總糖的測定
3.3.3 果膠低聚糖得率的測定
3.3.4 優(yōu)化制備佛手果膠低聚糖條件
3.4 結果與討論
3.4.1 果膠酶A和果膠酶B的酶活力
3.4.2 果膠低聚糖制備條件優(yōu)化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佛手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和結構表征
4.1 前言
4.2 材料與儀器
4.3 實驗方法
4.3.1 活性炭脫色
4.3.2 酵母發(fā)酵除果膠低聚糖溶液中的單糖
4.3.3 果膠低聚糖超濾分離
4.3.4 果膠低聚糖中參數(shù)的測定
4.3.5 果膠低聚糖的層析分離純化
4.3.6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單糖分析
4.3.7 核磁共振分析(NMR)
4.3.8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紅外光譜分析
4.4 結果與討論
4.4.1 活性炭脫色正交實驗分析
4.4.2 酵母發(fā)酵除果膠低聚糖溶液中的單糖
4.4.3 果膠低聚糖水解液的膜分離
4.4.4 果膠低聚糖中總糖的含量測定
4.4.5 果膠低聚糖中的還原糖含量測定
4.4.6 果膠低聚糖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4.4.7 果膠低聚糖提取分離及成分測定
4.4.8 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
4.4.9 果膠低聚糖的紫外全掃描分析
4.4.10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結構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功能性佛手果膠低聚糖的應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與儀器
5.2.1 實驗材料
5.2.2 實驗試劑配制
5.3 實驗方法
5.3.1 佛手果膠低聚糖的抑菌性分析
5.3.2 BPO最小抑菌濃度(MIC)
5.3.3 BPO與市售防腐劑的MIC比較
5.3.4 BPO與市售防腐劑抑菌活性的比較
5.3.5 BPO與市售防腐劑的復配效果
5.3.6 BPO清除DPPH自由基
5.3.7 BPO清除超氧自由基
5.3.8 BPO與市售防腐劑對草莓保鮮效果比較
5.4 結果與討論
5.4.1 果膠低聚糖的抑菌分析
5.4.2 果膠低聚糖的最小抑菌濃度分析
5.4.3 佛手果膠低聚糖與市售防腐劑的復配
5.4.4 佛手果膠低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
5.4.5 佛手果膠低聚糖超氧自由基清除率
5.4.6 佛手果膠低聚糖與市售防腐劑對草莓保鮮效果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1 作者簡歷
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3 獲獎情況
4 發(fā)明專利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789143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緒論
1.1 佛手果渣利用現(xiàn)狀
1.2 植物源果膠的提取
1.2.1 浸提工藝
1.3 低分子果膠的研究進展
1.3.1 低分子果膠的定義
1.3.2 低分子果膠的制備
1.3.3 低分子果膠的應用
1.4 果膠低聚糖的研究進展
1.4.1 果膠低聚糖的定義
1.4.2 果膠低聚糖的制備
1.4.3 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方法
1.4.4 果膠低聚糖的結構表征
1.4.5 果膠低聚糖的應用
1.5 課題研究的意義、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
1.5.1 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1.5.2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1.6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超聲波輔助提取佛手果膠工藝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與儀器
2.3 實驗方法
2.3.1 果膠提取工藝
2.3.2 單因素試驗設計
2.3.3 正交試驗設計
2.4 結果與討論
2.4.1 單因素試驗
2.4.2 正交試驗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酶法制備佛手果膠低聚糖工藝條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與儀器
3.2.1 實驗材料
3.2.2 試劑配制
3.3 實驗方法
3.3.1 酶活力測定
3.3.2 佛手果膠總糖的測定
3.3.3 果膠低聚糖得率的測定
3.3.4 優(yōu)化制備佛手果膠低聚糖條件
3.4 結果與討論
3.4.1 果膠酶A和果膠酶B的酶活力
3.4.2 果膠低聚糖制備條件優(yōu)化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佛手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和結構表征
4.1 前言
4.2 材料與儀器
4.3 實驗方法
4.3.1 活性炭脫色
4.3.2 酵母發(fā)酵除果膠低聚糖溶液中的單糖
4.3.3 果膠低聚糖超濾分離
4.3.4 果膠低聚糖中參數(shù)的測定
4.3.5 果膠低聚糖的層析分離純化
4.3.6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單糖分析
4.3.7 核磁共振分析(NMR)
4.3.8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紅外光譜分析
4.4 結果與討論
4.4.1 活性炭脫色正交實驗分析
4.4.2 酵母發(fā)酵除果膠低聚糖溶液中的單糖
4.4.3 果膠低聚糖水解液的膜分離
4.4.4 果膠低聚糖中總糖的含量測定
4.4.5 果膠低聚糖中的還原糖含量測定
4.4.6 果膠低聚糖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4.4.7 果膠低聚糖提取分離及成分測定
4.4.8 果膠低聚糖的分離純化
4.4.9 果膠低聚糖的紫外全掃描分析
4.4.10 果膠低聚糖純化組分的結構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功能性佛手果膠低聚糖的應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與儀器
5.2.1 實驗材料
5.2.2 實驗試劑配制
5.3 實驗方法
5.3.1 佛手果膠低聚糖的抑菌性分析
5.3.2 BPO最小抑菌濃度(MIC)
5.3.3 BPO與市售防腐劑的MIC比較
5.3.4 BPO與市售防腐劑抑菌活性的比較
5.3.5 BPO與市售防腐劑的復配效果
5.3.6 BPO清除DPPH自由基
5.3.7 BPO清除超氧自由基
5.3.8 BPO與市售防腐劑對草莓保鮮效果比較
5.4 結果與討論
5.4.1 果膠低聚糖的抑菌分析
5.4.2 果膠低聚糖的最小抑菌濃度分析
5.4.3 佛手果膠低聚糖與市售防腐劑的復配
5.4.4 佛手果膠低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
5.4.5 佛手果膠低聚糖超氧自由基清除率
5.4.6 佛手果膠低聚糖與市售防腐劑對草莓保鮮效果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1 作者簡歷
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3 獲獎情況
4 發(fā)明專利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7891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7891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