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價鉑抗癌前藥還原活化反應的動力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01:00
目前,鉑類抗癌藥作為化療藥物占所有抗癌藥的50%以上,因此,鉑類抗癌藥在癌癥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用于臨床治療的Pt(II)抗癌藥(如:順鉑、卡鉑、奧沙利鉑)具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具有八面體構型的Pt(IV)抗癌藥能夠減小這種毒副作用和耐藥性,因此,設計與合成低毒、高活性的Pt(IV)抗癌藥成為研究的熱點領域。Pt(IV)抗癌藥在人體內要先經(jīng)過還原活化才能發(fā)揮作用,故而研究Pt(IV)抗癌藥的還原活化過程對設計合成Pt(IV)抗癌藥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三種硫醇(thiol),在Pt(IV)抗癌藥還原活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合成了兩種Pt(IV)配合物cis,cis,trans-[Pt(NH3)2Cl2Br2]和cis,cis,trans-[Pt(dach)Cl2(OOCCH3)Cl]。利用停止-流動光譜儀研究了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還原活化這兩種Pt(IV)配合物的動力學。并鑒定了反應...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二價鉑抗癌藥物
1.3 四價鉑抗癌前藥
1.3.1 四價鉑配合物的特點
1.3.2 四價鉑配合物抗癌前藥的作用機理
1.3.3 四價鉑配合物的發(fā)展趨勢
1.4 四價鉑配合物還原活化反應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
1.5 三種重要的生物硫醇
1.6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人體中重要硫醇分子還原活化四價鉑抗癌前藥cis,cis,trans-[Pt(NH3)2Cl2Br2]的動力學及機理
2.1 實驗部分
2.1.1 儀器
2.1.2 試劑
2.1.3動力學實驗
2.1.4 產物分析
2.2 結果與討論
2.2.1 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曲線
2.2.2 二級動力學反應
2.2.3 產物分析
2.2.4 反應機理
2.2.5 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的計算
2.2.6 活性比較
2.3 結論
第三章 人體中重要硫醇分子還原活化四價鉑前藥cis,cis,trans-[Pt(dach)Cl2(OOCCH3)Cl]的動力學及機理
3.1 實驗部分
3.1.1 試劑與儀器
3.1.2 cis,cis,trans-[Pt(dach)Cl2(OOCCH3)Cl]的合成和表征
3.1.3 動力學實驗
3.1.4 產物分析
3.1.5 化學反應計量關系
3.2 結果與討論
3.2.1 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曲線
3.2.2 二級動力學反應
3.2.3 產物分析
3.2.4 化學反應計量關系
3.2.5 反應機理
3.2.6 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的計算
3.2.7 活性比較
3.3 結論
第四章 不同結構的四價鉑配合物與硫醇反應的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及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86781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二價鉑抗癌藥物
1.3 四價鉑抗癌前藥
1.3.1 四價鉑配合物的特點
1.3.2 四價鉑配合物抗癌前藥的作用機理
1.3.3 四價鉑配合物的發(fā)展趨勢
1.4 四價鉑配合物還原活化反應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
1.5 三種重要的生物硫醇
1.6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人體中重要硫醇分子還原活化四價鉑抗癌前藥cis,cis,trans-[Pt(NH3)2Cl2Br2]的動力學及機理
2.1 實驗部分
2.1.1 儀器
2.1.2 試劑
2.1.3動力學實驗
2.1.4 產物分析
2.2 結果與討論
2.2.1 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曲線
2.2.2 二級動力學反應
2.2.3 產物分析
2.2.4 反應機理
2.2.5 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的計算
2.2.6 活性比較
2.3 結論
第三章 人體中重要硫醇分子還原活化四價鉑前藥cis,cis,trans-[Pt(dach)Cl2(OOCCH3)Cl]的動力學及機理
3.1 實驗部分
3.1.1 試劑與儀器
3.1.2 cis,cis,trans-[Pt(dach)Cl2(OOCCH3)Cl]的合成和表征
3.1.3 動力學實驗
3.1.4 產物分析
3.1.5 化學反應計量關系
3.2 結果與討論
3.2.1 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曲線
3.2.2 二級動力學反應
3.2.3 產物分析
3.2.4 化學反應計量關系
3.2.5 反應機理
3.2.6 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的計算
3.2.7 活性比較
3.3 結論
第四章 不同結構的四價鉑配合物與硫醇反應的速控步速率常數(shù)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及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867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786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