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偕胺肟水凝膠的制備及其海水提鈾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11 13:18
從海水中有效提取鈾元素,對解決當前能源供給不足、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世界各國陸續(xù)開展了關于海水提鈾的研究,已獲得了不少階段性成果。然而,制備具有高選擇性、高吸附量、低成本的鈾吸附劑,仍然是當前海水提鈾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重大挑戰(zhàn)。偕胺肟基吸附劑,當是目前最理想的海水提鈾材料之一,然而其提鈾量以及提鈾速率均有待進一步提高。本研究將聚偕胺肟設計成水凝膠薄膜,利用水凝膠的親水網(wǎng)絡來分散和固定聚偕胺肟高分子,從而在獲得更高的提鈾量和提鈾速率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力學性能;而且,此類水凝膠的制備過程簡單、成本低,更有利于大批量生產(chǎn)。本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制備偕胺肟基水凝膠吸附劑的普適性新方法,并對含有其他提鈾官能團或結構的水凝膠吸附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推動我國海水提鈾的研究向工業(yè)化生產(chǎn)邁進,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較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基于紫外光(UV)聚合方法,設計和制備了一種新型聚偕胺肟半互穿網(wǎng)絡(Semi-IPN)水凝膠薄膜鈾吸附材料。通過改進前人的肟化方法實現(xiàn)了聚丙烯腈(PAN)的全肟化,并探索出聚偕胺肟(PAO)的水溶條件;基于UV引發(fā)自由基聚合,將水溶性的...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海水提鈾的意義及其發(fā)展歷程
1.2 鈾元素富集的方法
1.2.1 離子交換法
1.2.2 化學沉淀法
1.2.3 膜分離法
1.2.4 吸附法
1.3 主要吸附材料簡介
1.3.1 無機吸附劑
1.3.2 納米結構材料
1.3.3 偕胺肟基吸附劑
1.4 水凝膠吸附劑的研究進展
1.5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實驗方法
2.1 主要試劑及原料
2.2 主要儀器及表征技術
2.2.1 主要儀器
2.2.2 主要表征技術
2.3 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2.3.1 加鈾水溶液的制備
2.3.2 鈾濃度檢測方法
2.3.3 提鈾量計算方法
2.3.4 吸附選擇性能的測試方法
2.3.5 吸附-脫附循環(huán)性能的測試方法
2.3.6 真實海水中提鈾性能的測試方法
第3章 紫外光聚合法制備聚偕胺肟半互穿網(wǎng)絡結構水凝膠薄膜用于高效海水提鈾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PAO的制備
3.2.2 水凝膠薄膜的制備及表征
3.2.3 吸附性能測試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基本性能測試
3.3.2 鈾吸附性能測試及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抗菌性纖維素紙-聚偕胺肟仿生復合水凝膠的制備并用于高效海水提鈾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復合水凝膠的制備
4.2.2 吸附性能測試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基本性能測試
4.3.2 抗菌性能測試及分析
4.3.3 鈾吸附性能測試及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本研究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40456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海水提鈾的意義及其發(fā)展歷程
1.2 鈾元素富集的方法
1.2.1 離子交換法
1.2.2 化學沉淀法
1.2.3 膜分離法
1.2.4 吸附法
1.3 主要吸附材料簡介
1.3.1 無機吸附劑
1.3.2 納米結構材料
1.3.3 偕胺肟基吸附劑
1.4 水凝膠吸附劑的研究進展
1.5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2章 實驗方法
2.1 主要試劑及原料
2.2 主要儀器及表征技術
2.2.1 主要儀器
2.2.2 主要表征技術
2.3 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2.3.1 加鈾水溶液的制備
2.3.2 鈾濃度檢測方法
2.3.3 提鈾量計算方法
2.3.4 吸附選擇性能的測試方法
2.3.5 吸附-脫附循環(huán)性能的測試方法
2.3.6 真實海水中提鈾性能的測試方法
第3章 紫外光聚合法制備聚偕胺肟半互穿網(wǎng)絡結構水凝膠薄膜用于高效海水提鈾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PAO的制備
3.2.2 水凝膠薄膜的制備及表征
3.2.3 吸附性能測試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基本性能測試
3.3.2 鈾吸附性能測試及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抗菌性纖維素紙-聚偕胺肟仿生復合水凝膠的制備并用于高效海水提鈾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復合水凝膠的制備
4.2.2 吸附性能測試
4.3 結果與討論
4.3.1 基本性能測試
4.3.2 抗菌性能測試及分析
4.3.3 鈾吸附性能測試及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本研究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404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7404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